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呼嘯山莊讀書筆記
愛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直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嘯山莊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篇一
愛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直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它通過描述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展現了畸形社會中人性的變異:人性因扭曲而萌發的強烈復仇。它以狂飆般猛烈的情感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瘋狂報仇洩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命運。
一、特殊環境造成特殊性格
環境先於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變環境的努力過程中形成,因此,人們說環境塑造性格。進一步而言,特殊的環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嘯山莊》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過分殘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圍的環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錢主宰一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標誌。希斯克利夫所處的正是一個金錢的社會,在那裡,貧窮是可恥的。無論是否因你的過錯而導致的貧窮,無論是否你有努力的過程,只要你現在仍是衣衫襤褸,你就註定遭受恥辱。貧窮帶來的無窮無盡的恥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斷雕刻、改變著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是個被剝奪了人間溫暖的棄兒,他是貧窮的。他被呼嘯山莊的老莊主恩蕭收養,改變了他貧窮的生活。老恩蕭和他女兒凱瑟琳的善意接納和關懷使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回報恩人——開啟心,接受別人,並漸漸與凱瑟琳相愛了。雖然凱瑟琳的哥哥辛德雷異常討厭他,但是甜蜜的愛情讓他打算為了凱瑟琳去奉獻一生,“永遠生活在凱瑟琳的陰影下”,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喚,遭受無窮的嘲諷,他也毫不介意。
可沒過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開了個玩笑。老恩蕭死了,辛德雷成為了呼嘯山莊的主人,這一變化使希斯克利夫降為了僕人,他再次貧窮。所不同的是,他此時擁有了凱瑟琳的愛,他把自己的愛全給了凱瑟琳,除了這個,他什麼都沒有了,甚至是尊嚴。對於一個生活在這種環境的人,凱瑟琳幾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然而,這份愛並沒有持續多久,凱瑟琳受制於那個世俗的社會,受制於金錢的誘惑,最後決定嫁給畫眉山莊的主人——埃德加。雖然她說“我對埃德加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在冬天變化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變化成葉子;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則像樹下面永恆不變的岩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卻是必需的,永久的。”相信當希斯克利夫聽到凱瑟琳說:“嫁給希斯克利夫就會降低我的身份”時,用肝腸寸斷這幾個字來形容他當時的心情也並不以為過。
凱瑟琳的變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後一點愛消失了,強烈的愛化為了強烈的恨,強烈的恨化成了他強烈的個性——堅硬、不屈、殘忍。表面看,這一切都是因為凱瑟琳對愛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實際上卻顯露了那個時代強烈的的價值取向——貧窮是可恥的!
二、特殊性格決定特殊命運
拿破倫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有人嘲笑我個子矮,我就砍去他的頭,這樣他就和我一樣高了”。相信希斯克利夫和拿破倫的想法一樣:與其沒有尊嚴,任人欺凌地度過一生,還不如痛痛快快地較量一番。既然弱者不得好活,強者也***。正是愛與恨的鮮明反差,正是特殊環境下的愛恨情仇造成了希斯克利夫那份獨特的個性,而那份獨特的個性,又如火山的迸發,成了瘋狂的復仇動力。
印度有句諺語:“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希斯克利夫既然播種下了仇恨、殘忍的性格,就將收穫悲劇的命運。
希斯克利夫的復仇需要建立在金錢的平臺之上。他的復仇並不是簡單的殺死仇人,而是要佔有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對他而言,只有佔據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才有了的財富,才有了凌駕一切的權利,才有了欺辱仇人的資本和復仇的最大可能。他屈服於了周圍的環境,他的心靈因此而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變得固執、殘忍,他的恨難以抹去……
的確,希斯克利夫的復仇是可以理解的,換了任何一個人都會有復仇的想法,畢竟沒有什麼比因貧窮而喪失尊嚴,喪失愛情更讓人悲憤的了。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希斯克利夫對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復仇是向那個無情社會的強烈控訴!如果沒有那個畸形社會所帶來的不平等,所帶來的對貧窮的鄙視,又怎會形成他倔強而殘忍的個性?如果沒有他倔強而殘忍的個性,又怎會導致他瘋狂的復仇?只是,希斯克利夫的復仇過於猛烈罷了,燃燒了別人,也燃燒了自己。只要人性的物質導向還繼續著,痛苦的心靈還掙扎著,反抗就會不斷高漲著……這是一種現實妥協中的殘忍個性!
