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數學活動隨筆

  如何讓小班的小朋友們體會到參加數學活動的愉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本次活動難點是區別大小並進行分類,會用語言表達“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隻熊大,哪隻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後,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裡,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裡。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大多數幼兒的禮物都送對了。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們邀請小動物們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動物玩,小熊和小的動物玩,幼兒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送到草地上,這一環節和第二個環節差不多,幼兒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興趣濃厚。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向下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操作,老師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應該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的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篇二

  《分餅乾》是小班數學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觀察、操作,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特徵進行分類。小班的小朋友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大多數的小朋友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是如有很多的圖形放在一起,小朋友還是有些混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分餅乾》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本次活動通過:感受、觀察、操作三個環節進行。老師準備很多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塑料餅乾供幼兒觀察,幼兒對同一種物品進行觀察比較,更能找出物品的特徵,如:物品的形狀、顏色等。老師創設商店情境,引發幼兒玩遊戲的興趣。幼兒都喜歡動手把餅乾按形狀或顏色歸類放好。

  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喜歡動手,主動把餅乾分好,大多數的小朋友能準確地把各種圖形的餅乾根據不同的特徵分好,只有個別的孩子有些圖形放錯。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幼兒在收拾材料的時候有些亂,有些小朋友沒有收完材料就離開,有些小朋友爭搶材料,以後老師還要多培養孩子收東西的習慣。

  篇三

  通向數學《攝影展》是一節按數量分類的活動,這是一次幼兒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進行分類的數學活動。小班幼兒的分類特點是能按物體的一種外部特徵***顏色、形狀***或量的差異***大小、長短***進行分類;會從一堆物體中把具有某一特徵的歸併在一起。我班幼兒已初步學會從明顯的特徵進行分類,而對隱性特徵比較忽略。根據本班孩子分類水平和特點,我開展了這次活動,孩子可以自由地組合分類物件,形成多種分類結果,有意引導觀察隱性特徵,有助於求異思維能力的發展。

  本次活動採用探索型的學習模式。以“禮物”為主線,學習分類,分享參加數學活動的愉悅。活動開始,我提供了各種玩具和幼兒一起觀察、操作,激發他們動手分類的願望。然後提供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擺弄中積累感性經驗,為理解和掌握本次活動內容作必要的心理準備。分類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結合其特點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並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要求。能力弱的孩子能按明顯的特徵***顏色、大小***分;能力強的可以按隱性特徵***有沒有籽、口袋等***分,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水平,提高小班孩子觀察和操作的興趣。同時,老師能有的放矢地指導不同能力的幼兒,鼓勵孩子大膽操作,共同交流,發現禮物的多種分法,促進了求異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的製作禮物成為幼兒遷移經驗,提升了認識。材料豐富又有層次性,讓孩子自由組合,大膽探索。初步嘗試二維分類和二級分類的探索,激發孩子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