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的實用技巧

  有哪些?高爾夫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擊球入穴的球類運動。如今,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已經成為貴族運動的代名詞,是中國古代一種名為“捶丸”的球戲演變而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0個實用高爾夫球技巧

  一、引杆

  很多球手在剛開始揮杆時就移動手腕,這個動作會高爾夫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擊球入穴的球類運動。如今,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已經成為貴族運動的代名詞,是中國古代一種名為“捶丸”的球戲演變而來的。產生很多不良後果,比如縮小了揮杆半徑,導致杆面開放等。要使你的力量最大化,你必須在引杆時固定好左手腕,擴大揮杆半徑。要點是引杆時用肩膀,而不是用手,手的作用只是握住球杆而已,多加體會吧!

  二、熟練推杆

  每個球場的果嶺速度都不一樣,在陌生球場遇到下坡推時更是難處理。記住接下來的幾點吧:1、推過最高點。在遇到先上後下的情況時,應優先保證球推過最高點,之後的距離就交給重力去完成吧。2、確定彎折點。在遇到較大的線時,應該先觀察確定一個彎折點,並且朝著那個點推擊,剩下的就只用考慮力量。3、規律的加速。這點需要勤加練習,讓杆頭柔和且有力的穿過球,這是保證一次柔和推擊的重要因素。

  三、五杆洞策略

  很多五杆洞你幾乎都快2杆上了,這也是你抓下小鳥的最佳機會。但是你必須小心這些五杆洞,不然很容易高於5杆完成。有時候越是想兩杆上,越容易在一號木上出事故,相反的,選擇三木開球,更大的角度,更短的距離,也更易於控制,把球打上球道,第二杆估算一個適合你使用你最拿手的那支挖起杆的距離來打,這樣的話意外情況會少很多。

  四、上坡位短杆

  第二杆進攻果嶺後,球落到了低於果嶺很多的坡地上,你發現自己無法看到旗杆,你害怕打短,但是看不到旗杆確實難估算距離,怎麼辦呢?你應該:第一步,走到一個即看得見旗杆,又看得見球的地方,估算出大概距離,然後回到球位旁,想象透視障礙看到旗杆。第二步,做幾次試揮杆,保證其中連續兩次杆頭流暢的劃過地面,擊球時姿勢應為:肩部與地面平行,球杆垂直於地面,重心放在右腳上。選杆比正常情況下大一號,並且做出全揮杆,重心則一直保持在右腳。

  五、肩臂同步

  業餘球手認為要打遠,需要讓杆頭儘量遠離身體,但事實是,很多人在肩膀無法轉動後繼續向後移動手臂,這樣導致他們下杆時必須調整以做到肩臂同步,但是,在四分之一秒的時間這是很難的,想要獲得最大的力量,你的肩膀和手臂必須做到同步。將腋窩部分的衣服夾住,在肩膀無法轉動時停止手臂移動,多加練習吧。

  六、更加緊湊

  讓杆頭從儘可能寬的揮杆回到緊湊的狀態上來。具體怎麼練習呢?找一面牆,網也行,讓牆或網處在你的右側,然後練習揮杆,讓上杆時杆頭離牆最近處可能只有3-4釐米,讓後下杆時你會發現,做到了緊湊的下杆時杆頭會離牆/網遠很多,這樣就創造了釋放的延遲力量,可以增加杆頭的速度。

  七、別重複錯誤

  1、上杆。很多球手在上杆時僅僅依靠手臂,這樣就會使揮杆處在一個不正確的平面上。正確的做法是自然的旋轉肩膀和胸部,杆頭高過臀部時,立起左手腕然後上杆至頂部。

  2、重複節奏。每個球員都有自己揮杆的節奏。相當一部分球員在上杆至頂點時都過於急切的下杆擊球,導致了揮杆節奏的紊亂,記住,在你上杆至頂點時應該有個小停頓,這樣做以後你會發現下杆輕鬆很多。

  3、下杆步驟。經常出現slice的球手,都是因為肩膀啟動下杆,這樣會使杆頭處在目標線的外側,下杆的第一步應該是手臂的自然下降,這時需要保持住手腕角度!然後才是髖部及肩部的加入。

  八、去除推杆壓力

  1、切忌多想。推擊之前前怕後怕,總是想著“會不會小了”、“洞口邊有沒有線”之類的事情,那麼你的推杆就毀了。推擊之前應該在腦海裡有個推擊全過程的構想,想象球的滾動軌跡,並且保持信心。

  2、點連成線。找一個均勻連續側坡的果嶺,想象球的滾動路徑,並在腦海裡將這些點練成一線,剩下的就只用考慮力量。

  3、上下坡推擊。上坡時,因為需要用力推,所以球速快,這時就可以少抓一些線,相反的,下坡推時,球速減慢,這時線的影響會大很多,所以要多抓一些。

  九、切杆三步走

  大部分球手在果嶺邊通常只用一支桿來處理,比如56°,但是根據實際情況,沙坑桿也可以休息一下。

  1、鐵木杆。當球位低於旗杆,距離也不遠,又是在斜坡上時,你就可以選擇鐵木杆或者球道木杆來處理,上杆時只用上到球后20-30釐米左右,固定住手腕,用肩膀的力量輕擊出去。

