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的調息方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太極拳。孫式太極拳作為太極拳中很受歡迎的一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但是在練孫式太極拳的時候,如果進行調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自然調息法

  這種調息方法是練習孫式太極拳的最基本的呼吸方法。

  它接近正常人的呼吸方法,又稱混合式調息法。呼吸不隨意識和動作的改變而改變。

  自然調息法就是不要過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動作的配合問題,在做好拳勢動作基礎上,呼吸以自然、舒服為宜,你覺得舒服了,就對了。

  如果你一直都在堅持用這種呼吸方法,那麼在你練拳的時候,呼吸和動作自然就會相協調。

  這實際上是以動作來調節呼吸。這種辦法的前提是動作要準確,要合乎規格,要規範,對動作要求比較高。

  在學習孫式太極拳的初級階段特別提倡自然調息法。因為自然調息法是使人們在練習過程中不加任何勉強或干擾的呼吸形式,練習者是為了記住孫式太極拳的動作規格、路線、方法和要領,已無法在人體生理方面再做任何要求。

  在練習過程中只能獲得一種感性認識,對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並不完全理解,做動作時人體表現出停頓,不能起到節節貫串,相連不斷,一氣呵成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效果。

  因此,在一開始練孫式太極拳的時候,這種呼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學習好。

  ***二***胸式調息法

  這是練習孫式太極拳時一種特殊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的生理過程是胸和肋向外向上擴張,同時兩肩也向上抬升以幫助胸廓擴張,外界空氣便壓入肺內而完成吸氣,然後胸肋復還原位,兩肩下沉使胸廓縮小,肺內儲氣便排出體外而完成呼氣。

  在練習太極時,要求練習者做到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那麼,胸式調息法會無意識使胸廓緊張,外表會出現雙肩上聳、腹肌緊縮、頸項僵硬。

  在動作中就不能達到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的要求。特別是在太極推手中,為了起到”引進落空”和“瞬間轉化”的作用,就應當採用胸式調息法,利用胸部開合、提沉,起到以胸化勁的效果。

  ***三***逆式調息法

  逆式調息法是包括練習孫式太極拳在內的武術、氣功的主要呼吸方法。即在呼吸時橫隔膜肌收縮,腹部隨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動為主的呼吸方式。

  從孫式太極拳的生理特徵來說,逆式調息能加深和加大肺活量,也是這種呼吸方式,才能表現出孫式太極拳的柔、勻、細、長,在動作配合上才能協調,

  在孫式太極拳運動過程中所採用的氣沉丹田,內外結合,纏繞運動,舒暢經絡等,都是通過腹部逆式呼吸來完成的。腹部是“丹田”所在,練習時在身體端正的基礎上”意在丹田”。

  通過意識導引呼吸,將氣緩慢地傳送到腹部臍下,使腹部任其自然的起伏鼓盪,在充實飽滿的狀態下腹肌向四周產生緊張內裹之勢。太

  極拳是以腹部的鬆弛起到轉換重心和傳遞勁力的作用,也正因為採用這種腹式運動方式,使呼吸更加深長、自然、勻細,並且通過意識將氣徐徐吞吐,使呼吸方式符合動作運動的規律。

  而在運動生理學中還說到,腹式呼吸的吸氧量大,並且在呼吸中有加深氣息的深長作用。

  這對孫式太極拳運動在沉穩的基礎上,促進呼吸達到柔、勻、細、長起到一定的作用。逆式調息法是練習孫式太極拳最常用的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