可是,希斯克利夫除了殘忍,天性中仍具有善良的因子,他在惡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善的可能。臨死前,他能夠放棄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就表明了這點,甚至於他自己最後也承認:“無止境的報復只會帶來糟糕的結局。”這使人們不得不深思:在罪惡、仇恨、怨毒的土壤裡,能否開出美麗的人性之花?
任何富有魅力的個性,都應包含正負兩方面的因素。在環境的突變裡,性格中隱蔽的因素就會爆發,與環境一起構成合力,扭轉命運。當棄兒希斯克利夫獲得老莊主的關懷和凱瑟琳的愛情時,他是善的,滿懷感激的,但老莊主的去世,特別是凱瑟琳對愛情的背叛改變了他生存的環境,他的性格為之突變,導致了瘋狂的復仇。可當他不斷報復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時候,他所處的環境又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已經成為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主人,他的仇人也相繼死去。身份的轉變加之仇人們的死亡,使他復仇的動因一點點的瓦解,殘存的愛再次萌發,他走向了“善”。這種由善到惡,由惡向善的轉變,使希斯克利夫這個人物具有了豐富性。如果沒有希斯克利夫向善的過程,這個人物也不過是個“扁形人物”1***罷了。
希斯克利夫由善到惡,由惡向善的命運揭示了環境的巨大作用,體現了人物真實的行動軌跡。愛米莉·勃朗特塑造的這一人物形象真正遵從了他本人的生活法則,毫無自己的主觀臆造。對於這一點,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曾談到:“你將不是要求詩人矢忠於他所強加於詩人的傾向,而是要求他矢忠於他自己的傾向,不要違揹他自己的天性,不要逃避他的天職”。2***
可以說,愛米莉·勃朗特塑造的這一人物形象是真實、可感的,他是千千萬萬個貧窮小人物的縮影與象徵,他的悲劇也是千千萬萬個富有社會中貧窮小人物的悲劇。希斯克利夫的悲劇不斷向人們警示: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當環境與人相對立的時候,人的個性就會發生變化,隨之,命運也將為之改變。這是希斯克利夫悲劇產生的真正原因,也是這部小說所顯示出的廣泛的現實意義。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第一階段敘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一個棄兒和一個小姐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們對辛德雷專橫暴虐的反抗。
第二階段著重描寫凱瑟琳因為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田莊的女主人。
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為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凱蒂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愛一恨一復仇一人性的復甦,既是小說的精髓,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作者依此脈絡,謀篇佈局,把場景安排得變幻莫測,有時在陰雲密佈、鬼哭狼嚎的曠野,有時又是風狂雨驟、陰森慘暗的庭院,故事始終籠罩在一種神祕和恐怖的氣氛之中。
在小說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畫上,她在這裡寄託了自己的全部憤慨、同情和理想。這個被剝奪了人間溫暖的棄兒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強烈的愛與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嚐到了人生的殘酷,也教會他懂得忍氣吞聲的屈服無法改變自己受辱的命運。他選擇了反抗。凱瑟琳曾經是他忠實的夥伴,他倆在共同的反抗中萌發了真摯的愛情。然而,凱瑟琳最後卻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給了她不瞭解、也根本不愛的埃德加·林頓。造成這個愛情悲劇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虛榮、無知和愚蠢,結果卻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愛情和生命,也毀了對她始終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還差一點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畫這個人物時,有同情,也有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心情是極其複雜的。
凱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後悲苦的命運,是全書最重大的轉折點。它使希斯克利夫滿腔的愛化為無比的恨;凱瑟琳一死,這腔仇恨火山般迸發出來,成了瘋狂的復仇動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達到了,他不僅讓辛德雷和埃德加悽苦死去,獨霸了兩家莊園的產業,還讓他們平白無辜的下一代也飽嘗了苦果。這種瘋狂的報仇洩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愛情悲劇是社會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呼嘯山莊》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達到復仇目的而自殺告終的。他的死是一種殉情,表達了他對凱瑟琳生死不渝的愛,一種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愛的追求。而他臨死前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表明他的天性本來是善良的,只是由於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這種人性的復甦是一種精神上的昇華,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的理想。
《呼嘯山莊》出版後一直被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是一部“奧祕莫測”的“怪書”。原因在於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鬱。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裡行間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作為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我理所當然的認為它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溫文爾雅的貴族氣派,瀰漫著浪漫溫馨的莊園氣息,帶著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著俊男靚女的談清說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著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愛情原則。象奧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美好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麼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說,它不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天,評論家也將它作為蘊藏著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同於十九世紀初的大眾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可以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激情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核心——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一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著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說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於男主人公克厲夫的角色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後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後,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後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為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
為什麼,為什麼女作家要選擇這樣一個魔鬼作為第一男主角?又或者,她更多的是想挖掘一個人是如何從人變成魔鬼的過程?
