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吃藥快速退燒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想必父母們都知道,小孩發燒並不能隨便用藥,應該首選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孩子退燒,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降低環境溫度

  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有利於體溫緩慢下降,根據季節不同可能有所調節。對於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但是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2、退熱貼

  將新包裝的退熱貼沿缺口撕開,取出退熱貼,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寶寶的額頭或太陽穴。每天1~3次,每帖可持續8小時。退熱貼可持續降溫,緩解高熱患兒不適症狀,能夠改善患兒的睡眠情況,緩解患兒家長的焦慮情緒,使用方便。不過,要提醒寶媽們的是:退熱貼不是藥,只是起暫時的降溫作用,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寶寶高燒不退,或寶寶使用退溫貼後出現面板不適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生幫助。

  3、多喝水、多排尿

  感冒後多喝水、多休息都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多喝水、多排尿,最好是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這時也可給予寶寶愛喝的果汁、湯汁甚至飲料等,只要能幫助寶寶補充更多液體,多多排尿,就有助於降溫和排出體內毒素。

  4、給寶寶穿寬鬆輕薄的衣服

  有的寶媽認為寶寶發燒是受了涼,為了幫助寶寶發汗,就給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的小衣服,小寶寶的臉被憋得通紅,捂得太多太厚,不利於面板散熱。如果外界環境已經較高了,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持續高熱甚至危及生命。

  5、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大半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不吃藥快速退燒的誤區

  誤區1:發燒時用冷敷方法敷在額頭處,使身體降溫

  冷敷額頭無法令身體其他部位降溫,對於發燒狀況沒有改善。

  許多人在發燒時,為了降低身體的溫度,會用冷毛巾或者是降溫貼敷在額頭處。這種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身體發燒狀況,沒有實質性的祛熱效果。降溫祛熱的關鍵就是降低血液的溫度,額頭處血管分佈較少,並且沒有較大的血管,單純通過降低額頭處血管中血液溫度很難實現降溫作用。

  正確的方法是在較大血管分佈處進行冷卻處理,如頸部兩側脖筋處、腋下、大腿根部等。將冰塊放入密封袋中,然後用毛巾包裹號,放置在以上部位,會有很好的降溫祛熱效果。

  誤區2:用藥時,根據使用說明中的提示“飯後使用”,吃完飯後,馬上進食藥物

  “飯後使用”其實是“飯後30分鐘後”使用的意思。吃完飯後馬上就吃藥,藥物會和尚未消化的食物混雜在胃中,原本是要通過胃部吸收才能起到藥效的藥,最終沒有被分解消化就同食物一起被送至小腸。無法起到應有的藥效。飯後30分鐘,食物基本消化完成,胃酸量逐漸恢復,這時飲用藥物,可以在胃部被很好的吸收消化,起到應有的療效。

  正確的用藥方法:

  飯前指進食前30分鐘左右

  飯後指進食後30分鐘左右

  兩餐間指前一次進食2小時後

  只有嚴格遵守以上進食方法,才能讓藥效發揮到最大。

  誤區3:食品新增劑對身體有害

  食品新增劑中也有天然物質,並不能一概而論,判定全部有害。

  在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的今天,在選購食品時,我們對於新增劑格外的關心。食品新增劑往往被認為是人造物質,這是錯誤的認識。維他命類、氨基酸、檸檬酸這些新增劑,是自然的食品中本來就含有的成分。像製作豆腐時放入的滷水、梅乾中放入的紫蘇葉,事實上都屬於食品新增劑的一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