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實習崗位工作總結範文

  對於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施工實習階段是將自身的學識與實踐活動充分結合到一起的關鍵環節,相關單位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土木實習崗位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作為一個土木的學生,我們能深刻體會到實踐對我們的誘惑,因為它會快速的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俗話說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現在到處都在修建房屋、無論是居住還是辦公或是其他作用的結構,我們總能隨處可見,但施工現場是不能隨便進入的,所以以前也都是遠距離的觀望,只能看到外部結構。

  總想進去看看裡面的內容。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它是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所以學校能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都很珍惜,希望能通過這次實習提高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素質,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根據學院的安排,我們於201x年06月25日到07月4日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土木工程生產生產實習。我們組被分到西區清香坪,引入我們眼簾的是三幢正在進行修建的大樓,經師兄介紹後才得知,這一號樓、二號樓、三號樓,都是廉租房。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便宜的房子,但後來才知道廉租房是國家出錢修建的民生工程,專門為一些貧困群體修建的住房。三個塔吊機整有條不紊的工作著。目測高度已經修到三十米高了。

  由於地理位置比較特別,這三幢樓修建在一個山坡上,從背面看他們的地基要比路面高出十幾米。看起來比較壯觀。還有一個工程正在進行場地整平。一些工作人員都在辛苦的工作著,場地上有挖土機,運渣車。由於攀枝花地質特殊,地基也都是一些延岩石,場地上還有兩輛碎石的機器,用來破碎岩石。我們現在外面仔細觀察了幾番。後又帶著安全帽在師兄的帶領下進入了一號樓觀察內部作業。

  進去後的第一眼是感覺空間特別小,無論是臥室、廚房、還是客廳,都感覺特別小。全部都是一室一廳的格局。師兄說這是為貧困群體建造的房租,都是這樣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廉租房。由於工人都在上面工作呢,所以我們在下面幾層逗留了一會就往上面走去。走到上面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做填充牆的工作,還能看到一些構造柱的內部鋼筋佈置。上面的還在澆築混凝土,混凝土由塔吊機運送上去再由工人推到施工現場旁邊以方便工人作業。

  無論做什麼,都有很多我們是學習的地方,我們雖然接受了這麼多年的教育,但還都是“文弱書生”,我們連最簡單的砌磚都還做不好,一些更復雜的更不會了,有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我想這就是現在大學生的現狀,理論知識很豐富,但實踐區委一竅不通。所以能現場觀察是每個學生都期望的。而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在畢業前先體會一下工地生活,所以我們都特別認真去觀察去學習。

  回顧這些天的經歷,我們確實學到了許多實在的東西,也思考了許多問題。我們感觸頗多,也受益良多。此次在施工現場實習,能親眼看到各個班組的施工過程,能親耳聽到技術人員針對問題的討論,能親身參加工程的例會,是我們最大的收穫。這些都使自己對於工程管理的基本情況有了感性的認識,也為馬上踏上工作崗位作了很好的熱身。在現場的短期學習也提高了我的專業技能。以下就為這次實習的一些收穫、認識和感想:

  通過這次實習,書本上的知識在實習過程中得以消化,對於一些專業術語、具體的施工程式都有了深入的瞭解,鞏固了理論知識。以前老師講一些知識的時候我們腦海中就沒這種概念,很難產生畫面感,腦子裡一片空白,理解起來也事倍功半。

  比如說對於鋼筋加工的過程,構造柱鋼筋的綁紮,從前只是聽老師講解和書本上學習,但對於具體操作並不清楚。這次在現場親眼看到了以後,將理論同實際聯絡起來就很直觀,印象特別深刻。在實習中我們每天還會看一些施工圖紙,做一些電子文件,這些也都加強了我們對CAD和電子表格EXCEL在工程中的運用,這對今後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在施工過程中,很多時候實際施工操作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並不一定相符合。書本上的都是理論情況下的,但工程中會遇到許多複雜的實際情況。這時書本上的就不在適合,就要靠工作人員的經驗了,這些對我們幫助很大,它能提高我們的隨機應變能力。

  比如:一根400m的樑其下部鋼筋為12φ32,在理論上要求保證鋼筋間的最小間距>25mm,但在實際操作時是因為某處鋼筋太多而往往辦不到。這就需要多年的施工經驗積累同理論知識相結合,做出適當的變通。我們必須學好紮實的理論知識,很多東西雖然說都在課堂上學過,可我們還沒有學精,沒有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資本,不能夠學以致用。

  不管將來從事施工或者預算,都需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發問,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和廣泛收集資訊。我們生活的四周,許多東西都是值得去學習去思考的。因此,我們需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培養自己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站穩腳跟。

