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艾灸養生保健

  夏至節氣的到來,意味著人體陽氣達到最旺,這時“冬病夏治”最合宜,節氣艾灸是其中一種方法。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夏至節氣艾灸養生保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夏至節氣艾灸正當時

  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故夏至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後人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原則設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體現了在特定的時機預先培養陰陽,以固之本,扶持正氣,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正是順應自然界陰陽之氣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則。我國古代醫家發明了許多行之有效、簡便經濟的防治方法,“節氣灸”正是應運而生的獨特方法之一。節氣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傳統方法,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獨特艾灸養生方法。它典型地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制宜的防治思想。艾灸是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

  暑病的發生,是由於冬季寒邪藏伏於體內,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而夏至日時節,人體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針對暑病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有效地扶陽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體內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溼暑邪便不易侵犯,從而阻斷了發病途徑,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季節交替陰陽變化之時,正是年老、久病、體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時期。節氣灸則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藥熱之氣,對穴位進行薰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最大限度地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的科學原理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對足三裡施灸時,發現胃腸活動出現興奮性或抑制性的改變。如胃液分泌過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對於膽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灸天突、百會穴後,腦血流圖的若干指標均有顯著變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管彈性、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腦迴圈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腦功能和腦細胞代謝的恢復,可提高記憶,改善睡眠,使臨床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灸足三裡、三陰交、曲池,可以改善微迴圈,降低血流凝聚。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細胞數量,其中以中性粒細胞升高明顯,可以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

  總之,現代科學實驗已證實,艾灸對消化系統、迴圈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洩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