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勵志文章

  在高三總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不要使一時的輕鬆造成一生的後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寫給高三學生的勵志文章

  你可以一天上九節課兩節晚自習,你可以一天寫完兩支筆芯做至少三套卷子,你可以早起十分鐘晚睡十分鐘記幾個單詞和成語,你可以用玩手機的時間弄懂一道數學題,用看雜誌的時間寫完一篇英語閱讀,你可以把K歌看電影聚會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在高三總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

  如果你想在高考後換一部新的手機,買一臺電腦,去看一次演唱會,享受一次單人旅行,每天早上能睡到自然醒,不必再聽父母的嘮叨,自信地說我出去玩了,拉著戀人的手在街上瘋癲,碰到班主任反而拉得更緊。那麼,去努力吧。至少18歲的暑假需要你。

  說真的,我也很討厭學習,我也搞不懂那些二次三角函式學了到底有什麼屁用,我同意柯景騰說的:十年後我的生活中一定沒有數學LOGO,但是我仍然可以活得很好。但這並不是你不學習的理由,說句俗的啊,你生在中國,在中國這個應試教育中成績才是王道,沒有成績你把頭昂起來時都會沒有底氣,你蠢嗎?不!那為什麼不好好學?

  不夠打擊你嗎?期末考場坐的舒服嗎?補抄作業不累嗎?手機不離手、微信、微博人人更新讓你變美變帥肚子飽了嗎?等著心愛的人沒心思學習手機聊天你們會結婚嗎?清醒點親愛的同學們,別忘了自己高三的夢想。

  話又說回來,學習其實也不是那麼討厭的事,當你背完了整整幾頁的政治歷史語文,別人問你你可以自信的倒背如流收穫了別人崇拜的眼神時,當你為了一道數學物理化學題目糾結了整整半天但是最後解出來被同學老師表揚時,當你中考高考完可以安心的在家等通知書不用向別人一樣擔心受怕,被家長親戚鼓勵時,當你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時間談戀愛都不怕爸爸媽媽罵,可以理直氣壯的把成績單一甩過去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誰都想當個優秀的人。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人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必須走的,一條是想走的,你必須把必須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會知道那邊的風景有多美。

  當你很累很累很累很累的時候,你應該閉上眼睛做深呼吸,告訴自己你應該堅持的住。如果今天我很努力。成績依舊不好。至少長大後我可以說:那時候的我真的努力過!撐不住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聲“我好累”,但不要對自己說“我不行”。也可以說“再堅持3分鐘”!

  人腦的潛力是無限的,一個人的大腦如果完全被開發的話據說可以記住26國語言,4000多本圖書的全部內容。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愛因斯坦也僅僅只開發了12%而已,所以別以自己蠢為藉口,你要是真的發狠了你是不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誰又會知道。

  高考沒什麼好怕的!高考報考人數915萬人,其中907.7萬人不與你在同省。同省中其中1萬人已被保送,2千人對大學後就業沒信心不參加高考,8千人是裸考,9千人不能正常發揮,1千人會遲到,4.2萬人不和你考一個學校,剩下1000人,630水平不如你,369個會產生心理問題。你的對手只剩自己!

  寫給高三學子的文章

  一、懂得勤奮刻苦

  高三與高一高二的學習和生活截然不同,雖然在同一所學校,同樣是在教室,但是高三依靠的是自己的自主學習和悟性。高三的學習應該是這樣的:每天按照計劃去做,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規範當作一種習慣,要重視細節,最忌眼高手低。

  俗話說:熟能生巧。想要考得好,就得多做題。想取得成功,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一次一次反覆地去做,一直做到嫻熟自如,沒有人比得上你,你就是領軍人物。

  二、能夠持之以恆

  有一個法國謎語,也是一道的數學推理題,叫“荷花塘之謎”是這樣說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積擴大兩倍,30天后就會佔滿整個荷塘,那麼第28天的時候荷塘裡會有多少面積的荷花?我們可以算出來:從四分之一面積擴大到整個面積需要兩天,也即第28天,荷塘裡會有四分之一面積的荷花。

  題目很簡單,但它背後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對每一朵荷花而言,它們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在第29天到來之前,它們費心盡力,也只完成目標的四分之一;而最後的兩天卻如有神助,拓展了絕大多數。

  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發生質變的飛躍的。而這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是艱苦的緩慢的,是一定要學會持之以恆、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淺嘗輒止,千萬別奢望一步登天!

