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黑板報圖片

  法制教育,人生的預防針。我認識到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好奇心、求知慾強,在很多沒有開化的領域還不懂真善美,還不懂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當。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法制黑板報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法律黑板報:青少年犯罪與家庭的關係

  青少年這個概念在犯罪學中一般是指已滿14週歲而不滿25週歲的人。這個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兩個年齡段的人群,橫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兩個年齡區域。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帶普遍性的、嚴重的社會問題,被稱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因此,青少年犯罪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警方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遏制青少年犯罪上升的趨勢,也是世界各國的警學界、法律界、教育界、社會學界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探討和研究的重點課題。本文根據廣東省青少年犯罪的情況,對青少年犯罪與家庭的關係,作一些粗淺的探討,以求教於各位專家、學者。

 

關於法制的黑板報圖片

  青少年犯罪是一種社會現象,情況複雜,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負面影響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個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據廣東省少管所反映,在該所服刑的少年犯,80%和家庭教育不當有關。廣州市某中學心理諮詢室的老師說,到該室諮詢"心事"的學生,反映的問題90%和家庭不和有關。據廣東、山東、河北、四川、重慶五省市對400多名女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對女中學生成長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由此可見,家庭,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很深、很大的,而負面影響則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家庭對子女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法律黑板報:青少年犯罪比較多的家庭型別

  一是教育方法不當,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對做錯事或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採取打罵的方法,造成孩子的逆反和對抗心理。如黃某,小學階段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和老師對其日後考上重點中學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在升初中考試時,卻未能考上重點中學。為此,父母對她百般呵斥。面對父母的埋怨責罵,黃負氣離家出走,在社會上游蕩,並結識了一些不務正業的社會青年,不久便和一名吸毒、販毒的男青年同居,並染上了毒癮,為籌集吸毒費用而進行販毒。

  二是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上受到嚴重創傷。有的學者認為,目前中國正在出現第三次離婚高潮。隨著離婚率的上升,失去父愛或母愛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孩子因父母離異,家庭破裂,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傷,有的還因此引起父子或母子之間的矛盾,甚至引發犯罪。如18歲的男青年林某,父母離異後隨父生活。父再娶生下一女孩,因懷疑父和後母偏愛異母妹妹而苦悶。一天,其妹受鄰居小孩欺負,後母認為是其所為,對其臭罵一頓並告其父,其父又將其痛打一頓。林因此萌生殺機而將異母妹妹殺死。
 

關於法制的黑板報圖片

  三是對獨生子女過份溺愛,把他們"寵壞"了。據有關部門統計,現在城市獨生子女率約佔50%。這些"小皇帝"從小嬌生慣養,要啥有啥,要啥給啥,使孩子從小養成好逸惡勞,追求享受的不良習慣,並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內向、驕橫、脆弱的心理、性格特點。如15歲的高某,父親是集團公司的總裁,家境富裕。高從小被父母視為心肝寶貝,什麼都能得到滿足,身上經常有上千元的零花錢。有了錢就和同學吃喝玩樂,尋找刺激,愛好觀看黃色錄影,並誘姦了一名同班女同學。

  四是父母生活作風不正,造成"上樑不正下樑歪"。有的父母生活作風不檢點、不正派,如父親"包二奶"、"養情婦",母親有婚外情、充當"第三者"等,這些都在思想上給子女造成負面的影響,客觀上助長了子女在異性交往上的隨便與輕率,也是青少年性犯罪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一些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有的還是小學、初中學生,小小年紀便"拖手仔"***談戀愛***,偷食禁果,甚至同居。在各大醫院婦產科做"人流"的女青年絕大多數是未婚先孕者,其中有不少是在校學生。近年來,青少年性犯罪增多,有的地方,青少年性犯罪已成為僅次於侵財型犯罪後的第二位犯罪。青少年性犯罪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不良傳媒和文化出版物腐蝕等,但與父母在性行為上的混亂也是有直接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