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末測試卷試題

  語文試題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期末測試卷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屏***Píng***屏風 屏障 屏棄陋習 屏住呼吸

  B.數***Shǔ*** 數落 數說 不可勝數 數以萬計

  C.諳***ān*** 諳熟 諳達 不諳水性 素諳醫術

  D.與***Yǔ*** 與其 與會 歲不我與 與人為善

  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2分***

  A.臨近期中,諸多學子加班加點,為的是爭得一個好成績,不至於深孚眾望。

  B.針對學生中目前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有的同志還處之泰然,不以為意,我們有提醒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C.這一黑社會團伙到雲南祕密購置了一批武器,如虎添翼,氣焰更囂張了。

  D.他的作品由於物件不同,所以文風有別:小說平易近人,雜文鋒芒畢露。

  3、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2分***

  A.這些高中剛畢業的學生風華正茂,平均年齡都沒有超過20歲。

  B.經過近百年的努力,中華民族實現了偉大的復興,中國終於可以在國際間揚眉吐氣了。

  C.大革命到來時,許多軍閥和政客搖身一變,鑽進革命隊伍,甚至竊取了革命的領導權。

  D.目前,教育界擔負著培養大批思想品德好並能精通業務的科技隊伍的艱鉅任務。

  4、成語填空***4分***

  ①不同 響 ②滄海一 ③大家 秀 ④爾 我詐

  ⑤反 自問 ⑥改弦易 ⑦含辛 苦 ⑧集腋成

  5、詩文默寫填空***8分***

  ***1***真的猛士, ,   。.

  ***2***慘象,已使我        ,流言,        。

  ***3***嗚呼!以            ,以           ,併力西向,則               也。

  ***4***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

  也。

  6、請給下面一則訊息擬一個合適的標題***不超過12字******2分***

  據新華社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胡世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2005年,中國將在包括港、澳地區的全國各地、各界女性中選拔航天員。

  二、閱讀***40分***

  ***一*** 文言文閱讀***20分***

  1、閱讀文言文語段,完成1----4題***10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逾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1***翻譯加點詞語***2分***

  固 舉 判 至於

  ***2***下列加點的“以”字與例句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秦以攻取之外

  A.以有尺寸之地 B.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C.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D.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3***翻譯劃線句?3分***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慾急。

  ***4***本文是從哪個方面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的?主要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3分***

  2、將下列文言短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五官莫明於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為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1***是好苦我。***2分***

  ***2***泰然為美莫己若***3分***

  3、讀王觀的《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完成下列題目***5分***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解釋詞語***2分***

  眼波橫:

  眉峰聚:

  ***2***說說“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這一句的妙處。***3分***

  ***二***現代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9分***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至於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願。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陶潛說過,“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倘能如此,這也就夠了。

  ***1*** 劃線的文字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議論方法?表現了怎樣的觀點?

  ***3分***

  ***2***請分別指出“煤”“木材”“一小塊”詞語的比喻義***3分***

  ***3***“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中的“其”是指*** ******1分***

  A歷史 B煤 C 木材 D一小塊***煤***

  ***4***作者文中引用陶潛的詩句有什麼用意***2分***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1分***

  沙 之 聚

  張抗抗

  去敦煌不全是為了莫高窟。我明白,卻不能說。其實心裡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鳴沙山。

  也許最初的創造只是出於一場無意的遊戲。千古寂寞,朔風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礫,然後又把白灼的細沙重新捏成一座山岩——當鳴沙山成為鳴沙山之時,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漢子,壯碩的臉膛上刻著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線條。綿延的山脊如一道鋒利的刀刃,挎於腰間、舉過頭頂。曾在夢裡見過許多回鳴沙山,在這一刻卻忽然變得不那麼真實——曾有過千姿百態的想象,可就是沒有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堅實如此剛硬如此有稜有角如此輪廓分明。

  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匯攏堆積聚合又渾然一體地升高壯大的呢?

