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最想問的學習與情感問題

  每位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碰到很多問題,重要的是知道怎麼去解決它。

  1. 上課時精力無法集中,會經常走神,這是為什麼?

  答:你很可能上課目的性不夠明確,有趣時能集中精力,無味時,就會走神。因此,首先得做好預習工作,明確上課有許多該聽的東西,聽課時儘量做好筆記,緊跟老師的講課思維,甚至用批評的眼光去聽課,找出老師講課的優缺點,上課時有一點壓力未嘗不可,當然,也需要意志力的參與。

  2. 我常常把時間排得滿滿的,但真正有效利用的只是小部分,有時一節自習課只做幾道題,可以說,是否有計劃對我來說一個樣,對此不知怎麼辦?

  答:你會花時間,會不斷地做習題,敢於吃苦,如果能吃苦加巧學必定會有較大的進步,對你來說抓重點非常必要,計劃是必需的,但你原先的計劃需改進,時間可減少點,讓一點時間去活動一下,題目也得有所選擇,要牢牢抓住典型題目,那怕一節課做一道題,只要去深深地去體味它,思考它,記住它,今後如能舉一反三,這比粗做十道題還強。請試試看。

  3. 我知道學習要努力,但一有空就剋制不住自已跑出去玩,有什麼辦法對付?

  答:思想上已有求進步的理念,行動上又很難把握住自己,克服貪玩的習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當然合理的玩一下也有助於學習,而有“貪”字帶頭,就得有所控制,玩對你有較大的誘惑力,你還沒有覺得知識同樣會有很大的誘惑力,如要發現它,就得從培養興趣開始,可當你學習時就出現玩的情景,使你不安心又怎麼辦?這時也需要意志克服自己,開始時有些困難,你可以逐步努力,減少玩的次數,玩的時間,增加學習的時間,這時你也會覺得學習有困難,沒興趣,有困難多求助老師與同學,從基礎開始,有了努力就會有收穫,有有了收穫就會有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更大的進步,那時你就不會貪玩,你就會越愛學習。

  4. 成績不好時該如何鼓勵自己?

  答:如果你已盡了力,成績仍不好,該如何鼓勵自己呢?

  第一,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不能代表明天。

  第二,失敗是成功之母,最後的勝利屬於勤奮者

  第三,失敗的只是成績,真正的失敗是意志的失敗

  第四,失敗中總結出經驗.給你決心.給你勇氣,給你希望。

  5、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希望一天能有48小時,自己原本計劃好的工作有時也無法完成,我該怎麼辦?

  答:對於一個有較強求知慾的學生來說,會感到時間非常的緊張,記得魯訊先生曾說過,時間好比海綿上的水,只要會去擠總會有的,但擠時間也要講方法,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使自己做任何事心中有數,這是經濟地安排時間的首要條件,同時,要明確計劃的實施過程就是艱苦奮鬥的過程,要時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計劃行事,是否具有落實行劃的具體措施,如果計劃未能按時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如果是因主觀上沒有按計劃行事,或堅持了一段時間因缺乏堅強的意志而半途而廢,那就得努力加強意志力的培養。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麼,就得對計劃進行必要的修改,因為計劃的可行性是保證計劃完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觀努力是影響能否完成計劃的關鍵,如果做到了以上兩點,又能採用一些有效的科學方法,在一天24小時中發揮出過去要用48小時的學習效果是完全可以辦到的。

  6. 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習首先得抓45分鐘課堂效果,提高自習課的學習效果,現在,從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多休息,應該說時間已充分,如果到晚上11點仍無睡意,也不能開夜車,因為我們過得的集體生活,應有紀律觀念,如果精力真的很好,可躺在床上回憶一下當天學的內容,也可出一作文題自我構思一下,這也是可行的。

  7. 上課時我聽了幾分鐘就要開小差,我該怎麼克服它?

  答:你對上課內容預習是嗎?不預習就不知重點聽什麼,在聽課時要求自己記筆記嗎?如果要記好筆記,就會減少開小差的時間,在上課時能緊跟老師的思維積極思考.發言嗎?如果能你就開不了小差。

  8. 老師要我們做好錯題集,這有什麼好處?

  答:做錯題目的難免的,有錯就改才能進步,因此,必須做好訂正工作,把錯題彙集起來,是個好辦法,但不要把它當成任務,把錯題重做一遍,是訂正的過程,另外,錯題集的另一好處是對今後複習提供了重要內容,可以節省時間,希望你養成做錯題的好習慣。

  9. 怎樣做才能使做過的題型不會忘掉?

  答: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指出遺忘是一個先快後慢,不均衡的逐漸變化過程,因此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複習,較好的典型習題最好能準備一本筆記本把它記下來,以後如碰到類似的題目就把它放在一起,同時也複習一下以前的習題,這樣,就不會忘記,又能增加知識。

  10、課本的內容我能看懂,但許多題目以不會做,這是什麼原因?

  答:能看懂書中的內容,並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初次看懂書中的內容,往往還只停留在表面,既使真正懂了,也不等於你已經記住了它,如果已記住了它,也不等於你會運用它。因此,有些題目不會做是可以理解的。一般來說,學習可分為三個層次,即識記——理解——運用,理解是關鍵,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記住它,只有理解才有可能靈活地運用它,而運用離不開記憶,更需要理解訓練,做作業就是運用的過程,如果連記憶關、理解關都未能攻破,自然過不了運用關,更何況運用是一般原理到具體例項的運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只有在不斷訓練中提高的自己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