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飲品大全

  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秋去冬來,氣溫驟降,寒氣逼人,人體生理機能減退,陽氣漸弱,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具體地說,在農曆的十、冬、臘三個月裡,養生之道,貴在禦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冬季養生飲品

  1、紅棗蔥白湯

  紅棗20枚,蔥白10棵,紅糖適量。先把紅棗用溫水泡發,洗淨,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上火煎30分鐘;然後將蔥白打扁,與紅糖一起放入紅棗沸水中,繼續用小火煎10分鐘即可食用。可以祛風散寒、健脾養心。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胸中煩悶以及風寒感冒、咳嗽等。

  2、生薑紅糖水

  將紅糖、無核金絲棗、薑片放入燉煮的容器中;注入適量清水***用礦泉水最好***;蓋上蓋子,燉煮半個小時即可。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加到薑湯裡,可改善體表迴圈,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胃寒,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3、紅棗桂圓茶

  將桂圓去除外殼以及果核,紅棗去除果核;然後將桂圓、紅棗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後就可以服用了。桂圓具有很好的補益、補血以及潤膚等功效,日常如果身體出現了氣血不足、神經衰弱或者是虛弱的情況,服用之後都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4、檸樂薑茶

  可樂300ml,薑絲,檸檬片。準備一瓶可樂。把檸檬切片,姜去皮切絲待用,找一個可直燒的壺,將檸檬片和薑絲置於裡面,倒入適量的可樂,於電磁爐上燒開,倒入一個色彩斑斕的杯子。一些香港人在感冒初起時,會煮沸可樂、加入檸檬及老薑,相信此舉能消除感冒,暖水、姜可紓緩發冷及喉部不適。

  5、姜棗茶

  姜棗茶是冬季養生推薦的一道熱飲,非常適合脾胃虛寒、怕冷的朋友們。每天將適量生薑、紅棗切片煮熟後,放溫,再加一些蜂蜜,喝上一杯,可以有效驅寒潤燥,抵禦嚴冬。

  6、紫蘇生薑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放在清水裡洗淨,然後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薑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裡用大火煮,鍋開以後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後將紫蘇葉、薑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7、牛奶紅茶

  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隻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後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紅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能夠促進人體消化,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冬季養生食譜

  一、酸辣魚頭煲。

  用料:三文魚頭1個,重約450克,洋蔥150克切片,椰汁半杯,冬蔭功湯包1包,煮冬蔭功湯的湯包,西紅柿3個,去皮去核切片。

  調味:糖3/4茶匙,鹽適量。

  做法:

  1.魚頭切開邊***太大的魚頭切為4件***,洗淨控幹水,灑少許胡椒粉醃5分鐘,沾一層很薄很薄的生粉,抹2.燒熱鍋,3湯匙下油,放下魚頭,用慢火煎至微黃色,盛起。

  3.燒熱鍋,l湯匙下油,放洋蔥、西紅柿略爆,下冬蔭功湯包及椰汁,用筷子或木勺子攪動,使湯包溶化,加水2杯半煮滾,不要加蓋,用中慢火煮10分鐘,待湯料出味,下調味及魚頭煮至熟,約煮10分鐘,煮時要翻動,無需加蓋,原煲上桌。

  二、雞絲湯

  用料:雞脯肉75克,火腿15克,冬菇15克,雞蛋1個,澱粉20克,清湯375克。

  做法:

  1、將雞脯肉切成絲,放入蛋清、澱粉拌好,放入沸水中稍燙後取出放入湯碗內;2、將火腿絲冬菇絲連同清湯倒入鍋中,加鹽、胡椒粉旺火燒至湯沸後,衝入裝雞絲的湯碗內即可。

  三、粟米龍眼粥。

  配方:粟米一千克、龍眼肉十五克、粳米五十克。功效:補心腎,益腰膝。

  應用: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痠軟等症。

  製法:①將粟米去殼,淘洗乾淨。②將硬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內,加入粟米、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服法:作早晚餐食用。

  禁忌: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

  粟米性甘、鹹、涼。入腎、脾、胃、手足太陰、少陰經。其功效於古書有載。《本草綱目》說:“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見冬季粟米龍眼粥為食,有補心腎,益腰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