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答題有什麼技巧

  行測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簡稱,它和智力測驗一樣,屬於心理測驗的範疇。那麼,呢?

  1. 常識判斷:重視平時積累是唯一方法

  國情社情——我國的資源能源、人口與民族、經濟成果等

  政治常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共黨史等

  人文常識——我國的歷史、中醫、戲劇、國畫、書法、文學作品等

  科技常識——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

  法律常識——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等基本法律知識

  經濟常識——重大經濟現象、政策和措施

  地理常識——資源能源、氣候環境等


行測答題

  2. 數量關係部分:9大問題為高頻考點

  結合12——14年試卷分析,數量關係部分,共20道數學運算題。而其中考核的規律每年變化不是很大,只不過每年難度在增加。

  數學運算主要是對應用題的分析,考察考生的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技能。高頻考點包括:行程問題、價格問題、工程問題、濃度問題、概率問題、比例問題、集合問題、排列組合問題、利息問題等。

  3. 判斷推理部分:圖形重組為難點,結論型試題為核心

  判斷推理部分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類比推理四類,題量較大,一般為35—40題,圖形推理5道左右,定義判斷10道,邏輯判斷10道,類比推理10道。

  圖形推理涉及的型別有一組圖形、圖形類比、九宮圖形、圖形的重組;邏輯判斷大部分為結論型題型,其他題型如削弱型、加強型比例也在慢慢增加,考生應加強此類試題的練習。提醒大家,此類題型雖然看似很難,但是規律性極強。

  定義判斷一般包括單定義辨析和多定義辨析兩種題型,且以法律概念為主。在回答多定義判斷時,一定要看清題目,把握好定義項、被定義項、定義連項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選準選對。而且近些年的試題在這一部分上難度有所下降,三者之間的關係比較好理順。

  4.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旨題定勝負

  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題量很大,每年都在40道題左右,其中分值較多的題目都集中在片段閱讀部分,而片段閱讀部分的分值又都集中於主旨類題上,所以強調考生在備考時一定要認真的複習這一部分。這一部分試題給考生的感覺是很模糊,但其實這部分考試是比較好得分的一個環節,因為題幹中會提供很多的線索,隨著題型框架的鎖定,每種題型的解法和規律也會一目瞭然,所以數學部分試題相比較易得分,但前提是考生是否能把握到規律所在。

  5. 資料分析部分:國家統計局各類圖表須會讀

  一般為五個大題,每題設5個問題,資料分析部分各年之間的差別不大,資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圖形材料、表格材料這三大類,考生按常規思路準備即可。

  歷年國考及省考都曾出現引用國家統計局相關資料資訊出題的情況,所以,各型別圖、表考生須提前熟悉,只有認識了圖表才能學會應對。

  此外,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大前提下,國考資料分析題很可能會以經濟中各類經濟指標為統計物件設計試題,所以,考生應對經濟領域的相關術語有所瞭解,比如信貸、工業增加值、GDP、同比、環比、產業增長值增長率等等。對考生沉澱這部分試題的知識儲備有著非常直接和有效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