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讀後感優秀作文

  在初中階段,寫讀後感學生們應該而且必須掌握的議論文文體之一,是比較常見的文體。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初三優秀的讀後感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寒假裡,我讀了一篇作文《溺愛是害》這篇作文出自於一名初三學生之手,文章十分簡短,但讀完之後我有很多感想。

  作者寫道:有一對雙胞胎,由於家庭不幸,一個跟了父親,一個跟了母親,父母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母親嬌慣著自己唯一的孩子,父親則很嚴格,跟著父親的孩子考進了重點大學,而跟著母親的孩子只有勉強的讀完初中,可見,父親的嚴格換來了收穫,而母親的溺愛則釀成了苦果。

  是啊!平靜的湖面練不成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大凡成功者,他的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有遇到困難能自己去面對,克服才叫成功者。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則訊息:某重點大學學生竟然不懂剝雞蛋,我起初怎麼也不敢相信,可這是白紙黑字的事實。

  現實中這樣的人大有人在,很多成績突出的好學生的自立能力卻差得不能用言語來形容。這樣的人怎麼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許多家長認為這是愛,可這種愛的效果卻是適得其反,這種愛會讓我們陷入沼澤而無法自拔。

  溺愛會葬送孩子的前程,乃至阻礙民族進步。

  二

  我帶著深沉的心情又一次讀完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想想人類把地球比喻為母親,難道我們就不應該保護我們這個可愛而又渺小脆弱的“母親”嗎?

  我們這個地球“母親”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這樣人類生活的範圍就很小了。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我們要是不加節制地開採,濫用化學物品。不但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而且使它們不能再生,還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等地球資源枯竭時,我們也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因為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這個可愛的“母親”——地球。

  要保護地球,首先要先從自己做起。不破壞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資源;少用一次性木製筷子;不亂扔垃圾;不傷害國家保護動物;應該有數量地開採自然資源。

  我希望我們大家在自己生日那天種一棵樹,既有意義有為地球奉獻一片力量;每天節約50滴水;積累起來才能保護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地球——“母親”

  三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於勤奮學習。《傷仲永》一文給我的啟示是: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賦,但如果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這樣的:並非書香子弟的方仲永5歲時便能“指物作詩,立就”,並“自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觀者”,因而揚名邑中。到了十二三歲,才氣漸減,“令作詩,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眾人矣”。

  一個天資聰穎的神童,因為被唯利是圖的父親每天帶著四處拜訪本縣的人,而不讓他學習,使得“神童”竟淪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庸人”!這能叫人不扼腕嘆惜嗎?神童泯然眾人,責任在於他父親,原因是“不使學”。像方仲永這樣的天才,由於後天沒有好好學習,尚且要成為普通的人,那麼,那些本來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學習,豈不是連一個普通的庸人還不如嗎?

  所以說:才能來自於勤奮學習!“神童”由於後天不好好學習而淪為“庸人”的,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本來不是“神童”、“天才”,但由於堅持不懈地奮發努力,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的卻大有人在。

  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休息,常常通宵達旦工作,終於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愛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學成績並不好,大學也是考了兩次才被錄取,學習也並不出眾,後到瑞士一家專利局當了7年職員。在這7年裡,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學習、工作,終於奠定了相對論的基礎。

  愛迪生不是神童,甚至連初小還未唸完但他努力自學,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鑽研自己不懂的問題。由於他工作時間比一般人長得多,相當於延長了生命,所以當他79歲的時候,宣稱自己已是135歲的人了。

  不僅在科學上如此,在文學藝術上也是如此。不論是誰只要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辛的努力,都能取得這樣或那樣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爾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樣深刻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才能來自勤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