我更傾向於後者。
克厲夫也曾經被鷗肖家的老主人疼愛過,也曾和凱瑟琳一起平等的讀書、學習,生活得很快樂。可自從老主人去世後,他的生活權利就被完全剝奪,他過著被亨德利仇視,被任意打罵、處罰,豬狗不如的生活,唯一關心他的是凱瑟琳,唯一愛他的是凱瑟琳,唯一能安慰他狂燥、仇恨之心的也是凱瑟琳。她是他的朋友、愛人和偶像,是他為之生存的一切。可是,凱瑟琳卻在選擇婚姻時,選擇了自己不愛的林頓,理由很簡單:林頓年輕、英俊、善良而且富有。在那個災難性的夜晚,克厲夫偷聽到了凱瑟琳的自白:她喜歡林頓,但並不真心愛他;她全心全意愛著克厲夫,但卻無法降低身份忍受貧窮。在那個夜晚,克厲夫沒有聽完凱瑟琳的所有表白,帶著一顆破碎的心離開了這個無可留戀的傷心之地,他不知道凱瑟琳其後那段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但是,即使他知道了又能如何?他一無所有,除了被一場激情折磨的痛徹心肺,被一場絕望的愛撕裂得身心俱碎……。
我們無法想象,克厲夫是帶著怎樣的心情離開呼嘯山莊,我們只知道凱瑟琳在得知克厲夫出走後,精神崩潰、瀕臨死亡。於是,高尚、溫柔、體貼、可親的林頓日夜陪伴,幫她渡過了生命的難關。
我們無法想象克厲夫在那出走的三年中經歷過怎樣的曲折和磨難,我們只知道當他衣著體面、氣度不凡的回到呼嘯山莊時,那個粗野悲慘、絕望心碎的克厲夫已經消失,現在的克厲夫帶著刻骨的仇恨、帶著處心積慮的復仇計劃、帶著血腥屠戮的罪惡快感回到了舊日的故居,他要把曾經的仇人、情敵一一逼上絕路,把對手的財產一步步佔為己有。這絕不是基督山伯爵似的快意恩仇,這是來自地域幽冥的邪惡詛咒。
克厲夫終於完成了從人到魔的蛻變,完成了人性的徹底扭曲和墮落。而這在這慘痛的變態過程中,是仇恨還是狂愛起了更大的作用呢?
是愛,是對凱瑟琳發自靈魂的愛,是對凱瑟琳背叛愛、逃避愛的恨,把克厲夫從人折磨成了鬼。
至今無法忘懷凱瑟琳大聲宣稱:“克厲夫是我快樂的源泉,是維繫生命的靈魂,我就是克厲夫!”的迷亂和痴狂;至今無法忘記,在凱瑟琳死後,克厲夫用頭猛撞大樹,絕望的自語:“沒有了生命,我如何活下去?失去了靈魂,我如何活下去啊?!”
