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學習方法精選

  進入高二的學習後,我們就要迎來文理分科了。如果你選擇理科,那麼你有必要了解高二物理學習方法。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要重視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從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課標中,有不少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於高一新生,注重把這兩種實驗做好,對於演示實驗,在老師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老師的引導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瞭解一些儀器的效能與使用。

  對於學生實驗一定要強調人人動手,不能做“聽眾”;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明確實驗步驟,認真做實驗,仔細記錄資料,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課後學生可以根據教材上的小實驗***如“懸掛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測定反應時間”主動積極地去動手實驗,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要善於觀察

  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於觀察,善於觀察的。因而,他們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例如,在緒言課中,我們演示了小鐵球的碰撞現象,有的同學不僅單純地觀察到了一個球碰撞另一個球的現象,而且提出如果兩個球碰撞兩個球會出現什麼現象?

  三個球碰撞兩個球又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勤於觀察,善於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當我們學習了摩擦力之後,就應在平時觀察生活中接觸物體接觸面的情況***物質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賽車與平常汽車的輪子與地面間的摩擦有什麼不同,使平時生活中的現象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

  學習了慣性後,當看到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後或向前傾倒,或者汽車轉彎時,車上的人向彎外傾斜,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聯絡起來,這樣觀察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大腦中必然儲存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要勤于思考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邏輯性,聯絡實際多,靈活性強,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做物理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滿足的條件,從而正確地選用物理規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

  在高一剛開始的階段,我們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較多,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弄清楚:這個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學過一個公式,要力圖搞清:這個公式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

  和其他公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做一道習題,首先審題要清晰,研究物件是誰?物理情景是什麼?選取哪個物理過程進行研究?該選用哪個公式去解題?將物理規律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絡,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小編寄語:課程的學習,是需要同學們掌握科學的方法的。學習物理,應該有著開闊的思維,有著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動力,有著較強的邏輯。同時,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做好預習工作,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

  1.正確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練掌握物理基本規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首先必須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必須做到如下幾點:***1***每個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2***定義、公式、單位或注意事項各是什麼?***3***其物理意義或適用條件是什麼?***4***與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5***這些概念和規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6***適度訓練。

  2.注意在閱讀、語言表達及觀察動手三個方面進行有效訓練,制定合理目標

  ***1***在閱讀能力訓練上,能獨立閱讀教材,找出主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2***在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上,能用正確的物理術語描述物理概念及規律,能把一般的物理過程表達出來;***3***在觀察動手能力訓練上,能細緻觀察物理現象,歸納出物理規律,能獨立寫出實驗報告,處理實驗資料。

  3.獨立主動地歸納總結

  除課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外,課下還要在複習基礎上重新整理課堂筆記,加強印象和記憶。每學完一章後,都要總結出詳細的知識結構,從中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及其來龍去脈、縱橫關係,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於同學們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全面考慮問題,克服片面性。

  4.重視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對物理問題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綜合”思維方法的訓練。同學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從教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和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歸納出各種物理模型,並明確其產生的條件和特徵。當同學們頭腦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觀意識時,複雜的物理現象分解成的若干簡單物理過程與物理模型聯絡起來,便使複雜的物理問題演變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想像力,也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5.掌握各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的模式,進行正確思維

  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時聽著都明白,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哪兒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法。要想進行正確的思維,要做到以下三點: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使思維活動建立在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

  ***2***要按物理內在規律進行思維,學生遇到一個問題,要弄清物體在什麼條件下,遵從什麼規律。需用什麼公式,只要物理過程搞清楚了,題目就會容易做了;

  ***3***積累和總結幾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模式,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運動狀態分析法、能量狀態分析法、電路等效變換法、電路中電勢變化分析法等。我們所遇到的物理習題中有很多同類的習題,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步驟去解決。

  6.強化“比較”和“類比”的思維方法訓練

  在學習中要經常做到,在表面上差異大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共性;對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差異,加深對概念和規律及物理現象的認識。例如“重力場”和“靜電場”,表面看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共同點***同為勢場***,即重力和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概念。再例如動量和功率,它們所具有的單位表面看來相似,但它們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對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還可採用“類比”法。例如電場、磁場像風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研究風時,可以從樹枝擺動的方向、幅度來反映風力的方向和強弱;研究電場時引入檢驗電荷,研究磁場時引入通電導體,根據受力的大小、方向來研究電場,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用“類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難度,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7.強化思維訓練

