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籃球運球教案設計

  七年級體育課程教導學生運球練習,增強學生的籃球運球技術,那麼七年級的籃球運球教案應該如何設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七年級籃球運球教案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七年級籃球運球教案

  一、設計思路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籃球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深受學生的喜愛,在實踐操作中,主要依據水平四籃球教學的課程標準,遵循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學生為主體,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學伴和指導者,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創新思維能力,採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高效率的達到體育教學目標.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榮譽感和團隊集體感比較強,從小學剛升到中學籃球基本技術基本技能不規範,,運球能力差,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愛是教學的基礎和根本.學生對單一的練習缺少興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心理特點***好奇心強、喜歡新花樣、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專注於一種活動***,採用多變的教法和多樣的練習形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教材、教法、學法運用

  在教材的選擇上本次課選擇籃球運球技術,從最基本的籃球技術運球練起,初步學會運球的動作要領,為以後技能的合理運用打好基礎.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採用了語言法***講解、口令、指導、提示、口頭評價***、示範講解法、比賽法、預防改正錯誤動作法、表揚鼓勵法等.縱觀整堂課來看,緊緊圍繞遊戲法自始至終貫穿這節課,以目標引領內容,以內容為核心,以遊戲為載體,有效的完成課堂教學.

  學法上考慮到是第一次課,讓學生粗學樂學,降低對技術的要求.

  四、具體教學設計方案

  教材內容:水平四七年級籃球《運球》技術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和同伴一起積極主動參與練習中.

  2.學會原地運球的正確方法***協呼叫力***,初步學習行進間慢跑中運球技

  術,發展學生快速、力量、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

  3.通過設定遊戲讓學生感受到籃球帶給學生的快樂和成功感,培養和同伴

  協同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身體協呼叫力的運球方法.

  教學難點:養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2分鐘***:***1***集合整隊,檢查報告人數***2***師生問好***3***宣佈課的內容

  ***4***安排見習生

  組織:四列橫隊學生背對陽光站立要求:快靜齊

  ***注:繼承了一般課堂常規教學的要求,屬常態化教學.***

  開始部分***10分鐘***:***1***一路縱隊繞籃球場慢跑三圈.

  ***2***原地徒手操6節.4*8拍

  組織:還原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站立,教師喊口令鏡面領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隊形整齊,口號響亮,精神飽滿,徒手操動作有力.

  ***注:情景匯入:我校的學生主要以藏族學生為主,來自農牧區,對於籃球的知識和資訊是有限的,在匯入時,詢問學生以前玩過籃球嗎?喜歡嗎?怎麼樣才能打好籃球?就要從最基本的技術練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運球技術.***

  基本部分***23分鐘***:***1***原地運球技術練習

  學法:

  原地徒手模仿練習,體會動作要領.

  原地持球中速低運球練習和原地快速低運球練習

  5—6人一組,自主互相交流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原地單手低運球比賽***每人運球20次以先做完的隊為勝***.

  慢跑往返運球15m*2每人2次.***以兩個邊線為距離***

  教法:

  示範動作稍慢,講解手隨籃球上下起伏按拍.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練習.

  教師語言反覆強調,觀察巡迴指導練習.

  糾正共同易犯錯誤.

  組織:六列橫隊,間隔2---3米,以縱隊為一組***男女各4組***.練習時各小組圍成小圓圈.

  要求:認真觀察練習,相互學習交流.90%學生學會原地運球技術.

  ***2***運球+擲地滾球接力***以兩個邊線距離15m***

  方法:發令後,各組第一個隊員開始快速運球至對面邊線,轉身用投擲地滾球的方法將球擲給本隊第二個隊員,第二個隊員照此法繼續,直到所有隊員做完,當最後一個隊員做完後,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個隊員繼續進行,返回到原來的位置.

  ***注:此遊戲主要讓學生體會快速跑動當中運球技術,擲地滾球主要是鍛鍊學生上肢力量,彌補了遊戲內容的單一性,提高了練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3***運球+投籃接力

  方法:發令後,各組從第一個隊員開始,運球到籃下將球投進***不限投籃姿勢,要求必須將球投進去方可返回***,然後運球返回本隊交給本隊第二個隊員,第二個隊員照此法繼續直到本隊所有隊員做完,以先做完的隊為勝,後兩名小“罰”十個下蹲.***男、女各四組***.

  ***注:此遊戲在實施過程中,一方面練習了運球技術,另一方面在投籃的時候,十個籃球在籃圈上飛舞,有的有可能進了卻被其它籃球碰飛了,有的不進卻被碰進了,運氣不好的一直在那投直到投進,球場上學生的加油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猶如歡樂的海洋,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教師加入比賽中使課堂錦上添花.***

  結束部分***5分鐘***:

  放鬆:調整呼吸,教師向上拋籃球學生吸氣,籃球下落時呼氣.肢體的按摩.

  集中講評:多表揚鼓勵學生.

  收回籃球,師生再見.

  5.總的要求:讓全體學生感受運動到樂趣.

  6.運動負荷:平均心率125次/分鐘左右

  7場地器材:10個籃球籃球場地一塊

  五、課堂常規要求

  ***一***課前對場地進行必要的檢查清潔,保證場地的安全.

  ***二***要求學生不吐痰、不坐籃球、老師講話的時候不運球不發出響聲,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課後自我反思

  這節課也是我籃球教學當中比較成功的一節課,多年來在每次的籃球運球教學中屢次使用,效果都不錯,其亮點就是運用趣味遊戲調動學生練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學中玩,玩中學,樂中育”,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有趣,完成了課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足之處,以前課堂時間為45分鐘,在課堂設計準備部分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練習,後時間改為40分鐘,考慮到時間因素取消了此項練習,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學有層次、有連貫性,在人員的分配上總有個別組沒有照顧到個體差異,造成比賽時組與組之間有差距.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嘗試了一些教法,還有待於不斷的改進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