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日用陶瓷審美與實用的關係

  觀賞陶瓷是許多瓷器收藏者的愛好之一,有時候卻忽略了它的實用性。那麼,日用陶瓷的審美與實用之間有何關係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日用陶瓷實用功能分析

  實用性是日用陶瓷不同於其他藝術陶瓷種類的特徵,是現代日用陶瓷設計的首要根據和先決條件。在日用陶瓷的設計上,如不考慮實用,將失去設計的意義。日用陶瓷設計,首先要明確是幹什麼用的,怎樣使用,給什麼人用,要與使用物件、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使用要求和習慣愛好聯絡起來,創造人們需要的物質產品。日用陶瓷在具備合理的有意義的實用功能的同時,還要緊密聯絡使用物件所處的環境,或者說直接作用於在此環境中的人。人們希望一件日用陶瓷產品使用起來方便合理,這正是人們對日用陶瓷最基礎的要求,也是人們形成審美觀念的基礎。日用陶瓷是否具有較強的實用功能取決於日用陶瓷產品與人之間關係規律的準確性。

  更具體地講,日用陶瓷的實用功能具體表現為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合理地將人體工程學應用於設計、製作中,使陶瓷產品的功能設計與形態設計趨向更加合理化。日用陶瓷實用功能的完美呈現,應取決於以下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現代日用陶瓷設計,應充分運用層出不窮的新材料,研究、體現新材料特性,開發新產品;二是使日用陶瓷產品設計適應現代機械化大生產的工藝要求,將充分利用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視作生產更具實用功能的日用陶瓷的基本動力,努力將日用陶瓷產品造型向簡潔、合理、實用方向發展,強調產品設計之間的理性精神、嚴格的資料聯絡。

  要將日用陶瓷的實用功能發揮到極致,就要將科學技術、材料這些元素整合起來,使之有機地成為日用陶瓷的活的靈魂。

  日用陶瓷審美分析

  日用陶瓷的功能主要是實用,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它的使用價值成為日用陶瓷最基本的價值內涵。可以說日用陶瓷的產生是源於實用功能的,但日用陶瓷製品具有色彩鮮豔、造型美觀、易洗刷等優點為人們所矚目,在實現使用價值的同時也給人美的欣賞,即審美價值。現代日用陶瓷設計除了注意實用性之外,應在外觀上體現現代設計文化與現代陶瓷文化相結合的特色。這要求設計者不僅要具備全面的現代化設計理念,同時,還應該從多層面瞭解社會,掌握審美動向,瞭解消費者的精神追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其它藝術表現形式融入日用瓷設計中,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這種審美功能在色彩裝飾、質感形態方面為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情趣。

  在色彩裝飾方面的審美效應。目前,日用陶瓷的主要裝飾方法是採用貼花紙,絕大多數是釉上貼花紙,有少部分青花產品採用釉下貼花紙。近幾年,貼花紙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引進了電子分色儀、照像製版裝置、絲網印刷裝置,提高了貼花紙印製的水平,最高套色可達十種以上,印刷最細可達110線/英寸以上,基本上甩掉了平印的方法。同時,也引進了多色轉移印花機、自動劃線機等國外先進的印花機構,為彩繪裝飾自動化打下了基礎。色彩從精神層面以及文化角度上被當作人們心靈和感情的投射,成功的色彩選擇應把色彩的審美性與產品的實用性等各種因素緊密結合起來,取得高度統一的效果。可以說,造型美觀、裝飾漂亮的高檔日用陶瓷器皿不僅具有實用性,更具藝術觀賞性,成為點亮日常生活的藝術品。

  在質感形態方面的審美效應。美學家克萊夫·貝爾在他的著作《藝術》中指出:“一種藝術品的根本性質是有意味的形式。”日用陶瓷產品設計是藝術和技術的有機結合,要解決的本質問題就是將產品與人的關係形式化,這種形式除了要滿足消費者的實用需求外,仍要滿足其審美的需求。因此也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不能脫離審美的範疇。這種審美效應會通過點、線、面、肌理、材質和外觀等基本構成元素反映出來。日用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在質感形態方面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正確處理日用陶瓷審美與實用關係的對策

  陶瓷作為技術和藝術,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斷地發展。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程度和麵貌。在人類文明發展的程序中,陶瓷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化形態,具有物質和文化雙重特徵。日用陶瓷首先是為實際生活需要而造物的產品,同時又是按著審美規律尋求美感的藝術創造。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日用陶瓷審美與實用的關係不同,大體有以下兩種。

  1、用陶瓷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互促進

  日用陶瓷是在人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下產生的。現代日用陶瓷產品設計結合當前高科技、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向生產自動化、系統化、標準化的方向邁進,提高產品質量。這一方面更多地體現日用陶瓷實用效能,是對日用陶瓷實用性的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體現現代的審美意識。因為美的形式是在不斷變化的,具有時代性。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應是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壞和諧、毫不違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這充分說明日用陶瓷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是相互促進的。

  現代日用陶瓷設計,合理採用先進科學技術,使產品在結構功能上具有奇特新穎性、意外性、便利性和趣味性,提高了產品的競爭能力。目的還是在於實用,只為提高生活質量的現代陶瓷工藝家們對泥有了全新的理解,認為現代陶藝是以泥作為陶藝的材質載體,是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有效載體,可以使之再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內心世界,為人們提供精神食糧。那麼日用陶瓷也是在不斷的蛻變中,既實現了它原本的實用功能,也賦予了它的審美功能。

  2、陶瓷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互統一

  日用陶瓷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相互統一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勞作之餘,還要滿足感觀上的需求的結果。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美觀大方的日用陶瓷新造型。同時,又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畫刻、雕、塑的方式表現在日用陶瓷器皿上,日用陶瓷藝術因之誕生了。隨著物質財富的不斷豐富,日用陶瓷也不斷髮展出現了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的陶瓷新品種。可以說,沒有日用陶瓷的生產和發展,就沒有光輝燦爛的陶瓷藝術。

  當日用陶瓷實用功能實現時,人們就表現出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即審美需求,人們就必然追求其產品的美感了。所以日用陶瓷在發展的同時,它的審美功能也得到同步發展。任何產品實際上都包含了兩個方面內容,即物質性和精神性。物質性功能強調的是製品的實用功能即陶瓷製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意義,而精神功能則是通過製品優美的外形、精湛的工藝、悅目的色彩所傳達的審美效應。

  當前,日用陶瓷裝飾內容趨向多元化,裝飾方法也不斷變化,由最初的刻、印術發展到釉下、釉上的彩繪裝飾,裝飾內容則由神祕轉向愈來愈貼近生活的裝飾風格,也由簡單到繁瑣。現代社會,生活內容更豐富,人們對美的要求也是千變萬化,設計者更要把握人們的審美心理,設計出具有現代氣息,迎合各種各樣的審美要求的新產品。陶瓷裝飾的動機、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陶瓷造型的外表形象之美,這在陶瓷文化生產發展的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日用陶瓷中的青花裝飾恰好是陶瓷裝飾歷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陶瓷釉下彩裝飾的傑出代表。這不僅表現在它的實用價值上,而且也表現在它的審美價值上。

  人類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日用陶瓷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兩者相互統一,都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作為商品生產的日用陶瓷,其產品必須首先經受使用物件的檢驗,只有能同時更好地滿足使用物件實用和審美兩方面需求的日用陶瓷,才能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