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小心副作用

  為防治各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有許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專家介紹說,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對胃黏膜的損害,其損害機制分為區域性作用和系統作用兩種情況。先說區域性作用。口服阿司匹林後,藥物直接接觸胃黏膜,它不僅可使黏膜上皮細胞層完整性喪失,還能分解黏液層,因此破壞了胃黏膜屏障。這一方面為胃酸、胃蛋白酶對胃本身的“消化”打開了通道,另一方面促進H+逆擴散,很快使胃黏膜出現瘀斑、淺表糜爛。這些病灶可發生隱性出血,但不會出現顯性大出血。其次說系統作用。阿司匹林進入體迴圈後,由於其對環氧化酶***COX***,特別是環氧化酶-1***COX-1***的抑制,減少了胃黏膜對合成,導致黏膜保護因素的損失;同時阿司匹林還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從而增加了具有血管收縮作用的白三烯,其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均影響胃黏膜的血流。以上對胃黏膜的不良作用,也使細胞修復能力受損,潰瘍邊緣的細胞再生受阻,延遲了消化性潰瘍的癒合,因此患者易發生出血、穿孔等潰瘍病的併發症。

  另外,專家還指出,低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應用也可導致食管、小腸、結直腸的損傷,發生潰瘍、出血、腸腔狹窄和穿孔。但這些方面報道較少。

  因此專家提醒,在不得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降低其副作用:

  1.服用適宜的劑量,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經大量資料綜合分析認為,預防應用阿司匹林的劑量,每日以50~100毫克***大多推薦每日75毫克***為宜。這樣既可達到最佳的預防作用,又可使藥物的毒性反應降到最低。從人體生物鐘來看,早上6點到10點血黏度較高,血壓、心率水平也高,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時間段,因此,最好在早飯後半小時服藥。

  2.避免與其他抗血栓藥或致消化性潰瘍藥合用。

  3.老年人胃黏膜對損害因素的適應能力減退,更易引起胃黏膜損傷,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時,可服用預防胃黏膜損傷的藥物。

  4.選用合適的阿司匹林劑型。長期服用者,均應選用腸溶衣型或緩釋型阿司匹林,這樣可減低對胃黏膜的直接損傷。

  5.重視服藥者的病史。目前一致認為,過去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史者,過去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阿司匹林時曾發生過潰瘍或出血者,屬高危人群,應慎用和禁用阿司匹林。

  6.服藥前和服藥期間應檢查。在用藥前最好先做血液化驗,服藥期間如有上腹不適,應及時檢查或停藥。

  阿司匹林每天服用量

  1、阿司匹林每天服用75—150毫克為最佳劑量

  大劑量應用時引起胃痛、燒心、噁心、嘔吐、便祕,甚至還會引起胃潰瘍或加重原有潰瘍病,還可引起出血傾向。所以在治療各種血栓性疾病中,應該使用最小的有效劑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劑量是每天100***75—150***毫克。每天低於75毫克是否有效不能確定,而劑量高於每天325毫克副作用增加,療效反而降低。因此目前醫學界已經達成一致,“小劑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到325毫克,而長期使用的最佳劑量為每天75到150毫克,每天150到325毫克主要在腦梗死急性期使用。

  其實75-150毫克只是一個相對的理想劑量,但患者個體病情不同、體質不同、危險因素以及程度不同,在劑量上,目前,原則上國際通行75-325毫克/天,在這個範圍內都是可行且比較安全的。阿司匹林控制血小板的效果十分穩定、明顯,所以對於要預防心血管病的普羅大眾來說,阿司匹林確實成為最“親切”、運用最廣泛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