這是怎樣的愛與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彼此謀殺。凱瑟琳至死還對克厲夫當年的不辭而別耿耿於懷,對克厲夫為了復仇娶她人為妻懷恨在心。她折磨他,用明知殘酷卻傷透了心的冷言冷語刺激他、傷害他;克厲夫對凱瑟琳當年的背叛深恨不已,對凱瑟琳至今還懷疑他的深情而傷心絕望。他咒罵她,帶著絕望、痛苦的火焰和淚水不肯寬恕她,甚至在她死後,詛咒她靈魂永無安寧,永遠追隨他、糾纏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終結……。
緊緊相擁無法分離的戀人,用彼此的淚水洗刷彼此的愛和恨,用刻薄絕情的話語刺傷彼此的心靈,用無法遏制的激情燃燒彼此的生命。
這是怎樣沒有終結的愛和恨?在凱瑟琳死後十八年,克厲夫逼死了老情敵,佔有了他所有的財產後,掘開凱瑟琳的墳墓去檢視她的臉,當看到她安靜地躺在墳墓中時,克厲夫深深感到一種安慰。在這十八年中,他無時無刻不被凱瑟琳的幽靈纏繞,他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她的氣息,感覺到她近在咫尺,可是卻無法觸碰。他的神智被無時無刻地幻覺折磨,無法吃飯、安睡、勞作、生活,他懷疑她沒有離開,她只是在故意和他捉祕藏……。直到他去開啟她的墳墓,親眼驗證她躺在墳墓裡為止。
如果說克厲夫是魔鬼,那麼凱瑟琳就是製造魔鬼的魔鬼。他不肯寬恕,她也無法原諒,用彼此的恨延續彼此的愛,用彼此的怨念維持彼此的思念,在這份異乎尋常的愛和激情中共同選擇萬劫不復……。
這就是讓所有讀者陷入迷惘、激情和絕望的核心,這就是《呼嘯山莊》在經過歲月洗禮後越來越燦爛的祕密。艾米莉.勃郎特完全不象是一個古典的英國淑女,她頭腦中的狂熱和野性,她筆下為愛瘋顛、為愛遊蕩於人間的怨靈,更象是二十世紀現代作家筆下對人性的探討。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會有一個作家選擇克厲夫這樣極端的角色作為男主人公。最奇特地是,艾米莉並沒有讓這個看上去十惡不赦的魔鬼受到末日懲罰。
克厲夫終於在一個大雨滂沱、狂風肆虐的晚上死了,死在當年他和凱瑟琳一同被關禁閉的小屋中,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眼中保留著欣喜、興奮的光彩……。所有的評論都對這樣的結尾不可思義:這個不惜毀滅所有人的狂魔竟可以在死後獲得安寧?竟可以在死時得與愛人永遠團聚?!
可是,我卻非常感謝艾米莉,或許,她真得抓住了愛的精髓。
由愛開始的恨應該以愛來終結,無法被寬恕的愛,只能永遠延續下去,不管以何種方式,直至相愛的人獲得解脫。克厲夫或許是該死的,是應該被懲罰的罪人,然而,他終其一生未能與凱瑟琳長相廝守,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天人永隔,難道不正是為他的愛與恨付出應有的代價,接受最殘酷的懲罰嗎?那種在孤獨、恐懼和絕望中等待與幽靈會面的焦慮和期待就象一把鈍刀,一刀刀削割他的靈魂、一點點侵蝕他的肉體,最終把他推向死亡。
今天的讀者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認知和開明觀點,拋開虛假的道義教條和做作的品位情調,我們已經可以理解女作家為什麼被稱為超越時代的天才。她筆下的克厲夫在被所有人唾棄的同時,卻從人性角度展現出奇特耀眼的光彩,永恆的愛和至深的恨賦予他獨特的魅力,一種散發著狂野慾望、不受約束的個性魅力。正如小說開頭所描寫的荒野之樹,它是扭曲變態的,卻是最不加修飾、自然生成的。克厲夫的一切都是環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樹,努力地生存,抗拒著狂風暴雨,在變成了這樣的醜態之後,用醜惡對抗、報復這製造醜惡的嚴酷環境。
一個遵循傳統、保守道德規範的英國淑女,以如此獨特、敏銳的視角揭示了人性,探討了人性,理解了人性。在她的筆下,愛與恨以一種最本質、最自由的狀態得到釋放、延伸,她給我們看到了人性最美也是最醜的一面,讓我們探尋到任何人內心都無法逃避的善與惡。
暴風雪過後終將是萬里晴空的清爽和平靜,震撼過後留下深深的思索和無限的遐想。合上《呼嘯山莊》,我只希望克厲夫和凱瑟琳在結束一代人的愛恨情仇後,在荒野間獲得真正永恆的寧靜……。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篇二
“難道愛一個人就要恨嗎?”我讀完《呼嘯山莊》後,常常一個人坐在南湖岸邊反思。每次讀完一本名著,總是懷揣著複雜的心情糾結了很久。這次也不例外,讀完《呼嘯山莊》後,曾經何時,感動、震撼、驚訝、忐忑、困惑……都一下子湧現出了我的心頭。而我整個人感覺就像爆炸了一番,內心同主人公一起糾結、鬱悶、憤恨、愛……
枯草蓬飛,北風呼嘯,山路崎嶇,霧夜降臨了呼嘯山莊。如此安靜,一個與塵世喧囂隔絕的山頭。如此淒涼,一個與陰冷黑暗擁抱的山莊。就這這間富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小屋裡,艾米麗?勃朗特用她最尖銳的筆刻畫出了一個刺痛著無數讀者心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個愛情和復仇的故事。呼嘯山莊的主人,鄉紳歐肖先生帶回來了一個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奪取了主人對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凱瑟琳的寵愛。主人死後,亨德雷為報復把希斯克利夫貶為奴僕,並百般迫害,可是凱瑟琳跟他親密無間,青梅竹馬。後來,凱瑟琳受外界影響,改而愛上了畫眉田莊的文靜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憤而出走,三年後致富回鄉,凱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斯克利夫為此進行瘋狂的報復,通過賭博奪走了亨德雷的家財。