  越是到了高三,學習就越不容易。也許是最困難的時候,但也正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我們在緊張的備考中,要胸懷自己的目標,憑每日細小的進步和成功去創造高考的輝煌。

  三、要學會堅強

  高三這一年,註定是乏味的,勞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高三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夜以繼日,什麼叫收效甚微,什麼是屢戰屢敗,什麼是屢敗屢戰。面對挫折,選擇放棄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前行,取決於你對成功的嚮往與渴望,取決於你的執著與頑強。成功是蘊含在失敗的苦悶和不懈奮鬥的汗水中的。在失敗面前要學會堅強,要有鬥志和勇氣,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奮鬥的樂趣。我們要與自己的膽怯與懦弱、虛榮與懶惰戰鬥。

  四、注意學習效率

  1.勤奮永遠是真理嗎?教育學理論裡面有個“有效時間”的概念,看你的心用在學習上面的時間是多少。所以看到班上很多拼命學的學不好,玩的反而學習好的,不要驚訝。

  2.學習不好的同學,基本都是嚴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個星期。

  3.我敢說:如果你能夠每天做個學習計劃,每天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務,睡覺前逐一打勾,你的學習效率會快兩倍,也會更加喜歡學習,你信不信?

  五、關於英語、數學學習

  1.英語的提高,真的是個長久的過程,提高的速度較慢,但是考試的穩定性很好,尤其是高中,發現沒有,班上拿第一的總是他或者她。

  2.數學覺得不好的同學,一般都有兩個明顯的缺點:粗心、沒有毅力;英語學得不好的同學有個共性的缺點:懶。

  3.如果英語的祕籍是多聽,多積累,那麼數學就是整理錯題。

  4.為什麼訂正錯題這麼重要?因為其實初高中數學所有的題型就那麼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六、關於多如牛毛的考試

  1.大型考試比如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那種感覺和平時考試是完全不一樣的,必須承認臨場發揮的重要性。你平時一定要刻意訓練,這一點,怎麼樣算是訓練合格了呢?平時就是高考,高考就像平時。

  2.我和我學生的對話:學生說:“老師,我本來可以考140+的,因為粗心最後只考了120+。”我說:“1加1等於幾?”他回答道:“等於2!”我說:“題目只有會做和不會做兩種,不得分就是不會,這個在大型考試裡面從來都是這樣。為什麼你1加1等於2沒有粗心?所以你要做的是把你的熟練程度和對知識點的認識提高一個境界,這些題目對於你來說都是1加1等於2的問題你就無敵了,把這些錯題認真的寫到錯題本上,這個就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3.高考、中考實際上是對你學習、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協調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考察,不光考察學習,我想這也是高考中考的存在的合理性之一吧。

  七、落實就是勝利

  永遠記住,平日不在你學了多少,而是你會了多少;不在你會了多少,而在於你答在卷子上有多少;不在於你答在捲上有多少,而在於你讓閱卷老師看清楚了多少!

  1.一份模擬考試卷子,假如你考了一百四十分,你是不是很開心?!我不覺得。因為實際上你花了兩個多小時去考試,又花了很多時間聽老師改卷,評獎,而實際上對你學習進步有意義的是那個去掉的十分。知道了這一點,你還會輕視錯題麼?!

  2.改寫一位偉人的名句:“錯題本的步伐應該再邁大一點。”你覺得只有數學有必要訂正錯題?

