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黑板報圖片大全

  法制教育,人生的預防針。我認識到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好奇心、求知慾強,在很多沒有開化的領域還不懂真善美,還不懂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當。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法制黑板報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法律黑板報:青少年性犯罪比例呈上升趨勢

  1、心理不成熟。青少年大都十幾歲,心理特點是半幼稚、半成熟狀態,是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盲從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此時,他們的知識不多,社會經驗也很少,卻自我感覺是“大人”了,想脫離監護人獨立行事,而有時又懷疑自己的能力,尋求他人指點。他們在心理上經常處於矛盾狀態,境遇不好時更是如此。一些少年就是在這種心境下,找夥伴“排憂解難”,進而結夥犯罪。

  2、 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少年男女的情感比兒童期成熟多了,但他們的情感世界還很脆弱,極易受外界刺激而迅速變化。稚嫩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激情導致行為上的盲動。一些少年就是在這種情感的波動下,驟然產生所謂“正義感”、“同情心”、“報恩”等主觀意願支配了自己,頭腦發熱,“挺身而出”,不計後果,事過之後,冷靜下來,才痛悔不已。

  3、認識偏頗,觀念紊亂,僥倖心理作怪。初中階段的少年認識能力提高很快,能分辨一定是非,判斷一些事物,但由於心理的半幼稚、半成熟狀態,經常表現為認識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因而失誤,且固執己見,正是常說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當他們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遇到難題時,只相信自己,信任夥伴,而聽不進家長和老師的話,被身邊的不良朋友引誘得越來越遠,愈陷愈深,不能自拔。一次兩次得手的僥倖心理,更加強化了他們的犯罪意識,直至陷入深淵。

 

關於法制的黑板報圖片

  法律黑板報:法律就是秩序

  那是我剛記事的時候,有一次,我牽著媽媽的手,在一個交通法普法教育欄目前,目睹了一幀令人慘不忍睹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有行人,也有機動車;有兩鬢斑白的老人,也有活潑爛漫的孩子;有在喧鬧的街市,也有在道路崎嶇、人跡罕至的高速公路——那一幕幕車毀人亡、血肉模糊的場面,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曾使我年幼的心靈發出陣陣悸顫。媽媽面對展板,神色凝重地告訴我,緣於交通法規的淡漠,我國每年因為交通事故的傷亡,已成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巨大殺手。一場意外的交通事故,就可能毀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違法者以血的教訓,甚至生命的代價,毀了自己,又害了別人,還給社會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深遠危害。媽媽沉重的話語,就像一粒幼小的種子,深深植根於我的心中,隨著時間的腳步,一直迴響在我的腦海裡,漸漸地生根、發芽。
   此後,從我背上書包走向幼兒園的那刻起,在人潮擁擠的馬路,在霓虹閃爍的十字路口,我記住並懂得了“紅燈停、綠燈行”的含義,理解了“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警示。每當看到那些腿腳不便、步履蹣跚的爺爺奶奶,我總會自覺地擔當起義務交通員的職責,去幫助他們安全地通過“斑馬線”,用善意阻止那些違法者的行為,用行動豎起一道安全的屏障。尤其是遇到那些盲人,我的目光更是多了幾分關愛。我會把自己當作他們的“柺杖”,主動引導他們避開障礙、走上安全的盲道。曾經在週末,在假日,在“牡丹文化節”期間,我也曾榮幸地和警察叔叔一道,自豪地站在交通要道,身披綬帶,手執小紅旗,疏導交通,宣傳洛陽,為文明城市、文明洛陽走向世界貢獻一份志願者的力量。在洛陽的發展中,在千年古都的美麗蟬變中,我奉獻、我快樂;我參與,我成長。

  亞里士多德說過:“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能有好的秩序”。社會發展到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離開法律而存在。法律和每個人朝夕相伴、息息相關。事實證明,社會越發達,對於法律的依存度越高,人們的法律素質、法制意識就越高越強。目前,我國正處於加快法制程序的重要時期,作為一箇中學生,從小就要學法、懂法、知法、守法,自覺成為法律的踐行者、維護者,做遵紀守法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