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茶與生活的隨感散文
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生活如茶
假期裡,我們一家四口終於團圓了。
孩子們回到家,寂寞的家裡有了多了姐弟倆的嘰嘰喳喳,兩個人一左一右的撒嬌,把我這個整日埋在電腦裡的網蟲,攪得已無心端坐螢幕前,“媽媽,晚上你給我做魷魚炒黃瓜片”“我還要吃炒嘎啦呀”面對孩子們的饞嘴,我這個拙廚還是要努力使出所有招數滿足他們胃口的。
飯後的一家人圍在小桌旁,老公沏上一杯枸杞菊花茶,白色的玻璃杯,柔和、舒展的菊花瓣,與修長、潤澤的枸杞相映襯,隨著衝進的白開水一起上下翻騰著,霎時水兒變得清淡幽黃,開啟杯蓋一股菊香隨著水的熱氣飄過鼻孔,讓我的心在這炎炎夏日裡瞬時安靜著。
已記不起是何時愛上的菊花茶,喜歡著菊花的素雅與清淡,懂得它明目護眼的療效,還有它與枸杞兩者,溫涼相輔相成的合理搭配,成就了這杯溫和適中的菊花茶,炎炎夏日裡,沏一杯,慢慢飲,清香***,涼爽內心,驅散酷暑煩躁,目清心靜思緒長。
端詳著這杯茶,品味著一家人共飲的這份閒情逸致,忽然覺得我這個女主人像極了這茶中的菊花,世事無爭,淡然做事,心靜善良,積極向上;正如一首歌中所描述的“菊花香 菊花黃,不與群芳爭短長,做人要象菊花樣,不畏艱苦 莫懷憂傷,有始有終為理想,就象菊花傲秋霜”。
如果菊花是女主人,那麼枸杞嫣然就是她的另一半了,熱情奔放,性格沉穩,心胸寬闊,不急不傲,勤勤懇懇,認認真真,不善語語,心卻火熱,家庭支柱,單位楷模。有這樣一位陪伴者,我生活中的這杯茶才有更悠長的味道。
好茶搭配好水,才可以成就出潤心、清澈而適宜的韻味茶;慢慢成長與成熟起來的孩子才是最適宜沏泡枸杞菊花的水,他們純潔、清澈,在父母的薰陶下,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品質, 才有了父母的味道。
生活道路上一家人相互尊敬,相互攜手,同心把家營造出苦中帶甜、澀中含香、韻味甘醇的這杯有滋有味的功夫茶。
手中的這杯枸杞菊花茶,越泡越淡,越喝越清;生活中的這杯茶,卻是越泡越濃,越品越香,手中的這杯茶伴我每天清新淡雅,清涼走過這一天;而生活裡全家一起泡的這杯茶,卻能伴我走過四季,走到一起攜手坐著搖椅、花白頭髮的浪漫黃昏!!!
生活如茶,茶伴人生!
:茶與人生
茉莉花茶外形秀美,條索纖細,散發著一股濃郁的花香氣及淡雅的茶香味。要品味茉莉花茶,得先品聞茉莉花茶,將幹茶放入透明無垢的沸水後,飄出朦朧虛幻的煙,淡淡的花香和著茶葉的清香,兩者合併成繚繞的蒸汽升騰起來,又散了開去。頓時,有多少的人生煩惱都伴隨著茶香散去。
再低頭看杯中的茉莉花茶,這些茉莉花茶們也經沖泡綻放出質樸素雅的容顏,這時泡茶的人心底是歡喜的。這些沖泡著的茉莉花茶們向上翻湧著、舒展著身軀,品飲起來,鮮濃醇厚,鮮靈撲鼻持久。這一刻,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一刻就讓人覺得生活應該是自然的,應該是悠哉而又充實有趣的,就像這杯茉莉花茶,在杯中無盡地釋放自己,充實自己。
自古以來就有以茶會友的傳統。在這個虛幻的世界中,誰都會遇到自己的知己,沒有金錢為開其端,也無權利為其鋪墊。知己願意在一杯清茶邊,把時間忘掉,靜靜地聽朋友訴說。
好茶需要好水泡,朋友與朋友的關係如同茶與水的關係,不適當的交往往往會破壞彼此之間的友情。同樣,只有好水泡茶,才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發揮。
同時泡茶需真誠。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以最純粹的心,慢慢地煮水、刷壺、放茶、倒水、出湯……茶,可不必是曠世之茶,放心就好;水,可不必是極品之水,乾淨就好;器,可不必是名貴之器,順手就好,難得的是一顆誠懇的要泡茶給朋友喝的心。
其實水、茶、茶具都各具性情,都需泡茶之人與之真心交流。在煮水時,“泡茶之人”需用最體貼的目光注視著水,讓水慢慢升溫,此時隨著水的逐漸升溫,“泡茶之人”也從心若止水到心潮澎湃。待到靜寂時,這一壺春水或許更勝醍醐。
要喝懂茶,需要懂得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去理解任何一個與之有緣的人,無論他的高貴與卑賤,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敬重欣賞的東西。