  3.在錯題本訂正錯題的時候,請用不同顏色的筆,註明題目當時為什麼寫錯了,以及心得體會,不要乾巴巴的只是錯題而已。

  八、關於生活。

  一定要找到規律,在二中衣食住行三年了你肯定有自己的規律,讓這些生活規律服從適應你的學習。

  男生果斷的把劉海與怪異髮型剪了吧,女生堅決與化妝說拜拜,到時你肯定不會後悔。

  不要在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了吧,即便你保密工作做得好,鬧個小矛盾也真夠你煩好多天的,哪有心思備考?如果學校家長知道了,唉……你懂得。真有那份感情九個月之後一點也不遲。

  班主任寄語:成為你期待的哪個人

  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各個選手心中的目標是不一樣的。上屆的冠軍心想,我只要能把自己以前創造的速度提高一分鐘就是勝利,畢竟年歲比以前大了,如果記錄重新整理了,就是勝利。另有一個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年輕人,心想:我對自己可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馬拉松比賽,這次能夠跑下來,就很不簡單了。跑下全程就是勝利。第三個參加比賽的人,是個病怏怏的老人,他的想法是,我肯定跑不到終點,我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參與就是勝利,跑到哪裡算哪裡,保重身體是第一位的。大家各就各位時,有一個過路人走到這裡,問到:這是幹什麼?別人告訴他說,馬上就要開始一場精彩的馬拉松比賽。過路人說,我可以參加嗎?組織者說,我們歡迎大家都來參加這項活動。正在這時,發號槍響了,大家像離弦之箭一樣衝了出去,過路人也夾在其中。

  比賽結束了。大家猜一猜結果如何?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所有的人都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前馬拉松冠軍真的把自己創下的成績提高了一分鐘。那位第一次參賽的年輕人,勝利地跑完了全程。那位身體不佳的老人在跑到三分之一賽程的時候,退出了比賽,但大家也都很欽佩他,因為天氣很熱,這對他已經很不容易了。那位勇敢的過路人,則得到了這次比賽的冠軍,他什麼思想負擔也沒有,只抱定了一個信念,這就是儘自己的潛力。他也創造了本地馬拉松比賽的最新紀錄。

  這個故事沒有曲折的情節,結尾也沒有任何懸念,但卻證明了一個很樸素的道理——你會成為你所期望的那個人。

  也許有同學會說,不一定吧?

  這當然不是說你只要躺在那裡一味空想就可以達成目標,而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但第一個要點是你要有志氣,要有勇敢的精神,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第二要向那個過路人一樣,心無旁騖地全力去跑。

  現在回到咱們這個“掌聲響起來”的遊戲中。畢老師要提醒大家一句,因為你是盡力去鼓掌了,你就把自己在鼓掌這方面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畢老師也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鼓掌才能,姑且這樣說吧。在這樣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上,在我們每日無數次摩擦的雙手之中,居然都蘊含著你我所不知道的潛能,只要你盡全力去做,你就會看到數倍於你的估計的結果出現。關鍵就在於你是否“竭盡全力”!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有人讓大家在紙的左上角寫完預想數字之後,補充說一句:現在開始鼓掌,每個人都儘量和自己寫下的數字相符。

  估計結果將會怎樣?

  你可能會說,那我們再也不會鼓出很高的數字,每個人都會和自己寫下的數字相差很少。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這就是自我期待的魔力。按照心理學的研究,其實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內心,一直在傾聽著思想和意志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既忠誠又愚昧,或者說乾脆就是愚忠。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們平日所做的事,有些在意識層面,比如咱們看書說話上臺舞蹈,這是受意志支配的。有些就在潛意識層面,比如你並不能控制你胃腸的蠕動,也無法決定你夜間睡眠以後呼吸的頻率,身體裡都有一套程式自動控制了。這些部門很盡職盡責,雖然不說話,但它們揣測著你的意思,主動地配合著你,赤膽忠心啊!如果你對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們也會殫精竭力地為此努力,將身心調整到的狀態。如果你三心二意的話,它們也就真的懈怠起來,以為這才是為你服務。

  以上的道理講的有點深了,我們就此打住。希望同學們相信自己的潛能,相信自己的價值。因為你的力量,常常比你自己估計的要大得多,就像一塊璞玉,不經琢磨,你無法全面地看到它灼目的光輝,然而讓它閃光的惟一方法,不是等待,而是打磨。如果你哪一天灰心喪氣了,就看看你的這張紙,看看你寫在左上角的數字,再看看你寫在紙中央的數字。記住,你的潛能就像深藏不露的泉水,如果不去挖掘,你無法知道它究竟能不能成為一條匯入大海的浩瀚河流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