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診斷

  老年糖尿病包括60歲以後才發病或者60歲以前發病而延續至60歲以後。已非胰島素依賴性為主。那麼,是怎麼樣的?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遇到下列情況應首先考慮有否糖尿病存在:食慾亢進而體重日益下降者。特別肥胖或特別消瘦。長期感染、傷口不愈,如肺部、膽管、尿路感染以及面板癤癰等,抗生素療效不佳者。老年面板搔癢,尤其是婦女外陰搔癢者。老年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下肢痛、膠端壞疽。肢體麻木、感覺過敏。區域性出汗,體位性低血壓、尿瀦留。腦血栓形成、冠心病和腎病等。

  老年糖尿病診斷標準與中青年糖尿病相同,老年人有“三多”症狀者,飯後2小時血糖≥11.2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即可確診為糖尿病。50歲以上者,年齡每增加10歲,服糖後30分鐘,診斷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應增加0.28毫摩爾/升***5毫克/分升***,30分鐘後增加0.56毫摩爾/升***10毫克/分升***,120分鐘後增加0.28毫摩爾/升***5毫克/分升***。

  什麼是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包括60歲以後才發病或者60歲以前發病而延續至60歲以後。已非胰島素依賴性為主。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點,但老年糖尿病還有其不少特點。

  糖尿病的特點

  1、患病率高:40歲以下的患者發病率僅為0.04%,40歲以上即升高至2.5%,60歲以上患病率為4.3%

  2、症狀不典型:起病隱匿,易漏診,但超重及肥胖者佔多數。雖然餐後血糖已有升高,僅有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發力、視力模糊、外陰瘙癢、陽痿等,也常常以併發症為首發症狀,如高血壓、腦血管病、視網膜病變和腎臟病等的表現。

  3、易出現低血糖反映:可能與熱量控制過的低有關,病重臥床、活動量不足、優降糖或胰島素用量過大時出現。

  4、常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以心血管及神經病變、泌尿系統感染、腎病、眼病為常見,而高滲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為嚴重急性併發症,多發生於原來輕症糖尿病或無糖尿病史者。

  老年糖尿病的發病因素

  1、年齡因素:老年人胰島結構在顯微鏡直觀下可見胰島β細胞量減少,α細胞增加,δ細胞相對增多,纖維組織增生。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代謝下降,老年期胰島素釋放延緩。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隨增齡的改變,老年空腹和餐後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齡10歲,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後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對糖刺激後胰島素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遲,往往第Ⅰ時相低平甚至消失。

  2、胰島素原因素:當人衰老時,體內有活性的胰島素原增加,胰島素原與胰島素的比例增加,使體內胰島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3、遺傳因素:多數學者認為,糖尿病屬多基因——多因子遺傳性疾病。據國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則大約有40%發展為糖尿病,一級親屬發展為糖尿病的比例為5%—10%,發展為糖耐量受損的比例為15%—25%。

  老年糖尿病的併發症

  1、腦血栓:調查表明,糖尿病人腦血栓的發病率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於血糖增高。可使血液變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緩慢,極易發生腦血栓。同時,體內各種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幾種因素互相協同作用,最終發生腦血栓。

  2、心血管疾病:據調查,近半數糖尿病患者併發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謝障礙,甚至還可以有水、鹽代謝和酸、鹼失調。

  3、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引起腎臟內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合併症,一般發生於患糖尿病5~15年之後。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常無任何腎病症狀,一旦出現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說明患者已有持續性蛋白尿,其腎臟內的腎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時的糖尿病性腎病已進入中、晚期,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三五年後將發展成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