  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之後,還要進行強化訓練。強化思維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進一步加深鞏固,是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是使同學們靈活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同學們要適量地多做一些物理練習題,特別要敢於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物理過程較複雜的練習題。通過不斷訓練,不斷歸納總結,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訓練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運用“一題多解”可以達到“弄清一道題,明白一串理”的目的;運用“一題多變”可以培養同學們應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三

  一是複習鞏固好高一物理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機械能一章。電場中的電場力做功、電勢能、電勢等概念都是建立在能量的基礎上的。而機械能一章是高一物理中最難理解的,許多同學當時糊里糊塗就學過來了,並沒學懂。因此我們要複習功、功率、動能定理、功能關係、能量守恆定律這些內容,不光要會背概念,還要能熟練運用動能定理、功能關係等規律解決問題。這些做好了,才能讓電場的概念學習搭建在穩固的平臺上。

  二是對抽象概念的學習,要耐得住寂寞,熟記要點,並在運用中掌握。像電勢這種抽象概念特別容易忘,更容易與相近的概念混淆。因為生活中沒有相應的例子就不太容易記住,而記住了又會覺得不知道有什麼用而導致再次遺忘。要想破解,就得硬著頭皮,多重複,多比較,先把這些概念都記住,而使用這些概念做出來好些題目的時候,你就會逐漸體會到它們的有用性,掌握起來就快了。一開始難,撐到後面就越發容易了。當然,多記、多畫圖也會有很大幫助。

  三是公式的記憶,一定要弄清每個物理量的資訊,並把公式放在一起比較,同時尋找物理量之間的關係。許多同學是把物理公式當英語單詞背的,即只知道公式怎麼寫,連其中每個字母具體代表什麼意思都不知道,這樣硬套公式的做法在高二物理完全行不通的。我們得知道物理量的中文名字、定義、向量還是標量、代數值還是絕對值等資訊。同時,公式太多太亂,只有放在一起比較才能理順,否則極易混淆。當然,要是能由此總結出物理量之間的關係甚至"派別"來,那就不愁學不好電場了。

  四是最終的運用,多嘗試自己分析電荷的受力和運動,找到迴歸力學的感覺。老師們常講電學是"電場搭臺,力學唱戲",電場其實就是力學披了件電學的馬甲。在完成了對電場概念、公式、規律的掌握之後,我們就能通過電荷所處的電場環境推知它的受力,剩下的就是分析它的運動情況了。電場中的運動有許多種,需要大家多見多積累經驗,但無外乎也就是高一的那套方法。當你能順利在腦子裡把電場問題翻譯成力學問題的時候,你就再也不會怕電場了。

  電場學完了,那麼這學期的其它幾章呢?接下來還會學習恆定電流、磁場,許多學校還會學習電磁感應。

  恆定電流一章是承接初中所學的電路知識的,電路分析的基本功在這兒很重要。當然,要想理解電流做功、電源等原理,必須得掌握電場中的功和能。另外這章是高考中的實驗題來源,會有好幾個複雜的電學實驗,都是得花功夫學的。

  磁場一章又是一個新的挑戰,一方面是得有很好的幾何作圖功底來畫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另一方面是它又能與電場結合,構成組合場與複合場等複雜的問題。磁場的學習不僅要求物理好,還得數學好。

  在電磁感應一章我們會學到一些很詭異的物理規律。連同磁場,我們會學到一共三個手定則,這都是大家普遍容易混淆的內容。同時,電磁感應還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可以與之前學的任何一章結合出題。

  雖然我只是稍微介紹了一下以上三章,但是大家也都能看出它們並不好學。更何況高二上期末我們還要複習物理會考呢。現在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吧,各位同學要想學好整個學期的物理,一定得重視之前的基礎,步步為營,每一步都學紮實了,才能保證下一個知識點不會沒有鋪墊。而對電磁學的抽象,要做好打攻堅戰的心理準備,否則很容易因為學不懂而放棄。

  倒過來想,這學期的物理是不好學,但別人也都不好學,只要我們方法合理,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學好這個學期的內容,不就很容易在考試中脫穎而出了嗎?而且,由於電磁學在高考中佔分值比重很大,學好這學期還會對高三的複習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抓住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