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蚯蚓混養技術介紹

  蝸牛、蚯蚓混養時需採用立體框架多層次平面佈網方式進行飼養,這樣可以達到低耗能、小空間、管理簡便、快速高產的目的。除此之外還需要用到什麼技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幫到你。

  蝸牛與蚯蚓混養技術

  品種選擇

  蝸牛一般可選用白玉蝸牛,但最好是用較耐寒的法國光亮大蝸牛,以便於與蚯蚓四季同步生長繁殖。蚯蚓應選擇生長髮育快、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廣、壽命長、易馴化管理的種類,目前最理想的品種是北星二號、大平二號。

  養殖方式

  可以利用閒置房屋或塑料大棚養殖。蝸牛採用多層次立體框架,進行多層次平面佈網養殖,蚯蚓採用箱式養殖。立體多層次框架長3米,寬1.2米,高3米,從上至下設定11層床架,每層相距20釐米,最下層距地面60釐米。每層用尼龍網牽繃固定成託網式網床。最上層1~2層網床的網孔為1目以上,使產卵種螺不能穿過網孔,而中、幼螺則可以從網孔落下。第3~4層網床的網孔為2目,第5~6層網床的網孔為3目,第7~8層網床的網孔為4目,第9~10層網床網孔為6目,最下面一層網床孔為8目。在最上面一層網床一側做成寬30釐米,高25釐米的產孵床,產孵床中放入厚約20釐米的孵化基質。基質用木屑、稻草***切成2釐米長***和菜園土按1:1:1混合發酵而成。在每層床架周圍抹上石灰漿,防止蝸牛爬離網床。

  立體框架底層用木板圍成高30釐米的箱體,在箱底裝入10釐米厚的菜園土,然後加入腐熟的牛糞或豬糞稻草發酵料,並摻入20%發酵好的木屑,以作為蚯蚓的餌料。餌料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

  投種養殖

  氣溫在15℃以上,即可投種養殖。架層最上面一層為種螺層,可按每平方米200只的密度投入遠緣父母系種螺。蚯蚓可按每平方米2.5公斤***約5000條***投入種蚓。

  蝸牛的食性很廣,各種蔬菜、水生植物、農作物莖葉甚至闊葉樹的樹葉均可用於飼餵。而蚯蚓的食性更雜,幾乎所有的植物殘體、腐蝕質、腐爛動物、生活垃圾都是它的食物。投喂時將青料洗淨直接投於1~2層網床即可。這樣,種螺吃剩下的小碎片會落入下面各層網床成為中、幼螺的餌料,而各層網床的蝸牛產生的糞便及食物殘渣則落到蚓床,成為蚯蚓的食物。據測算:5公斤大蝸牛***約100只***每天排出的糞便約0.3公斤,加上蝸牛的食物殘渣,可供0.5公斤以上的蚯蚓食用。待種螺自繁幼螺向下跌落而分佈在各層網床時,蝸牛的糞便及食物殘渣便基本夠蚓床的蚯蚓食用了。這樣,不僅減輕了投餌和清理糞便的繁瑣工作,而且大大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

  蝸牛與蚯蚓混養的管理要點

  在環境生態方面要進行合理調控,才能保證蝸牛和蚯蚓幾乎無病害威脅。

  1、溫度:溫度要保持在20℃以上,如果氣溫達30℃時,要注意採取降溫措施。若氣溫低於15℃時要進行加溫。

  2、光照:蝸牛和蚯蚓都是喜陰動物,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養殖時要注意光照量,以暗室中每10平方米配3瓦燈泡的光照度為宜。

  3、溼度:蝸牛和蚯蚓都喜歡潮溼的環境。室內空氣溼度要保持在60%~70%。蝸牛孵化基質的溼度要保持在30%~40%,而蚯蚓餌料的溼度要保持在60%~66%。蝸牛餌料要浸溼後投喂。

  4、空氣:蝸牛和蚯蚓進行高密度養殖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因此,要注意經常通風換氣,保持有充足的氧氣。同時,蚯蚓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將糞便排在餌料表面,因此要經常清理蚓糞,以利透氣。

  5、分級和採收

  ①蝸牛的分級:蝸牛有大吃小的習性,所以月齡不同的大、中、小蝸牛不能一起混養。採取不同網孔的網床進行養殖,讓蝸牛自動篩選分級,即不同大小的蝸牛會在受驚的情況下***如強光、振動***縮頭而翻落下層。當每一級的蝸牛長到一上級的月齡時,則需要人工選擇。同時,上面的成螺可全部採收。

  ②蚯蚓的採收:當床內蚯蚓大部分體重已達400~500毫克,這時,每平方米密度已達1.5~2萬條,即可收取大部分成蚓。

  蝸牛的藥用價值

  蝸牛對於人體和藥材來講的話絕對是益蟲,蝸牛不但是一種高蛋白質、營養均衡的食品,而且可以用來做許多藥物。

  蝸牛可以為人治病,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脈管炎等病有較好療效。食蝸牛不僅使人清熱、消腫、解毒、益壽、美化肌膚,而且還可使人體常見的糖尿病、肺炎、肺氣腫、肺癌、等病症得到有效防止和控制,還能使人的視力、食慾、睡眠、性功能等得到極大的改善,為我國曆代名家藥典所推崇,也為歐美各國所讚賞,尤其在世界高壽區的英國和法國更是到了“缺少蝸牛無好菜,離了蝸牛不算席”的地步,並堂而皇之地列為世界四大名菜之首***即蝸牛、魚翅、乾貝、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