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隨筆600字左右

  數學課堂嚴謹,也輕鬆,認真聽的話倒也簡單。那小學二年級的老師是如何教數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但是一定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匯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匯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那麼怎樣匯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匯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定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接受、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為《混合運算》,課本上的設計是通過男女學生的過河乘船來匯入進行教學的。事實上我們有好多二年級的學生根本沒有乘船的經歷,,因此如果老師直接引用課本上的例題進行教學,或許好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會很高,想當然效果不會太好。幸好我備課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我把學生的“過河乘船”改成“咱班學生坐汽車參觀動物園”,這樣一來,有好多學生因為有親身體驗,所以學習興趣極高,課堂氣氛寬鬆,不知不覺一節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數學匯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篇二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課很簡單,簡單的我只是讓學生們預習一下他們就基本會做了,只需要我再重複一遍加深印象,因此我的教學方式和課後的練習就顯得很重要。因為知識僅僅是知識,小學生學習到的僅僅是知識。而我授課的過程是要幫助學生把這些知識串聯成為一個整體,並將本課的三維目標很好的傳達給他們。課後的練習自然也很重要,數學習題的做題格式以及學生認真、細心的態度都需要在習題中發現並培養。這裡,我想要說說給小學生布置作業的一點看法。

  聽多了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聲音,因此我也想著儘可能的給學生少佈置作業。我給他們佈置的作業就只有一道題,並且還不用抄題,只需要他們把計算過程和答案寫上就可以了。原本以為這樣做應當沒問題,學生們負擔輕了,做起功課來自然要認真一些。然而收上來的作業本卻出乎我的意料,字寫得歪歪扭扭姑且可以理解,計算過程很簡單也說的過去,但最基本的做題格式也都很少有人寫對。學生們或許以為我不讓他們抄題也就不用寫答案和單位了,只把一個算式擺在那裡,而且還有很多是算錯的。儘管在讓他們做之前我已經給了足夠的提示,但二年級學生畢竟還只是二年級的學生,我再怎麼想象,也終究代表不了他們的現狀。依我看,我所佈置的三次作業雖然不用花費多少功夫就能做完,但基本沒有用處,因為本課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內容我都沒有達成,這幾次的作業也可以說是失敗的。對於此,我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小學生的課業負擔自然要嚴格控制,但並不是不要“負擔”,而只要不是“負擔過重”,適當的練習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也有利於對課堂上所學內容的理解,更有利於學生適應數學習題的常規模式,比如應用題要寫答案、要帶上單位等等。新教師往往會因噎廢食,聽慣了一種聲音,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是全盤避免這種情況,要不就是有深深的陷入到應試教育的弊端中去。在學生課業負擔多少的問題上,新教師常常犯錯並不鮮見。

  其次,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是否應當根據習題做的好壞分出一個等級來呢?我是指對作業做的好的同學得上一個“優秀”或者“A”;對做的不好的同學打上一個大大的“X”?小學生自然喜歡多被老師鼓勵和表揚,得到“優秀”的學生也自然很高興,但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應當是讓作業做的不好的學生也能得到表揚和鼓勵,因為在表揚和鼓勵之後他們的進步會更明顯。所以,作業後面時不時寫幾句鼓勵的話,畫上一個笑臉的符號,不失為一種有效地鼓勵措施。

  最後,我想說的是,即便是佈置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也很有學問,這也是一名新教師該用心思考的。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又最大限度的考察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這便是優質作業所能達到的效果。而目前我的做法是,並不會對學生的作業做過多的思考,只是由著自己的性子隨意佈置作業,這樣的結果便是學生只是機械性的在做題,並沒有達到預定的練習效果。

  再簡單的不過的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課,想要上好課並使學生學會卻並非易事。新教師所能做的有很多,但學會反思會是第一位的。

  篇三

  皇城小學 史娜娜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聰明,上課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作業髒亂,思考速度慢、書寫速度慢、對新知的理解也比較慢。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現將本人對這學期教學工作和一些收穫總結如下: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認真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自己的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層次分明,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蒐集資料,對各種練習題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好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地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不但進行學習知識的輔導,更注重了進行學習思想的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思想教育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學會知識的樂趣。從而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五、及時複習。

  ***1***平時教學中,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2***本學期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期末考試前的複習方法。以前的期末複習,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都是把全冊知識一遍又一遍的複習。這樣,學生對於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就沒有興趣再聽,而對於還沒有掌握好的知識一部分學生還是很模糊。這樣的複習實效性很差,教師根本不能掌握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好了,對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因此,學生每次的考試成績都很不理想。通過這次的期末複習,我探索出了一種很有實效的複習方法,那就是:先對一學期所學知識抓住重點進行全面的整理複習,當學生把本冊書的重點知識又掌握了一遍後,接下來就開始進行綜合知識的測試,每次測試完後我都認真進行批改。批改完後,每份試卷,每道題的每小題都進行詳細的分析,並將錯誤人數、錯題原因及學生姓名詳細的記錄下來。這樣,我不但掌握了學生那些知識還沒有掌握牢固,而且知道了那些學生哪方面的知識沒有掌握好,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下一步的複習和個別輔導,並且在留當天的家庭作業時,就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多,問題最大的內容佈置家庭作業,第二天再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講評。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就掌握的較全面和牢固了。

  六、勤與家長溝通,實現共同教育。

  與家長常聯絡,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家長共同攜手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更能加深對學生個性的瞭解,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有辛苦就有收穫,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