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校園黑板報

  日趨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開始呼喚一種新的文明即生態文明。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關於生態文明的校園黑板報,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生態文明的介紹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也沒有能力支援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文明包括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

  消費模式物質文明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約在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從空間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與印度文明。

  世界背景

  以聯合國的三次世界首腦會議為標誌,世界有關環境與發展關係的認識,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四個模型。瞭解這些階段以及思想和政策的演變,可以深入瞭解中國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瞭解提出的五位一體和生態文明觀念的國際意義。

  過去50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62-1972年的環境問題提出階段,1972-1992年的可持續發展與三個支柱的階段,1992-2012年的綠色經濟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階段。

  貫穿過去50年理論和政策演變的中心思想,是強調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與資源環境消耗脫鉤。

  依次深化的理論和政策模型可以概括為四個。一是環境與發展的二維模型,強調資源環境可以支撐的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模型,強調發展需要注意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三是綠色經濟的四面體模型,強調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合作治理;四是發展質量的三個層面模型,強調好的發展應該注意四個方面的資本。

  發展模式

  中華民族生態文明發展模式是一個必然實現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從人類世界歷史生態、文化生態和現實生態出發,在生態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態文明、產業文明為發展方向;以發展憲政、優化體制、優化結構、促進公民意識和認知水平;以真誠的民主來反映公民的社會存在,建立社會公眾信仰及其相應的倫理精神的法制秩序,讓社會各階層利益公開自由的表達權利以期讓社會真理能夠真實的公共表達;將人格質量的提升放在國民教育的首位,來提高人在群體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將生態文明發展放在戰略首位,來提高文明產業化社會的上升能力;將未來優先的戰略放在國家建設的首位,來提高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戰略產業能力;將公眾人本信念及其相應的倫理精神的法制秩序放在推動聯合國改革的首位,讓國際社會各階層利益公開自由的表達權利以期讓社會真理能夠真實的公共表達,來提高聯合國維護和尊重人的能力,走生態文明發展的國家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