  我讀不懂鳴沙山。

  光腳走上沙丘。沙極細且柔軟,有一種溫熱的暖意,從腳跟緩緩浮起。沿著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頂如地平線在遠天呼喚。沙中的腳窩很深,卻不必擔心會陷落,沙窩似有彈性,席夢思般地託著,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著即興而隨意的舞蹈,在自己身後扔下一長串蕩逸的腳印,是沙漠之舟……

  忽然恍悟,沙山原來還很溫柔。

  沙山的溫情別有一種表達的方式。天下也許再不會有比鳴沙山更坦率的山了——它從來沒有外衣沒有包裝,沒有樹林沒有青苔,只有金沙連著銀沙,一無遮攔地鋪陳開去,裸露的身體無需任何一點覆蓋,從從容容地展示著它優美的體態和曲線。坦坦蕩蕩,清清白白,冷峻中含著幾分柔韌,野性中尚有幾分羞怯,從春到冬,永遠敞著胸懷,呵護著來往西域的路人。

  我驚疑我惶惑。我讀不懂鳴沙山的性別。

  前來膜拜沙山的人,幾乎每個人都要從沙山上帶走些許沙子,沙子藏在鞋裡衣裡頭髮裡,帶到山下,帶回他來的那個地方。可是,為什麼這鳴沙山竟然未被絡繹不絕的遊人踩塌?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聳立,每日裡流失的沙子,為什麼竟沒有使它低矮下去呢?

  我仍然讀不懂鳴沙山。

  有人說,當第二天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遊人留在鳴沙山上那一行行凌亂的腳印,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鳴沙山又恢復了原狀——杳無人跡的雪峰、緞子般的金沙灘。舒緩而坦然,沒有一絲波紋和皺褶。

  是月牙泉的女神,在黑夜裡辛勞而奇巧的創作嗎?

  是沙漠的精靈,不厭其煩的一個遊戲嗎?

  也許是來去無蹤的風,是風之手,是人們歇息之時,撫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痕,又將沙子驅趕回它們原來的位置,將它們重新凝聚、重新整合、重新磨礪。每日每日,風都在這樣不知疲倦地完成著它手中不朽的雕塑。

  人們難以察覺風的工作。人們不會知道,沙子也是可以塑造的。不是用強力粘合劑,而就是用這無形無狀無色無味的風。當人們發現風兒揉捏了修復了再造了沙山時,風,已飄然而去。在這裡,風,已成為聚合物的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沙之聚,有自由的風之手。那麼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來風。若是一盤散沙,解鈴還須繫鈴人——風聚沙,便是一個順其自然、循序漸變的演進之途。想必是,當風滲透了沙子的心,風的需要成為沙子的需要時,沙子就自己走動起來,舞蹈起來,最後完成它的屹立。

  ***1***文章三次提到“讀不懂鳴沙山”,試分析每一次讀不懂的原因。***3分***

  ***2***理解下面這句話在文中的深刻含義。***2分***

  “當風滲透了沙子的心,風的需要成為沙子的需要時,沙子就自己走動起來,舞蹈起來,最後完成它的屹立。”

  ***3***本文的作者借“沙之聚”的景象要表達的主旨是什麼?***2分***

  ***4***選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這篇文章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先寫讀不懂鳴沙山,再寫理解“風聚沙”,最後寫由此而產生的感悟。

  B.本文為我們展示了鳴沙山奇異的景色,它既然雄偉威武,又溫情脈脈,雖不斷受損,卻依舊巍峨,這一切,全賴風之力。因此,作者寫沙,實際上是“借沙寫風”借景抒情,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C.綜觀全文,雖然作者意在寫風聚沙,寫人心之聚,但用了很多筆墨寫“讀不懂鳴沙山”。這是因為鳴沙山是風塑造的,把鳴沙山的奇異之處,令人讀不懂之處寫出來,其實就是在寫風的力量之大,最後再寫“風聚沙”就水到渠成了。

  D.本文寓說理於寫景之中,理與景融為一體,含蓄深沉,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E.本文的語言如詩如畫。這不僅表現在寫景的時候作者能寫出詩一般的意境,還體現在文章的語言方面,句式工整,字數相同,疊詞運用自如,誇張、比喻等修辭生動形象,使語言具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三、寫作***40分***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0年10月,以美國科學家為首的"人類基因計劃"啟動,開始對人類基因進行解碼工作。在中、英、日、德、法等國科學家的合作下,1999年工2月,國際人類基因小組宣佈,他們完整地破譯出了人體第22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這是人類在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總結成功經驗時,他們都將之歸功於不帶偏見的科學合作。是的,合作,不僅僅科研領域需要,在其他領域也需要,國家間需要合作,個人與個人之間同樣需要合作,團體間更需要合作。

  關於“合作”,你有什麼感受、經歷或見聞?請以“合作”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⑧題目自擬。 ④不少於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