  目前,我國建築市場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資訊缺乏,管理力度不夠,建築規和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徹底的貫徹和執行。在實習現場,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施工準備不足,道路以及臨時設施都沒有達到規範要求,沒有采取雨季施工措施,鋼筋不注意保養,浪費嚴重等等。相信隨著制度的發展完善,各種問題都應該會解決和避免的。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作為即將畢業入行的新人,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給自己作一個好的定位,不要自恃甚高也不應該妄自菲薄。對每項工作都要認真踏實,創造出價值才有所收穫。對人應該熱忱,處理好周邊的關係。所謂“先做人後做事”,在建築行業這個大圈子裡尤其需要為人處世的能力。並且我們還要學會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懂就問,態度要誠懇,讓別人願意將自身的積累傳授於你。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是自己不斷髮展。

  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需要認真細心的工作態度,土木工程專業更明顯,俗話說: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因為一點點小的失誤都可能會減少工程的壽命,甚至會釀成大禍,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多,工程剛建好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會給戶主帶來很大的困擾,甚至會對他們的生命帶來威脅。而且也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我們要謹慎做事,處處留心。

  這短短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學會了很多實用的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後要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明瞭,原來的那種心高氣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的決心和信心。

  短短十天,彷彿思想又得到了一次昇華,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控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作為一名現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著建設四化的歷史性任務,不能只顧埋頭書堆,紙上談兵,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來造福社會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因此,我們因該在學習至於多參加一些這樣的實踐,從而跟好的提升自己。

  二

  期末前,我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第一次實習開始了,實習分兩部分:參觀中鐵的隧道施工、廣東工業大學校本部實驗室現場與在中鐵工地現場觀看錄影。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建築施工和結構實驗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提示了嚮導的作用。現在我就對參觀施工現場與建工實驗室這部分內容作一個總結。

  上午:參觀廣東工大學建築系的實驗室

  上午我們興致勃勃地坐車來到大學城,參觀廣東工業大學的建築系實驗室。這是一座比較新穎而且是全國最好最大型之一,在廣東省排名第二的土木建築專業實驗室。一進去,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是那兩排有很多洞孔的牆體,腳底下的地板也一樣有許多小洞孔。實驗室裡面剛好有一座剛做好的試驗橋樑,它是一座斜拉橋,想必是之前做實驗遺留下來的,它主要是使用了大量的鋼筋砌成的一座橋樑……在實驗室,我們還可以看到其他各種構件的模型。聽完老師介紹他們的實驗室,才知道那些洞孔的作用。

  原來那些叫做軟力牆,是配合千斤頂來操作試驗是使用的,老師說是因為做有關力的實驗時需要的力太大,所以需要這一堵牆。老師說他們這個實驗室還沒有完善,因為很多的實驗器材還沒有運回來,到時候他們這裡就真的成為全國高校數一數二的行列的一員,在土木建築實驗室這方面。在實驗室,我們看到了許多大型的實驗儀器,它們實質上都是給試件提供壓、拉、剪方面的應力,從而檢測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們的強度。在這裡我們認識到各種工地應用的試驗器材,還有,老師講述了我們專業的一些相關知識…….

  實驗室的作用在於給結構設計師一個能檢驗其設計可行性的場所,這對建築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科學實驗所必備的。

  下午:參觀中鐵隧道施工現場

  星期五下午我們參觀了中鐵公司在建的海珠區的一條隧道。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我看到同學們頭上都戴著工程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施工現場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築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於生產企業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牆圍護起來的,只有建築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實習也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呢!

  進到施工區,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滿是管片的施工現場,當時感覺這樣的隧道施工其實也沒什麼難度,不想房屋建築那樣,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圓柱形”。這個可能是因為我把它與農村裡打井鑽井聯絡在一起的緣故吧。隧道上面,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築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管片,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採用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築結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和降低生產成本。

  我們跟著現場管理員,在老師的帶領下下了隧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進口處西四周都是水泥牆,還真的有點擔心泥土倒塌……有三四層樓那麼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牆的強度的,以避免因牆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

  一路下去,裡面還有很多水辦公之家,下面溼漉漉的。我們走在鐵網上,看著四周,這樣的一個圓形管道,靠的是那些做好的管片在支撐。施工人員跟我們講述了,安裝管片的過程“安裝管片應該從底部開始,定位好,裝上螺栓,對稱拼裝上面部分,最後溼封頂部分,接著就是裝上螺栓,從橫縱方向”。

  我接著往裡面前進,聽到那震耳欲聾的聲響,管理員說那就是盾構機,好龐大的一組機器…..我們的現場參觀時間很有限,只看到了機車在往外運挖出來泥土,還有工人在隧道里面工作,沒有看到他們他們怎樣安裝管片的過程,如何裝栓……就這樣我們就走完了全程,出來我們就滿頭大汗了…….所以認識也是很片面的,這個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的感性認識吧!

