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中國夢本身就是一種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必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
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先進分子的不懈追求,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低綱領,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本身就是一種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實現中國夢,不僅需要高度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動。
為中國夢賦予了科學的內涵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既是基本國情和時代條件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近代以來百多年的探索,使人民從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中切身感到,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中國的小康社會和現代化不可能實現。也正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的基礎上,黨領導人民從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邏輯的辯證運動中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使中華民族有了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與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種精神力量為中國夢賦予了科學的內涵。有了這種力量,也就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道路自信。有了這種力量,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才更加自覺,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才更加明確。
流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血液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國夢起源於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程序之中,但也流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血液,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指導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動力。作為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國夢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了許多智慧和營養。“天下為公”的大同學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古訓,“和為貴”的傳統道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思想,都是中國人民接受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條件,也是推動實現中國夢的建設力量。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時候”,能夠克服艱難險阻,排除內憂外患,其內在動力源自數千年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近代西方列強大舉入侵、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不同民族共同發出了“振興中華”的呼聲。在革命戰爭年代,實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解放這個歷史任務需要這種精神的支撐;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上,完成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富裕這個時代任務仍然需要這種精神的推動。
遵循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軌跡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加速了中國從“地方史”逐步走向“世界歷史”的程序,也使中華民族精神從人類文明的寶庫中汲取了營養,獲得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形成了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夢不代表封閉,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也不能遊離於世界歷史程序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就在於它是一個走向世界的開放體系。中國夢既反映出中國人民的理想追求,也遵循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軌跡。今天,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加劇。中國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不論在經濟發展還是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在綜合國力競爭中還處於弱勢。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更離不開世界,需要通過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世界歷史程序。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充分利用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機遇,走自己的道路;不僅要保持民族特色,又要體現出時代性;不僅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還要借鑑和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實現中國夢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破除小農經濟意識,樹立社會化大生產觀念,洞察世界大勢,把握時代脈搏,在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各種文化相互激盪的環境中,實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構築中國夢得以實現的精神家園。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
培育和弘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人的素質是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程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指標。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產物,又給歷史以巨大的影響。人是環境的產物,但並不是消極地適應環境,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影響和改變環境。在馬克思看來,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種革命的實踐在當代中國精神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共產黨所奉行的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必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為此必須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一旦掌握群眾,才會產生物質力量,夢想才能成真。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先進分子的不懈追求,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低綱領,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本身就是一種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實現中國夢,不僅需要高度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動。
為中國夢賦予了科學的內涵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既是基本國情和時代條件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近代以來百多年的探索,使人民從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中切身感到,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中國的小康社會和現代化不可能實現。也正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的基礎上,黨領導人民從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邏輯的辯證運動中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使中華民族有了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與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種精神力量為中國夢賦予了科學的內涵。有了這種力量,也就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道路自信。有了這種力量,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才更加自覺,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才更加明確。
流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血液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國夢起源於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程序之中,但也流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血液,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指導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動力。作為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國夢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了許多智慧和營養。“天下為公”的大同學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古訓,“和為貴”的傳統道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思想,都是中國人民接受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條件,也是推動實現中國夢的建設力量。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時候”,能夠克服艱難險阻,排除內憂外患,其內在動力源自數千年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近代西方列強大舉入侵、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不同民族共同發出了“振興中華”的呼聲。在革命戰爭年代,實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解放這個歷史任務需要這種精神的支撐;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上,完成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富裕這個時代任務仍然需要這種精神的推動。
遵循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軌跡
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加速了中國從“地方史”逐步走向“世界歷史”的程序,也使中華民族精神從人類文明的寶庫中汲取了營養,獲得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形成了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夢不代表封閉,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也不能遊離於世界歷史程序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就在於它是一個走向世界的開放體系。中國夢既反映出中國人民的理想追求,也遵循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軌跡。今天,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加劇。中國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不論在經濟發展還是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在綜合國力競爭中還處於弱勢。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更離不開世界,需要通過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世界歷史程序。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充分利用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機遇,走自己的道路;不僅要保持民族特色,又要體現出時代性;不僅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還要借鑑和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實現中國夢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破除小農經濟意識,樹立社會化大生產觀念,洞察世界大勢,把握時代脈搏,在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各種文化相互激盪的環境中,實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構築中國夢得以實現的精神家園。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
培育和弘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人的素質是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程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指標。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產物,又給歷史以巨大的影響。人是環境的產物,但並不是消極地適應環境,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影響和改變環境。在馬克思看來,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種革命的實踐在當代中國精神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共產黨所奉行的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必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為此必須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一旦掌握群眾,才會產生物質力量,夢想才能成真。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最近訪問
- 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 幼兒園畫畫教學視訊大全
- 兒童舞蹈擦玻璃視訊
- 大暑有哪些養生食譜
- 關於人生選擇勵志名句有哪些
- 鼻頭粉刺怎麼去除
- 川菜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 秋季開學典禮教師演講
- 我是歌手第五季蕭敬騰是冠軍嗎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暑假實習總結
- 臨時入境機動車和駕駛人管理規定
- 關於日常英語對話閱讀
- 關於感恩勵志的詩歌朗誦
- 姓丁女寶寶取名方法有哪些
- 冬季中醫養生有什麼小常識
- 影響急性胃炎的因素
- 夢見房屋被別人佔有的意思周公解夢
- 白醋美容護膚小竅門推薦
- 怎樣自學太極拳
- 鼻子尖疼有點紅腫是怎麼回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