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的禁忌

  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冬季是養生的最好時機,對於養生朋友來說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樣的好時節,秋冬時節體質差的人會出現多種不適的情況,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冬季養生 日常六個注意事項

  1、不要夜間憋尿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及各種有毒代謝物質,夜間憋尿可能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

  2、適度進補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冬令進補最好能夠享?醫師諮詢,以免誤用不適當的藥才,反而造成身體的不適。例如:腸胃有問題的人,一定要小心選擇適當的藥膳,否則過於滋膩辛辣的補藥,容易造成腸胃的損傷。最好可以請中醫師調配適合個人腸胃的藥方,燉煮不同口味的藥膳,如此不僅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還有健脾顧胃之功。

  3、冬天戴圍巾,別捂嘴

  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常洗滌,所以在圍巾接觸人的口鼻時,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很容易隨呼吸進入體內,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4、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穿上了厚厚的服裝,熱量就主要從頭、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所以女性冬季養生,頭部保暖很重要。

  5、注意腳部保暖

  冬季鞋襪的尺寸要稍大些,腳與鞋之間應有空隙,就是利用空氣的隔熱作用,增強保暖性。鞋底要適當厚,因為鞋底厚則鞋的防寒效能好。

  6、營造理想“衣服氣候”

  穿的衣服表面溫度大約在零攝氏度左右,而衣服裡層與面板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樣可在人體周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人體維持恆定的溫度。

  冬季養生知識

  一、忌矇頭睡覺

  冬令天寒,一般蓋厚被睡覺,因此,被窩內空氣不流暢,再加上人體散發出來的體臭汗臭味、撥出氣中的二氧化碳、腸道排出的有害氣體,致使被窩內空氣混濁。如果矇頭睡覺,會使體內氧飽和度下降,嚴重則會影響大腸生理功能,於次晨起床時會出現頭昏腦脹、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記憶衰退等症狀。

  二、注意溫差、預防感冒

  初冬氣溫開始由暖變冷,人們還不習慣,不能適應,因此感冒發病率高。由於清晨氣溫極低,因此在生活上要注意早睡晚起,避免身體受風寒。對於容易感冒風寒的人,可以利用蔥白三根,大蒜200克,水煎服,以預防感冒的發生。

  三、注意肌膚保溼潤燥

  在寒冬,由於乾冷的氣候,人體的表皮層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造成面板層血液迴圈減慢,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導致皮表的水分與脂肪含量大減,若再加上冷風吹拂,更大大減弱了面板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面板容易變幹糙、敏感、甚至皸裂。在飲食方面,可多服用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蔘、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膠質含量,增加細胞內水分的儲存。

  四、注意關節保暖

  由於關節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佈較少的組織,溫度本來就比較低,而且四肢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溫度,使關節僵硬,血液迴圈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關節炎患者在寒冬須加強保暖。若能在冬季臨睡前溫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絡有益關節,並可安神寧志,促進睡眠。

  五、飲食溫熱勿燥

  冬季飲食應把握‘適當清淡’原則,由於冬季寒冷,人們喜食溫熱食物抵禦寒邪,但必須注意的是,現代人營養多已過剩,加上生活緊張忙碌、睡眠不足,許多人容易有虛火上升的情況,因此,若常有便祕、痔瘡、失眠、長痘痘等症狀的人,不可濫補;而胃腸病、痛風、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尤應避免吃麻辣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