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子的藥用價值

  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牛奶子的副作用,牛奶子的醫學記載,牛奶子的附方等知識,更多請查閱網。

  

  牛奶子 落葉灌木,高達4米。枝具針刺,小枝帶黃褐色,或一部分密被銀白色鱗片。葉互生,紙質,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3~9釐米,寬1.5~5釐米,先端鈍至短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通常捲縮,上面幼時有銀白色鱗片或星狀毛,老時或脫落,下面有銀白色或雜有褐色鱗片;葉柄長5~7毫米。花腋生,黃白色,芳香,外面有鱗片,長約1.2釐米;花被筒漏斗形,上部4裂,筒部較裂片為長;雄蕊4;花柱疏生白色星狀柔毛,果實近球形至卵圓形,長6~8毫米,初有銀白色或雜有褐色的鱗片,成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坡乾燥地或河邊砂地、灌叢內。分佈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

  牛奶子生長地的居民都有生食牛奶子果實的習慣。牛奶子果實味酸甜,富含糖、酸,且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種礦質元素和維生素,是一種天然的飲料資源,可以開發利用其果實釀酒、配製果汁飲料,並可製作果醬等。研究顯示,其果實番茄紅素含量豐富,遠遠大於番茄,為替代番茄工業生產番茄紅素提供了資源,並且對開發純天然飲料風味新增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功用主治:清熱利溼,止血。治咳嗽,洩瀉,痢疾,淋病,崩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牛奶子的副作用

  不可過量食用。

  牛奶子的醫學記載及附方

  牛奶子的醫學記載

  《植物名實圖考》:“治喉熱。”

  《江蘇藥材志》:“收斂,止血,止瀉。”

  《湖南藥物志》:“補脾,散寒解表,消風祛溼,行血活血,利尿。”

  《貴州藥植目錄》:“根:治麻疹。葉:治疔瘡。”

  牛奶子的醫學附方

  1、治水瀉:一牛奶子根五錢。水煎服。二牛奶子果一錢。搗爛,對紅糖開水沖服。

  2、治痢疾:一牛奶子根一錢,馬齒莧一錢。水煎服。二牛奶子葉一錢,大蒜頭一小個。水煎服。

  3、治乾咳:牛奶子一兩,半夏一錢,沙蔘五錢。水煎對蜂蜜服。

  4、治淋症:牛奶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

  5、治崩帶:牛奶子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煮雞蛋食。

  6、治乳癰:牛奶子根二兩,銀花五錢,蒲公英一兩。水煎服。***選方出《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