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的禁忌有哪些

  夏季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節,而且人體為了適應高溫,所以這時要做好養生工作!至於夏季養生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夏季養生的禁忌

  1、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2、忌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痺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3、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洩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4、忌夜臥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臥室中的牆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原來,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

  5、睡覺貪涼

  納涼時不要在房簷下、過道里,應遠門窗的縫隙,以防賊風侵犯而得陰暑症。鍛鍊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汗洩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如果嫌天熱睡不著,早上起床後可以開窗通風,上班前再將窗簾拉好。晚上下班後再開啟空調***27度左右***,房間門開啟互相通風,以保持各房間溫差平衡,營造涼爽環境自然利於入睡。

  6、大量出汗

  運動過程中,體溫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脫水。不僅會引起肌肉疲勞,還會導致協調性下降,影響正常的運動。出汗要適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體陽氣隨之流散,陽氣不足則會內寒伏於體內,一到秋天引動寒溼,易發生腹瀉、腹痛等不適。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只要鍛鍊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7、只吃清淡素食

  夏季因為高溫,人們喜歡吃清淡的食物,認為這樣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因為熱量消耗大,更應該讓營養補充全面。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夏季養生四原則

  一是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溼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溼及淡滲利溼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