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答題技巧:怎樣高分拿下言語理解題

  下面考試網為大家整理了行測答題技巧,希望能對大家事業單位考試有所幫助。
 

  在事業單位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考試中,指示代詞是常見的考點。一般來說,判斷指示代詞所指內容只要把握一條就近原則即可。一段文字的構成主體是句子,句子之間表述的意思和邏輯是有明確要求的。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作者描述了一個意思,在下文中使用了指示代詞,但與之前的句子毫無關聯,實際上是不符合語言文字的表述邏輯。這就是為什麼就近指代原則可以用於判斷指代內容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結合經典例題帶廣大考生體會一下:

  例題:

  1941年,美國正式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大批美國士兵來到英國。美國和英國都是使用英語的國家,美軍與英國軍民的接觸沒有語言障礙。但是隨著雙方接觸的增加,逐漸發生了一些摩擦。英國人指責美國人沒有禮貌,少教養,喜歡錶現自己,待人接物太隨便。美國人則責備英國人自高自大,自以為是。這種情況使英美關係有些緊張。在盟軍即將進行諾曼底登陸,攻佔歐洲大陸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一個不利因素。

  這段文字中,“這顯然是一個不利因素”的“這”指的是?

  A.大批美國士兵來到英國

  B.美國人英國人互相指責

  C.英美之間關係有些緊張

  D.盟軍即將攻佔歐洲大陸

  正確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指示代詞問題。找到原文,根據就近指代的原則來判斷。從“這”的位置往前找,發現同句子當中是“在盟軍即將進行諾曼底登陸,攻佔歐洲大陸的情況下”,這是“這”的一個發生背景,不是“這”的內容。再往前找,“英美關係有些緊張”,結合整段材料,為指代內容。所以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