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成為畫家的故事
元朝大畫家王冕,一生痴迷詩畫,尤其擅長梅花圖的創作。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國畫大師,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出身清貧農家的王冕自幼對文學及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唸書,他甚至屢次趁著放牛之機,跑到學堂外偷聽老師講課,為此沒有少挨父親的棍棒教訓。
母親見他好學不倦,幾近痴迷,於是允許他離家居住到僧寺,專心讀書。善良的母親最懂兒子的心思,她的成全,無疑是王冕日後成為畫家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說道王冕成為畫家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其自身的努力奮進。
搬進僧寺之後,王冕一頭扎進了知識的海洋,開始如飢似渴地讀書,每到夜間便坐在佛像膝蓋上,手捧書卷挑燈夜讀,常常是通宵達旦不知疲倦。
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前人著作,隨著知識面的增光,他的詩歌創作水平及繪畫技巧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寒來暑往,靠著頑強的學習精神,一位貧苦的少年居然自學成才,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子,上門求取丹青者絡繹不絕。
王冕勤勉好學的精神與資質過人的天賦很快被安陽詩畫名家韓性得知,遂收王冕為徒,在藝術創作上給予他無私的指導。有了名師的指點,王冕日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王冕的故事
王冕本為浙江諸暨人氏,出身寒門,卻自幼勤奮好學,常趁幫父親放牛之際跑到學堂躲在窗下傾聽學生讀書,久而久之,老師講課的內容被他盡數記在心中,但因忘記放牛這回事,幼小的王冕沒有少挨父親的責打。母親見兒子如此痴迷唸書,索性准許他寄宿到佛寺之中安心學習。於是,每晚上王冕都坐在佛像的膝蓋上,藉著微弱的燭光徹夜苦讀,直至天明,這便是大畫家王冕“僧寺夜讀”的故事。
少年王冕靠著天資聰穎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在詩書和繪畫方面都展現出驚人的才華。尤其是他的畫工,極為出色。在王冕的諸多畫作之中,以畫梅花與荷花的技藝最為高超。相傳為了力求將荷花畫得逼真,王冕可以整日趴在池塘邊細心觀察荷花的造型神韻,絲毫不知疲倦。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江南水邊多有蚊蟲出沒,然而滿心繫在畫作之上的王冕卻渾然不覺,依舊手持畫筆細細揣摩如何進一步捕捉水中荷花柔美高雅的姿態,路過之人目睹這少年如痴如醉的作畫神態,無不嘖嘖稱奇。
多年後,王冕成為遠近聞名的大畫家,前來向他求取字畫的文人絡繹不絕,功成名就的他依舊保持著虛懷若谷的品性,並將孝心奉養老母作為行事準則,由此,大畫家王冕孝心侍母的故事終成千古美談。
王冕僧寺夜讀的故事
王冕僧寺夜讀的故事講述的是元代大畫家,著名詩人王冕少年時期寄宿佛寺,刻苦攻讀詩書的故事。該故事最早記載於明朝散文作家宋濂的《王冕傳》,作品通過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一代書畫名家王冕僧寺夜讀的清苦經歷。文中有關王冕“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的字句描寫,使人們對勤學刻苦的少年王冕油然升起一股敬意,他的求知精神,即使在現代社會,對年輕的莘莘學子們也是一種鞭策。
童年的王冕家境貧寒,不僅上不起學,而且還時常要替父母分擔繁重的家務。七八歲上,父親讓他放牛,王冕卻獨自跑到附近學堂的窗下,偷聽學子唸書,以至於忘記了放牛的“正事”而慘遭父親責打。幾次三番“屢教不改”的情況下,母親萌生了讓孩子自學成才的念頭,遂准許他離家搬到佛寺暫住,這才有了後人所熟知的王冕僧寺夜讀的小故事。
寄居佛寺期間,王冕常常坐在佛像膝蓋上,手捧書卷,挑燈誦讀,往往一讀讀到天明。靠著這種手不釋卷的精神,王冕在詩畫方面的才學進步神速,不但能出口成章,且每每作畫亦是下筆如有神助,筆下的花卉景物無不栩栩如生,令人驚歎。
王冕僧寺夜讀的故事傳開後,安陽名士韓性被他的苦學精神所感動,於是收他為徒。從哪以後,得益於名師指點的王冕在詩畫領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