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學習經驗和建議

  高一的物理學習是中學物理學習的轉折點,如何學好高一物理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高一物理學習經驗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物理學習經驗

  1、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

  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為了學懂,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認真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論聯絡實際。課本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準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須反覆閱讀和揣摩,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聽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此外,重視實驗,理論聯絡實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從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絡,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2、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3、及時複習

  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4、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更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建議

  一、熟練記憶物理規律、定義、公式等。

  很多同學有一種誤解,認為理科知識以理解為主,根本不需要記憶。理科知識以理解為主,這一點正確。但是不需要記憶就不對了。同學們牢記這句話:背過公式不一定會做題,但背不過公式一定不會做題。

  二、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合成原理等等。

  三、一定把老師補充的知識學好。

  老師補充的知識課本沒有,所以有同學認為老師補充的知識不重要,可學可不學。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比如,高一上學期老師肯定給同學們補充一個知識點:力的正交分解法。這個知識高中教材中沒有,但是高考裡面的標準答案都是正交分解法來解析。所以,老師補充的內容一定要認真做好筆記,不懂的一定要搞明白。

  四、做好筆記,建立好改錯本。

  做筆記同學們一開始都能做到,但是不規範。筆記本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要綜合筆記本,每科一個筆記本;不要讓記筆記耽誤你的聽講;下節課上課之前一定要瀏覽一遍筆記本。改錯本就是把平時的錯題改正的本子,要注意:把原題抄下來;不看老師答案看自己能否做出來;簡要寫出錯誤原因和解題的思路。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談

  一、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根本指標,也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資訊量激增,知識迅速發展,是當今知識世界的顯著特色。看未來,看發展,方法比單純的知識更重要。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將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學會如何獲取知識,不會自己鑽研問題,沒有預見力的人。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學會如何學習。科學的方法是點金術,是通向成功的橋樑。尤其是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顯得特別重要。一個只能被動學習,不會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生,在他們日後的工作、學習中必將遇到許多麻煩,甚至完全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只有既學到了知識,又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並能為社會做出創造性的貢獻。

  學習必須循序漸進。學習任何知識,必須注重基本訓練,要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紮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鶩遠,前面的內容沒有學懂,就急著去學習後面的知識;基本的習題沒有做好,就一味去鑽偏題、難題。這是十分有害的。

  學習必須勤于思考。中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這個期間要注意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種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的傾向。學習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一個問題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學習必須一絲不苟。學習切忌似懂非懂。例如,習題做錯了,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發現錯誤並改正它。要在初中乃至小學學習階段就要培養這種本領。這就要求我們對解題中的每一步推導能說出正確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據,不能想當然,馬馬虎虎。學習必須善於總結。學完一章,要做個小結;學完一本書。要做個總結。總結很重要,不同的學科總結方法不盡相同。常做總結可幫助你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形成較完整的知識框架。

  學習必須持之以恆。俗話說“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常常自我監督,嚴格要求,每天或分階段自己或讓父母檢查,是否完成了學習計劃,為什麼沒有完成,怎樣補救等等。總之,學習不能只憑熱情,三日打魚,兩日晒網是做不成大事的。

  學習方法,要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正如醫生用藥,不能千人一方。同學們應當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情況,發揮特長,摸索適合自己特點的有效方法。

  二、怎樣學好高中物理

  1、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物理知識來源於實踐,特別是來源於觀察和實驗。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資料,瞭解用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要重在理解學好物理,應該對所學的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裡只剩下一些乾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3、要學會運用知識學到的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不豐滿的,而且不能在運用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充套件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要做好練習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環節,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每做一題,務求真正弄懂,務求有所收穫。下面是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的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能記住他的教誨。“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時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指導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

  三、物理的學習、備考與應試

  物理的備考,總的來說,首先要重視物理基礎知識。其次,要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適當做一些物理習題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後,要注意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考試前不要忘記物理實驗的複習和準備。

  在複習各部分內容時,要抓住主要知識點,搞清它們的內在聯絡,並使之系統化,在複習每一個知識點時,要把重點放在概念的理解與規律的運用上,理解概念要在"準"字上下功夫,掌握規律要在"用"字上下功夫。物理基本概念理解不準的常見錯誤有:

  ***1***只看概念間有聯絡的一面,而沒有注意到它們有本質區別的一面;

  ***2***把數值相等理解為概念相同;

  ***3***以"觀念"代替"概念";

  ***4***只看到文字敘述中相似之處,忽略了原則上的重要區別;

  ***5***"從屬關係"不明,:"因果倒置",將量變式誤為決定式;

  ***6***"先入為主"將認識絕對化。要在"用"字上下功夫,不但要掌握物理的基本內容,明確它成立的條件及其推論應用,還要多做習題,要一題式變,一題多解。

  在應試過程中,要注意答題的規劃化、標準化,要分清主次,不要在一個"答數"上追究半天,浪費了大量時間。這要求平時練習時,加強分析問題的思路培養,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

  物理實驗,首先要搞清楚實驗目的和原理,再思考實驗步驟和主要器材。要大膽動手操作,敢於提出質疑,這樣印象要深刻得多。

  四、物理解題思路的尋找

  不管是力學題,還是電學題,遇到有一定難度的計算題後,不但要認真審題,還要進行畫圖,從而建立起直觀的物理情景。

  找出解題方法物理計算題一般採用兩種解題方法,即解析法和綜合法。前者是利用物理公式,一步一步地從已知向未知求解,後者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列出物理方程式求解。還有一種比例法,採用比例法求解,其過程更為簡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運算失誤實際做題時,有的同學只會做簡單計算題,面對層次變化比較多的靈活題和綜合題,卻束手無策。因此,考生不但要認真學好物理知識,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學推理運算能力。不要因為計算失誤,讓正確答案擦邊而過。輕鬆學習物理的祕訣——模仿創新法

  眾所周知,中學物理學習的中心問題就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學習。物理概念就像蓋房子需要的鋼材、木料、水泥,是基礎,反映的是大量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中最本質的東西。物理定律公式都是由概念出發,通過實驗經過思考而建立的,它們反映了物理過程中概念之間的聯絡。只有記住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才能熟練運用它們。那麼,怎樣才能輕鬆學習並掌握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呢?

  物理科學與我們的實踐聯絡最為緊密。物理現象大量地存在於同學們的周圍,如上課的鈴聲,浮在水中的乒乓球,天空的彩虹,電燈和電話等,並且,人人時時刻刻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應用著物理學的規律。撬石頭時用槓桿,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向“裡”傾斜……這一切都給我們學習物理帶來方便。規律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直接模仿運用。抽象出來的東西是具有本質的普遍意義的東西,它能反覆出現在許多物理現象中。例如,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託力叫做浮力,這個定義對所有液體都適用。而且,我們還可以推廣到氣體中使用。比如說,在高一物理機械能一章,“功率”這個概念的引入,是用功變化的快慢程度來定義的,在學習時,可以與前面學習的知識聯絡起來模仿創新。我們在前面學過:“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速度;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量→加速度”,由此可以引出:“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功→功率”。這種建立概念的程式,對中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同學們也可以自己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