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如今,食療養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它是集省錢、美味、沒有醫療痛苦等眾多優點的防病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顯得太過刻意吃養生食材,而忽略日常是否做到好好吃飯,不偏食、不貪食甜辣冷熱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你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嗎?你的飲食習慣正確嗎?以下是10個致病飲食習慣,告訴你:

  1.去除水果腐爛部分後接著食用

  不要認為將水果腐爛的部分去掉,其餘的部分可以安心食用。因為水果腐爛後,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尤其真菌的繁殖會加快,可以從腐爛部分通過果汁向未腐爛部分擴散。這樣的水果吃下去當然對人體有害,甚至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所以,儘管去除了腐爛部分,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飲食注意

  2.體力勞動後大量吃肉

  當體力勞動後或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後,因為認為能量消耗大,需要補充,於是大量進食肉類,這種做法並不利於消除疲勞。因為人體過勞後會產生大量的酸性代謝產物如酮體等,導致身體體液偏酸性,而肉類因含氯、磷和硫等偏酸性的化學元素較多,屬於酸性食物。如果這時大量進食肉類食物,可使原來就酸化的體液更加酸化,對消除疲勞極為不利,甚至可引發食物性酸中毒。

  3.花色瓷器作食物盛器

  描繪有彩色圖案的花色瓷器,往往含鉛、苯等致病、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而隨著瓷器的老化和衰變,圖案顏料內的氡還會釋放出來,對食品產生汙染。同樣,也要慎用油漆或雕刻的竹筷,因為塗在筷子上的油漆同樣含鉛、苯等化學物質,對健康有害。同理,雕刻的竹筷雖然看似漂亮,但易藏汙納垢,滋生細菌,不易清潔。

  4.過多食用豆製品

  豆腐等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但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實驗證明,過量攝入黃豆蛋白質可抑制正常鐵吸收量的90%,從而誘發缺鐵性貧血,表現出頭暈、倦怠等貧血症狀。此外,豆製品還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大量攝入,蛋氨酸會在體內轉變為半膠氨酸,從而損傷動脈血管的內壁細胞,促使血管硬化。尤其對於老年人,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豆製品含嘌呤較多,痛風病患者更不宜大量食用。

  5.烹飪時加入過多調味料

  辣椒、胡椒、桂皮、生薑等天然調味品,含有較多辣椒素等對人體表組織有較強刺激作用的物質。食入過多容易引起口乾、咳嗽、嗓子疼痛、大便乾燥等不良症狀,還易造成口腔和胃黏膜充血,腸蠕動劇增,從而引起腹部不適。另外,這些刺激性的調味品其實隱藏一定的誘變性和毒性,長期大量食用有可能導致人體細胞畸變,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多種病變。

  6.做熟的綠葉菜存放過久

  韭菜、菠菜等綠葉蔬菜,做熟後存放過久,就會導致大量亞硝酸鹽釋放出來。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壞、嗅之無味,也對身體產生毒性。尤其是體弱和敏感者,甚至會發生輕微的食物中毒。另外,綠葉蔬菜燒好後再溫熱,可損失維生素C約20%。因此,綠葉蔬菜既不要長時間烹調,也不能做好後存放過久,最好做好後馬上食用。

  7.煲湯時間過長

  煲湯並不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長時間加熱,還會破壞煲類菜餚中的維生素。在一項有關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的實驗中,經檢測發現: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0.5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長時間煲湯並沒有使這三種湯中的營養有所增加。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當加熱11.5小時,這三種煲湯營養最佳。所以,煲湯時間應控制在1.5小時之內最好。

  8.飯後一支菸

  “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其實,這樣的後果,會使煙中的毒量翻幾番。因為飯後腸胃活動加強,血液迴圈加快,這時吸一支菸要比平時吸一支菸所產生的毒量更大。吸菸,不僅會促使膽汁的分泌增加,引起膽汁性胃炎,還能使胰蛋白酶和麵料酸鹽的分泌受到抑制,妨礙食物的消化,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另外,飯後吸菸,還會給胃及十二指腸造成直接損害,會使胃黏膜的血管收縮或直接刺激黏膜,引起體內酸鹼平衡失調,使胃腸功能發生紊亂。

  9.進餐的時候飲果汁

  不論鮮果汁、純果汗還是果汁飲料,進餐時都應儘量少喝,以免影響食慾和消化。因為果汁的酸度會直接影響胃腸道的酸度,大量的果汁會沖淡胃消化液的濃度,果汁中的果酸還會與膳食中的某些營養成分結合,從而影響這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使人在吃飯時感到胃部脹滿,吃不下飯,飯後則消化不好,肚子不適。此外,還要注意空腹時不要喝酸度較高的果汁,以免胃不舒服。

  10.用骨頭湯補鈣

  傳統的飲食習慣讓我們喜歡用骨頭湯來補鈣,但其實肉骨頭湯中含鈣量並不高。據實驗,將1公斤肉骨頭煮湯兩小時,湯中的含鈣量僅20毫克左右,但其中脂肪含量卻很高。成人每日需要的鈣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用骨頭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所以要有效補鈣,還是應當食用牛奶或鈣製劑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