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滿節氣知識介紹大全
小滿是24個節氣之一,關於小滿的故事你聽說過沒有?沒有的話,那就看看下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小滿節氣的故事
從四千多年前的《山海經》開始,在海外北經中就有記載《歐絲國》跪在桑樹邊吐絲的蠶女,到了晉《搜神記》中的《女化蠶》,蠶女被演繹為了馬頭人身的蠶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頭娘,而杭嘉湖一代的老百姓都喜歡叫她“蠶花娘娘”,每年養蠶的時候,大家都會來拜拜蠶花娘孃的。
以上關於蠶神就有了三個故事,雖跨越千年,故事流傳框架變化不大,但細節處各有不同。這些不同,會給你開啟一個視野,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已經將這些故事歸類放到民間故事庫中,當然跟蠶相關的故事還有更多,比如最先養蠶的,就有多種故事版本,我們也一併放到二十四【節氣】之下的子類【小滿】中了。
這類蠶神的故事,涉及到一個很古老的故事主題:人與動物聯姻。這個主題的故事,在中國相當的普遍,日本也很多,而在西方的故事中,目前還沒看到。
小滿節氣的意義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此時宜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冰雹的襲擊。南方宜抓緊水稻的追肥、耘禾,促進分孽,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滿以後,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注意防暑工作。“小滿”時節謹防災 。
小滿節氣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節氣,小滿節氣在我們國家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小滿不僅僅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節氣,二期還是我們國家的一種文化的代表,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小滿節氣介紹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同時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徑6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乾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時節的降雨量對於一整年的降水量都有影響,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了很多的規律。
長江中下游:“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黃河中下游:“小滿不滿,麥有一險”、江南地區:“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由於古代生產力落後,農作物的收成情況很多大一部分是要靠天氣所決定的。所以人們對於上天是非常崇敬的,各地舉行祭天的活動,祈求一年風調雨順,該下雨的時候能夠下雨滿足農作物生長,在收割農作物的時候晴天給人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收割。而小滿的時候就能看的出一年的降水量有多少。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飢。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飢,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苦菜遍佈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美食家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與常見的開藍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優點。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小滿節氣臺灣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獲黑鯧,東北部的蘇澳及南部海域則可捕獲到飛魚。高雄縣的旗山、美濃等地的香蕉已經進入盛產期。臺灣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銷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