要喝懂茶,需要毫無敷衍地與茶對話。好比一個朋友,在你得知了他一路走來的經歷時,會覺得更能理解他今日的言行舉止,獨特脾氣,也就更能明白該如何與他相處。
要喝懂茶,需要對茶的一切都充滿敬意和對緣分的感激。一個模子不能刻出兩片相同的茶葉,恰如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經歷和特徵。種種機緣,讓有緣之人盡興品茶。這一生,也不會再遇到相同的第二次了。
在這世界上,感覺充實的人往往是簡單而執著的人,而把生活複雜化的人卻常落空生命。在漫漫人生之旅中,只有生活簡單的人,才能找到內心底層那最真實的輕鬆和自由。這就是茶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茉莉茶香好茶。
:茶與道
茶,喝的人可著實不少,但能品味的人卻實在不多。道,說的人可多如牛毛,但能領悟的人卻少之又少。然而,茶道絕不是曲高和寡,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反倒是貼近生活,惠及大眾的!茶道的雅俗共賞,便如蘇軾所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中國人與茶的情結,早已深入靈魂,化入骨髓。故老相傳,神農氏日嘗百草,遇七十二毒,皆飲茶而解。故事的真假,我們暫且不論,也不需深究。但是能夠和中華民族始祖扯上淵源,甚至能被中國人神話的話,由此可見,茶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了!
茶道貴簡
只需一個素杯,放上幾片茶葉,然後注入沸騰的開水。看著茶葉如魚蝦遨遊,茶水如碧玉晶瑩。正是“時有蟹目濺,乍見魚鱗起”。剎那間,滿屋子清香四溢,令人沁透心脾。那一股股熱氣裊裊上升,彷彿飄衣舞帶的少女。要是在這時,你閉上眼睛冥思,竟也覺得身輕如霧,意欲乘風歸去。
朋友!請切記,喝茶的最忌是一口而盡,似鯨吞牛飲一般。不僅看相有傷大雅,也難以品味茶的神髓。它就彷彿牛嚼牡丹,食而不知其味也。
假如,你坐在一張小藤椅上,最好是在一個梧桐樹旁,小抿一口,讓汁液在喉嚨裡流淌,甘香在你腦海中回味。之後,隨著茶杯見底,茶水也由淡轉濃,愈發味醇韻雅。待到飲畢之後,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一洗頹氣。
在這神奇的過程中,不必有種類繁多的茶具,也無需價值不菲的名茶,更不要高貴清幽的雅室,只需你慢慢靜下心來,細細地的品味。當然還需要對飲的茶友,但是並非附庸風雅的茶友。正如佛家所言,不倚外物,不假形式。茶在口裡品,道從心中求。古人說大道至簡,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茶道中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之道,始出孔子之言,歷來為諸賢鴻臚所稱道。它的要旨在於凡事知止,過猶不及也。而茶,便是中庸之道最好的詮釋!
泡茶時,茶葉不可放置過多,否則便會反失本味。聞茶時,茶香不可過濃,不然便會烈而不純。看茶時,茶水不可過深,否則便無清亮之色。飲茶時,水不可過熱,不然便會燙舌炙口。
茶苦中藏甘,澀中有醇。香氣若有若無,甘甜且濃且淡,方是茶之上品。茶可提神,卻不使人亢奮;不似烈酒那般,令人酩酊大醉。茶可安神,卻不讓人迷糊,不似安眠藥物,令人酣睡不起。
茶道起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尋覓萬里皆不在,而又無處不在。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人無法抗拒它的自然之美。猶如“媚眼隨羞合丹脣逐笑分”,讓人窮追不捨它的無限魅力。
我平生沒有什麼癖好,唯獨喜愛飲茶,寫了這麼久,也累了,不知不覺中,我又捧起了茶杯,淺嘗慢飲。一口熱騰騰的香茶,似乎又讓我體會了“天地與我為一,萬物與我並生”的妙境。在茶與道的漫漫長路,我猶如萬里黃沙中苦行僧,猶如無邊汪洋裡的獨行客,在矢志不渝的追尋,在循序漸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