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兒子哈里頓成了奴僕。他還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進行迫害。內心痛苦不堪的凱瑟琳在生產中死去。十年後,希斯克利夫又施計使埃德加的女兒小凱瑟琳,嫁給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兒子小林頓。埃德加和小林頓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終把埃德加家的財產也據為己有。復仇得逞了,但是他無法從對死去的凱瑟琳的戀情中解脫出來,最終不吃不喝苦戀而死。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繼承了山莊和田莊的產業,兩人終於相愛,去畫眉田莊安了家。
小說在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中表現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作者極盡筆墨刻畫希斯克利夫的心理和人物形象。希斯克利夫由愛——恨——復仇——人性的復甦的轉變貫穿整個小說的紅線,又是小說精髓所在。
對於希斯克利夫,我每次讀到他總是會懷有一種複雜的心情。或是同情,這個被剝奪了人間溫暖的棄兒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強烈的愛與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嚐到了人生的殘酷,也教會他懂得忍氣吞聲的屈服無法改變自己受辱的命運。而且就連他最忠實的夥伴凱瑟琳也離他而去,他學會了反抗。或是痛恨,他瘋狂地復仇,不僅讓辛德雷和埃德加悽苦死去,獨霸了兩家莊園的產業,還讓他們平白無辜的下一代也飽嘗了苦果。或是欣賞,他自始至終都表現出了對凱瑟琳至死不渝的愛實在讓人感動。
其實,小說中的主人公希克斯利夫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走遠。現代社會在物質利益的扭曲之下,很多人喪失了領略愛情的真諦天性。現實中的愛往往因為一點點小事或者矛盾而離心,越走越遠,反而沒有希克斯利夫的“那種執著”***希克斯利夫的執著是固執和扭曲***。經常在電視上或者身邊聽到很多家庭不和睦的故事,今個我要和你離婚,明個你和他分手之類的,往往經不起考驗。因為愛轉化成仇恨的,最終將嚐到仇恨的苦酒。前些天在網上看到因為“小三”殺人的事情,反而沒有希克斯利夫的忠貞。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鬱。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裡行間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呼嘯山莊讀書筆記篇三
愛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直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它通過描述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展現了畸形社會中人性的變異:人性因扭曲而萌發的強烈復仇。它以狂飆般猛烈的情感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瘋狂報仇洩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命運。
特殊環境造成特殊性格
環境先於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變環境的努力過程中形成,因此,人們說環境塑造性格。進一步而言,特殊的環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嘯山莊》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過分殘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圍的環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錢主宰一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標誌。希斯克利夫所處的正是一個金錢的社會,在那裡,貧窮是可恥的。無論是否因你的過錯而導致的貧窮,無論是否你有努力的過程,只要你現在仍是衣衫襤褸,你就註定遭受恥辱。貧窮帶來的無窮無盡的恥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斷雕刻、改變著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它完全不同於十九世紀初的大眾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可以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激情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核心——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一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著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