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黃疸該怎麼辦

  育兒知識是涵蓋孩子各年齡段在育兒時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對新生嬰兒更好的照顧,更好的呵護所需要學的一種知識。因為每個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呵護及教育方式。從寶寶及母親雙方的角度關注育兒生活,涉及兒科疾病、幼兒保健、孕婦保健、孕期保健、育兒教育等方面。

  怎樣區別寶貝屬於哪種黃疸?

  1.生理性黃疸

  一般情況下,大約有50%-60%的足月新生寶貝和80%以上的早產寶貝,在出生後2-3天就會出現生理性黃疸。這種黃疸在4-5天達到高峰,一般表現比較輕微,僅有面板和鞏膜***白眼球部分***輕微發黃。寶貝的全身狀態通常較好,每天照樣能吃能喝,精神活潑,2周左右黃疸就會自行消退。當然,早產兒黃疸持續時間可能會稍微長一些,但一般也不會超過3-4周。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某種疾病而引發的黃疸,主要特點是黃疸出現得比較早,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之內就會出現,而且黃疸的程度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或黃疸消退後又復現。引發病理性黃疸的疾病較多,常見的疾病有新生兒溶血癥、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新生兒敗血症以及一些遺傳性疾病。

  3.母乳性黃疸

  大約有1%母乳餵養的寶貝可能發生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一種酶的活性過高,使膽紅素在腸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後3天左右出現,開始常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黃疸應該消退時,黃疸卻持續不退或又緩慢地加重。如果寶貝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但全身狀態仍然很好,一般考慮是母乳性黃疸。停止母乳餵養3天,如果黃疸減輕就可以確定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如果較輕,可以繼續吃母乳;如果較重,暫停幾天母乳,待黃疸減輕後再恢復母乳餵養。

  寶寶得了黃疸 需要暫停母乳嗎

  一般來說,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也就是正常的黃疸,是沒有必要暫停母乳的。甚至有些寶寶是因為喝母乳不夠多才引起的黃疸,媽媽沒有儘早開奶或者喂寶寶吃母乳的次數時間太少。寶寶吃到足夠的奶水可以幫助消除黃疸,而且初乳能促進寶寶儘快拉出胎便,減少黃疸的產生。

  但是有的黃疸寶寶需要暫停母乳餵養,這是因為寶寶患上了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因為母乳中某個成份的影響,導致寶寶體內大量膽紅素未被吸收,從而出現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如果嚴重的話,一般需要暫停母乳兩三天,停止哺乳後,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等到黃疸消退後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醫學界普遍認為吃母乳的寶寶比較容易出黃疸。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研究表明,與水和配方奶相比,母乳能更好地幫助寶寶排出體內多餘的膽紅素,這是因為母乳有促進排便的作用,通過尿便帶走多餘的膽紅素。

  導致出現醫學上這種認為吃母乳容易出黃疸的情況,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母乳餵養方式不正確。按照固定時間餵奶並且將媽媽和嬰兒分開,確實會讓許多吃母乳的寶寶患上黃疸,這是因為限制時間的餵奶無法讓寶寶得到足夠的熱量。這種黃疸的出現並不是母乳有問題,而是餵母乳的方法不對。

  媽媽如何控制寶寶的黃疸,讓母乳餵養更加順利

  1、儘早開奶。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分鐘裡,可以讓寶寶貼著你,讓乳頭去刺激寶寶的嘴脣,讓把寶寶自然而然地學會去舔乳頭和吸乳頭。初乳營養價值高,熱量多,水分夠,促進寶寶排便,有助於寶寶排出體內多餘的膽紅素。

  2、諮詢醫生。瞭解寶寶的黃疸是哪一種。如果寶寶健康,黃疸是正常的,就不要擔心,多分泌一些母乳餵養給寶寶就行了。有時候擔心可是會讓母乳分泌減少哦!

  3、要注意昏昏欲睡的寶寶。黃疸有時候會讓寶寶昏昏欲睡,這個時候寶寶吸母乳沒有以往那麼有力,這樣很容易使黃疸更加嚴重。這個時候要拍拍寶貝,不停地換兩邊乳房,可以讓寶寶保持清醒,吸更多的奶。

  4、如果你的寶寶黃疸很嚴重,需要接受藍光治療,這個時候,你可以繼續給寶寶餵母乳,除非醫生不允許,通常是因為寶寶患上了母乳性黃疸。如果醫生懷疑你的寶寶患上了母乳性黃疸,通常會要求你在12-24小時內停止母乳餵養,如果寶寶的膽紅素很快地下降了,說明醫生的診斷是正確的。只要膽紅素不是很高,通常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但是如果醫生通知了停止餵奶幾天,你要記得每隔3小時擠出母乳,直到可以給寶寶哺乳,否則你的乳汁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