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邊的老人讀後感

  《橋邊的老人》取材於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裡,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物件,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說充滿了悲憫的力量。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老人經歷了這一生的風風雨雨,可卻從未經歷過戰火的硝煙了。老人是迷茫的,可以在清淨溫暖的家庭中度過最後的晚年。而那種清淨,而那種舒適也是老人所向往又是必須的,因為只有在那種環境下老人才能尋得它內心的那種快樂了。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但可以通過孤獨這一頻道來尋找快樂,何況是老人呢?養養鳥,種種花,老人也能找到那份快樂,那份愉快的心情。可無情的戰爭也許讓它僅有的二字已在戰火中流血犧牲,也許讓它美麗的家園已成為廢墟,也許讓他的老伴已埋在那冰冷的深土裡了。老人也是絕望的,因為戰爭讓他僅剩的能夠交談的朋友***指那些動物***也要說聲再見,何況這一聲再見是永久性的。也許飛機大炮不會落在那些動物的身上,可是那危聳的大樓卻會將它們深埋,在數年後成為孤零零的骨架被人類清掃了。而此刻老人也一定想到了這些,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是這種結果,也許他的心仍在那些動物的生命上。他不捨那些他唯一的朋友,那些可以唯一能夠傾訴的朋友。可是無情的戰爭卻將他們永遠的隔開了。老人也許是拯救的,無論是他那虛弱的身骨,還是他那顆絕望的心,都是需要有人來拯救他的。而文中的“我”就充當了這樣的角色。

  篇二

  “一個戴著鋼絲邊眼鏡、衣服上盡是塵土的老人坐在路旁。”當我在看小說的時候,這句話不由地映入我的腦海,這位老人?我趕緊往下看:

  “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正湧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幫著推動輪軸。卡車嘎嘎地駛上斜坡就開遠了,把一切拋在後面,而農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沉重地走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完成任務後,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那裡。”

  當時,我幾乎和小說主人公產生了共鳴,對這位老人的強烈的好奇。隨著主人公與老人的對話交談,我的好奇逐漸地引起了我的思考,為什麼老人衣衫襤褸,為什麼老人不隨大夥兒湧向橋的那邊而坐在橋邊,為什麼老人會一直重複著“我在照看動物……它們可怎麼辦?”為什麼……一連串的問號在我眼前徘徊。

  篇三

  第一次讀橋邊的老人只是看到了戰爭,卻不知道它是怎樣去描繪戰爭的場面。

  第二次讀橋邊的老人,看到的是一個受到戰爭殘害的老人,年近花甲,卻要因為戰爭奔波,他能去哪兒呢?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如果僅僅是這樣這樣的文章會不會有所欠缺。在這裡不得不讚揚海明威冰山一角的寫作手法,不需要戰爭激烈的蕭殺聲,不需要漫天的硝煙,不需要。。。。。只要一點“衣服上盡是塵土”,只要一點“灰濛濛的天氣”。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戰爭的的抨擊,不僅僅是對老人的同情,還有戰爭對人性的侵害。

  故土,人精神寄託的地方,如今卻受到戰爭的侵略,曾經的一片淨土啊!如今又該到哪裡去找尋呢?

  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說故土是人間的天堂。對故土的留戀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思鄉也是最常見,人心最脆弱的一部分,而如今,卻因為戰爭。說來,戰爭是沒有對錯的,看看那些出征的士兵背井離鄉,拿到他們就沒有對故土的依戀嗎?拿到他們一生出來就會殺殺殺嗎?

  從而昇華到了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生命是不朽的主題,是最崇高,只有從一個個生命開始,才會有今天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