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典故

  以退為進是指用退讓作為手段求得前進。那以退為進有什麼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貴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瞭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謄。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詢問,一句也不辯解,並全都承認,這是何等的一種智慧呀!汲黯指責他“使詐以沽名釣譽”,無論他如何辯解,旁觀者都已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也許在繼續“使詐”。公孫弘深知這個指責的份量,採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辯解,承認自己沽名釣譽。這其實表明自己至少“現在沒有使詐”。由於“現在沒有使詐”被指責者及旁觀者都認可了,也就減輕了罪名的份量。公孫弘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裡能撐船”。既然眾人有了這樣的心態,那麼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沽名釣譽了,因為這不是什麼政治野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對同僚構不成傷害,只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癖好,無傷大雅。

  以退為進解析

  [釋義] 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後指用退讓作為手段求得前進。

  [語出] 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正音] 為;不能讀作“wèi”。

  [近義] 以守為攻

  [反義] 突飛猛進 乘勝前進

  [用法] 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以退為進造句

  1、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寬容要以退為進、積極地防禦。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寬容。寬容的最高境界是對眾生的憐憫。

  2、抗戰時期,游擊隊以退為進,打敗了敵人的瘋狂進攻。

  3、從作戰謀略和戰術運用上說,作戰中的以退為進,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再由迂變直,猶如拳擊爭霸賽中要出重拳時,必須也必然要先虛晃幾招一般。

  4、為了有力的打擊敵人,常常採取以退為進、靈活多變的戰略方針。

  5、有時不妨以退為進,先退後進,有時可以聲東擊西,欲擒故縱,有時則要適可而止,止於至善。

  6、以退為進;敗中取勝;失敗為成功之母.

  7、以退為進,要學會忍耐,一直忍到有一天你的敵人不敢再抬頭看你的眼睛”。

  8、自己的東西展現出來,是需要技巧的,巧妙的以退為進,激發起別人的興趣,才能使得自己的才華與智慧不被浪費,真正有用武之地。

  9、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虛虛實實,以退為進,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來全有。……女人不必學政治,而現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學女人。政治舞臺上的戲劇全是反串。

  10、因此我經常會勸他們以退為進,不要斤斤計較,有時候其實吃虧就是佔便宜,先哲曾經告誡我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1、所以,秦訣直接來了一招以退為進,相信淺間美哉只要對他們有些好感就會出聲挽留的。

  12、敖浩這話卻是以退為進,雖然他不知道一副犁要多少錢,想來定是不便宜。

  13、別說這一下以退為進還真把女人唬住了,女人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道長,你可得救救我啊。

  14、知雄守雌,以退為進,這的確是老子對待事物、掌握主動的策略原則,也是其治國之術的又一個顯著特色。

  15、在技擊原則上,太極拳堅持重在防禦,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即所謂“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16、徐令武這一招以退為進著實高明,其心機深沉,更遠非只知道一味強硬質疑卻不知變通的陳澄可以相比的。

  17、聶天寶這番話說的是以退為進,在石市能吃下這翡翠的玉石商人,也就自己和葛老頭兩個人,而葛老頭的店在白佛街,他根本就不會讓東西出現在葛老頭面前的。

  18、我最看不上這些以退為進的儒生,壞了叢林的風氣,把出家歸隱當成了入仕的捷徑。

  19、縱然是當年十三孽進入靈王殿,也不過是靈王以退為進的甕中捉鱉之策罷了。

  20、人人都渴望夢想成真,可通往夢想的道路往往是平凡生活;人人都渴望夢想成真,但有時以退為進卻是為了積跬步以至千里。如果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追夢終將是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