兒科實習計劃情況

  習是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階段,在進行實踐過程中,一對一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關於兒科的實習計劃情況如何描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1、 實習目的:***1***能運用護理程式對病人進行身心護理。

  ***2***能熟練對患兒進行護理評估,制定護理計劃。

  ***3***能正確書寫完整的護理病理。

  ***4***能運用溝通技巧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5***能進行兒科急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及護理。

  ***6***能熟練進行兒科常規的護理技術操作。 2、 實習內容:***1***能結合實際,應用護理程式對兒科常見疾病的病人實施全面護理。嬰幼兒腹瀉、支氣管肺炎、高熱驚厥、營養性貧血、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症、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派、敗血症、營養不良等

  ***2***不同年齡的兒童生長髮育的正常指標及生理變化。

  ***3***書寫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病理。

  ***4***兒科常用實驗室檢查的正常值、臨床意義。

  ***5***兒科常用藥物的劑量、用法、主要副作用及處理、用

  藥注意點。配製各種液體。

  ***6***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7***能掌握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測量法,身高、體重測量法,各種標本收集法,口腔、面板、臀部的護理,皮內、皮下、肌肉、靜脈

  注射法,各種輸血、輸氧法,超聲霧化吸入法,餵奶、喂藥法,各種物理降溫法,灌腸、吸痰法,暖箱使用、藍光療法***以及兒科病人的護理體檢。

  ***8***小兒驚厥、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衰、上消化道出血

  的搶救配合。

  篇二

  ***一***一般要求:

  通過實習,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措施,熟練運用兒科常用護理技術,具備良好的臨床護理綜合能力,為患兒及家屬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1.具有規範的兒科護理操作技能。實習前16周***至24/11***完成19項基護操作培訓,單週練習,雙週考核。

  2.舉辦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1***實習前16周安排:入科第2周舉行專科小查房,第4周舉行全科大查房。

  ***2***實習16周後安排:入科第2周舉行專科小查房,其餘每週均舉行全科大查房。

  ***3***每月組織英語護理查房1次***本科生必須參加***。

  3.每天至少對1位患兒及其家屬行健康宣教1次,一輪迴至少行群體健康教育1次。

  4.積極落實生活護理:修剪指***趾***甲、口腔護理、更換尿褲、臀部面板護理、嬰兒餵養、更換被服、溫水擦浴、協助患兒排便、整理床單位等。

  5.實施恰當的人文關懷:熟悉各年齡段小兒的生理特點,運用恰當的遊戲技巧;加強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瞭解需求,提供幫助;實施健康教育,與患兒及家屬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6.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實習第2周開始按護理程式對1~2位患兒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實習第4周書寫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並交由帶教組長組織討論。

  7.心得本每2週記錄一次,要有真情實感。

  8.實習結束前1周進行操作、理論考試,並進行綜合評定。

  9.實習中後期完成畢業論文。

  ***二***專科教學計劃:

  1.提升兒科護理理論水平。

  ***1***掌握以下兒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措施。

  兒童感染消化專科:小兒腹瀉、病毒性腦炎

  兒童遺傳內分泌呼吸專科:肺炎、兒童糖尿病 兒童血液病專科:小兒貧血、急性白血病

  兒童腎臟心血管專科: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先天性心臟病

  兒童重症醫學科: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新生兒專科: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黃疸

  兒科門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兒童驚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2***熟悉以下兒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措施。

  兒童感染消化專科:嬰兒肝炎綜合徵、肺炎

  兒童遺傳內分泌呼吸專科:支氣管哮喘、性早熟、生長激素缺乏症

  兒童血液病專科:淋巴瘤、血友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兒童腎臟心血管專科:泌尿系感染、病毒性心肌炎、過敏性紫癜

  兒童重症醫學科:急性腎衰竭、心跳呼吸驟停

  新生兒專科: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兒科門診:兒科分診法、傳染病患兒的一般護理

  2.熟練運用以下兒科護理操作技能,提升獨立工作能力。

  ***1***掌握:小兒體格生長常用指標測量方法、小兒餵養及喂藥護理、常用藥物劑量計算方法、嬰兒臀部護理、新生兒臍部護理、光照療法、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法、嬰幼兒灌腸法、霧化吸入法、氧氣吸入法、小兒吸痰法等。

  ***2***熟悉:橈動脈穿刺法、股靜脈穿刺法、留置針輸液法、兒童PICC維護、約束保護法、嬰幼兒標本採集、危重病人觀察及護理、常用物品的消毒及滅菌、嬰兒沐浴法、溫箱的使用及維護。

  篇三

  一、實習目的

  通過臨床實踐,掌握兒科常見疾病及常見急症的診斷和治療的基本技能,瞭解疑難病例的初步分析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為今後從事兒童保健和兒科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二、實習時間安排

  共6周,其中病房4周,門診2周

  三、實習內容

  ***一*** 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1、 熟悉小兒生長髮育規律、保健措施、營養及護理方法

  2、 初步掌握小兒各系統常見病的診斷、鑑別診斷和治療

  ***1*** 上呼吸道感染、痙攣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

  ***2*** 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風溼熱等

  ***3*** 營養不良、肥胖症、維生素D缺乏症、嬰幼兒腹瀉、急性出血性腸炎等

  ***4*** 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徵、尿路感染等

  ***5*** 常見小兒貧血、急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惡性網狀細胞病等

  ***6*** 新生兒肺炎、敗血症、新生兒黃疸、破傷風、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等

  ***7*** 小兒結核病、麻疹、百日咳、白喉、菌痢、肝炎、骨髓灰質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常見腸寄生蟲病***蛔蟲、蟯蟲***以及其併發症

  ***8*** 呆小病、侏儒症、糖尿病、尿崩症等

  3、 初步掌握小兒常見危重急症的病因分析、診斷和處理:高熱、驚厥、脫水、心衰、呼衰、腦水腫、中毒、昏迷、休克等

  4、 熟悉小兒常用藥物劑量及計算方法,掌握兒科用藥、輸血、輸液特點和要求

  ***二*** 基本技能方面

  1、 掌握兒科靜脈穿刺技術、熟練進行肘、腕、頭皮靜脈穿刺採血和輸液技術

  2、 學會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診療技術,掌握洗胃、鼻飼、胃腸減壓、吸氧、人工呼吸、心臟按壓、心內注射等操作技術

  3、 掌握皮肉實驗、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技術,掌握明暖箱、光照療法和物理降溫和使用方法

  4、 瞭解嬰兒、未成熟兒的餵養及輔食製作與營養計算方法

  四、實習與帶教方法

  1、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分管8—10張病床的診療工作,參加查房、值班,在本科實習期間,至少完成2份完整病歷,經帶教老師批改認為合格後再改寫住院病歷

  2、 實習生參與的一切診療工作,都要在上級醫師或護士的指導下進行

  3、 認真履行實習生職責,參加查房、值班和危重病例搶救等工作

  4、 首次接診病人或進行診療操作,必須有帶教老師示範,此後可根據實習生掌握的程度,逐步在老師指導下獨立操作

  5、 實習生書寫的一切醫療檔案,應主動交上級醫師審改簽名,以示負責

  6、 結合臨床實際,每兩週由科室安排一次病例討論,每兩週一次小講課,以提高實習生對常見兒科疾病的認識

  五、實習考核

  帶教老師按照“出科鑑定”的評分專案及評分方法進行評分,實習生結束本科實習前2天,由科室主任***或教學祕書***組織理論考試及臨床技能操作考試,再根據考試成績綜合作出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