  三

  時光一晃而過,轉眼之間我已經工作一年了,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在這段時間裡各位領導給予了我足夠的寬容、支援和幫助,特別是師傅在平時工作生活中耐心懇切的教導,讓我充分感受到了他們“海納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做為一個一線的工程人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豪氣,也體會到了工程人作為拓荒者的艱難和堅定。在對他們肅然起敬的同時,也為我有機會成為工程行業的一份子而驚喜萬分。

  在師傅的鼓勵、指導和幫助下,我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成長起來。作為徒弟,我成為了“導師帶徒”活動中的一名受益者。初來公司之時,雖然我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但是沒有實際性的接觸工程這個行業,所以對於施工我也不是十分了解,因為理論上的知識與實際工作中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在一年的實習期中如何實際理解工程實際的含義,懂得施工的具體步驟,以及注意各種事項,如何與搞工程的各種人員打交道便成為我的當務之急。剛到工地,我仍然感到十分的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從哪裡做起。在師傅的指導下,我慢慢的知道了我應該做什麼,我能做什麼。在此我向師傅以及平時工作生活著給與我莫大幫助的領導和同事們表示真心的感謝。現將我的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作為一名剛從大學校園裡走出來的大學生,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角色。

  在學校我們只是對於工程方面的知識有一些大致的、片面的認識,而這些知識對於一個技術員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從嚴要求自己並且不斷的學習規範、圖紙等與工程實際相關的知識,將理論知識與現場的實際完美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武裝自己,才能更好的管理現場、服務現場,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個技術人員的本職工作。

  二、互相學習,虛心請教。

  我們首先得學會放下自己的身份,我們不在是一個學校的學生,而僅僅是一個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員工,我們毫無工作經驗,對於一些突發事件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都要求我們平時工作中多觀察,多請教。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通過向現場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員工請教以及從師傅那裡學的了許多施工經驗,同時也學到了工作細心和待人處事的方法;在工作中學到了如何總結經驗,最大程度的避免犯錯,向同事和前輩請教,虛心接受批評。許許多多的實踐指導著我應該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如何開展工作,更好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工作精神,不斷在工作中充實自己,在熟練運用專業技術知識和以往經驗的同時,也不斷積累工作中的未知經驗,做到在工作中少犯錯,到不犯錯,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鐵員工。

  三、加強自我總結,在得失中不斷成長。

  師傅的言傳身教不僅僅讓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也指引著我不斷向新的更高的高度成長。在師傅的要求下,我平時注重加強自我總結,總結施工中的一些方法、施工中學要注重的一些重點事項、必須得控制的一些引數以及平時的一些得失。一年的工作學習中我也總結了一下幾條:首先是關於工作態度的問題,雖然我工作的內容不是設計一些高、精、尖的行業,但是也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多跑現場,多查規範,多抓細節,在保質量的同時杜絕一些安全質量隱患。這不僅是對企業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其次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勤學、善思、多記是我自己一年來的總結。

  基於目前隧道施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這就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多向周圍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施工技巧,學習他們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然後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多問問自己為什麼,在各種為什麼麼中看看努力嘗試創新。最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但要懂技術指導,還要懂得現場管理,要學會管理,管理施工隊和施工工人,保證施工工人按正確的技術規範去施工,對於不正確的施工情況,要及時制止並予以改正,當然,這要以自己熟悉各種技術規範為基礎,這樣才能在管理中做到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四、多向師傅取經。

  有了師傅的陪伴,我少走了許多彎路,從他的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現場施工的經驗,同時也看到了他那務實的工作態度,這深深地影響著我,而他對我生活上的關心更讓我倍感溫暖。作為徒弟,我誠摯地感謝師傅對我的關心和愛護,也感謝公司“導師帶徒”活動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交流平臺,“導師帶徒”活動這樣一條無形的紐帶聯結在我們師徒之間,為我們增加了交流溝通和相互學習的平臺。在這裡還得要感謝幫助過我的同事們。我會繼續努力,更加主動地、虛心地向大家多學習,多請教,積極創新。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將師傅和領導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轉化為工作上的動力,虛心請教師傅和其他同事,真心誠意地接受師傅的指導和督促,爭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長,不辜負公司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