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學習方法介紹

物理學是人類探討大自然的一門重要學科,高中物理所討論的內容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規律,那麼高一同學該如何學好物理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高一物理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聯絡實際,幫助理解

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變化就是知識要求的變化。初中物理是通過現象認識規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記憶”;高中物理則是通過對規律的認識理解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理解”。

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驟是:一練、二講、三應用。“一練”即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練習,通過對不同型別習題的練習,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概念、認識規律、認識知識點、認識考點。

關於練習在物理中的重要性,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有這樣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記住嚴老的教誨:“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練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嚴濟慈先生的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做練習對理解物理規律的重要作用;“二講”即把自己對規律、對概念、對知識點的認識講給同學,或者講給假想的同學,在講解時要多考慮如何講對方才能聽明白,如何講對方才更容易接受。一個概念、一條規律若能講一次或講清一個問題,自己對該概念或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三應用”即試著用學過的規律去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若能做到這一點,才算真正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練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動力又可做阻力”這一說法,摩擦力做阻力現實中的例子很多,也很好理解。但摩擦力做動力就不那麼好理解,這時若能舉一個傳送帶的例子,並能講清楚,摩擦力做動力這一問題就能徹底解決,真正理解。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抓住課堂,提高效率

“堂上一分鐘,堂下十分鐘”這一老話充分說明了課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說明了抓住課堂與提高效率的關係。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所以抓住了課堂也就守住了陣地,同時,只有守住了這塊陣地,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才能使我們的夢想成為現實。所以說抓住課堂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才能抓住課堂?抓住課堂抓什麼?一要動腦:即要積極思考讓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認真的聽思路、聽方法,聽老師如何審題,如何找關鍵點,如何破題;

二要動手:動手記重點和疑點,尤其是疑點,不僅要記下而且要抓住不放,利用課餘時間問老師、問同學直到弄懂為止。三要動口:動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時千萬不要有害怕答錯而不敢開口的想法,一旦有了這種想法,自己的問題就不能被老師發現,問題也就難以得到解決,長此以往,就會被堆積的問題壓跨。因此一定要大膽開口答題,大膽開口質疑,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另外,高一物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內容在現實中難以找到例項,對這些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就只有通過課堂這一途徑來解決。例如:高一教材中萬有引力一章中有關天體運動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例項來幫助我們理解,如果我們再抓不住課堂,那麼這部分知識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注重實驗,培養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我們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獲得巨大的動力,學習成績就會突飛猛進。興趣的培養可以有多種渠道,結合物理學的特點,實驗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在我們的物理課本中有許多實驗,如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本中介紹的小實驗等。

課本中的這些實驗主要是用來驗證規律的,但如果我們能認真研究並做好這些實驗,我們的收穫就不僅在於驗證規律,它同時能使我們發現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激發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課本上“顯示微小形變”的小實驗,如果我們能動手做一下,並能認真分析一下其結果所反映的內容。那麼我們不僅能對微小形變有正確的認識,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所以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努力做好實驗是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