  2、推杆趾部。有時候長草救球可以耍點把戲,比如小下坡位,用推杆的趾部向下擊球的底部,這樣的球跳動滾動都不會很多,可以做的更細膩。

  3、妙用切杆。當球在果嶺邊緣時,用切杆的前端來擊球,感覺像是打薄了,這樣的球通常會有些小跳動,並且滾動距離也不會很長,易於控制。

  十、打深一些

  沙坑救球始終是一部分球手的難題,作為唯一不是直接擊中球的技巧,你要明白它的原理,沙坑球是打沙,然後依靠沙子的力量將球托起,所以就需要你打球前面的沙,你可以想象打深一些來處理,而不是我要打沙什麼的,變一個思路可能就有不同的結果。

  高爾夫杆分類知識

  1、 球杆分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打好高爾夫球,首先必須對你手中的工具——球杆進行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一般說來,一套完整的球杆應該包括木杆、鐵桿和推杆。木杆的作用是爭取距離,為了增加擊球時的杆頭速度,儘可能的加大揮杆弧度,增加打擊量,所以木杆比鐵桿要長得多。木杆一般包括1號木***Driver***、3號木***Spoon***、5號木***Cleek***,其中3號木和5號木也稱為球道木***Fairway Wood***。鐵桿追求的則是準確性,以使球更容易接近目標。一套完整的鐵桿包括1-9號鐵、Pw、Sw,但是大多數球手都去掉了1號鐵和2號鐵,根據鐵桿的長度和作用可分為長鐵、中鐵、短鐵和特殊鐵四種,其中長鐵一般用於球道,中短鐵用於攻果嶺,而特殊鐵包括了挖起杆***Pitching Wedge***和沙坑桿***Sand Wedge***,以及一些特製的角度杆***Lobbing Wedge***,一般用於長草、困難球位以及沙坑等特殊情況。至於推杆***Putter***可以說是所有球杆中最重要的一支,因為一場球中推杆佔總杆數的45%以上,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推杆非常重要。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高爾夫球杆的種類和特殊技術越來越發達,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球手你需要注意,高爾夫通用規則規定,比賽中一名球手的球杆總數是不能超過14支的,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搭配。

  2、 1號木杆

  使用1號木杆***Driver***主要是為了獲得較大的飛行距離,一般在發球區上發球時使用。在發球區上的第一杆打得越遠,球就距離球洞越近,第二杆或第三杆就有可能使用較短的球杆,相對將球打得靠近球洞的概率增高。因此1號木杆是對提高成績有重要作用的球杆,而且也是最有魅力得球杆。

  因為1號木杆強調的主要是距離,一般人在發球區發球時總有一種“這一洞要打出好成績”、“和對手比比看誰打得遠”的慾望,因此使用1號木杆時試圖猛力擊球的現象很多,常常因此而破壞了揮杆節奏。實際上,球的飛行距離並不絕對與揮杆所用力量的大小成正比,而是取決於擊球瞬間球杆杆頭對球的衝擊速度。衝擊球時杆頭的運動速度越快,對球的衝量越大,則球飛得越遠。要增強杆頭衝擊球的速度,大而圓的揮杆軌跡和流暢協調的揮杆節奏是關鍵所在。盲目地使用強力揮杆會使揮杆軌跡縮小,動作僵硬變形,節奏失調,不僅不能將球打遠,反而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失誤球。因此,在發球區上手中握著1號木杆準備擊球時,首先要想到提醒自己:“放鬆!”“注意節奏!”。

  1號木杆在所有的球杆中是最長的,揮杆幅度也最大。使用時的站姿寬於使用其它球杆時的站姿。使用1號木杆時的站姿寬度稍寬於肩。

  由於揮杆的幅度很大,在上揮時必須充分轉動身體,在揮杆最高點時左肩必須轉到下頦下方,而且保持上揮杆時右膝的穩定。

  在後擺杆時,要保持兩臂和肩構成的三角形,並保持左臂和球杆的一體化,在兩手位置到達腰部之前,不要使用手腕。在兩手到達腰部高度繼續上揮時左腕才開始向拇指方向屈曲,隨著擺臂、轉肩、轉體,將球杆揮至頂點。

  因為球的位置在左足跟內側前方,加上球被球座***tee***架起,所以揮杆的最低點稍位於球的後面,衝擊球時發生在球杆杆頭從揮杆軌跡的最低點開始上升過程中。我們以前講過,向球的衝擊不要看成是衝擊一個點,而是一條線或是狹長的區域。在發球區使用1號木杆發球時,球架起的高度隨個人習慣、所要求球的飛行高及風向等因素而不同,但一般以球高出球杆杆的上緣半個球為宜。

  在下揮杆衝擊球進入順勢動作後,要向目標方向大幅度地揮動,好象球貼在杆面被球杆送出一樣,這樣就能擊出方向準、距離遠的好球。

  3、 球道木杆

  球道木杆是指2號木杆***brassie***、3號木杆***spoon***、4號木杆***baffy***和5號木杆***cleek***。球道木杆是要求既要有距離,又要有準確性的球杆,主要在球道上使用,因此而得名。在草較長的長草區或球道砂坑中,球的位置狀態較好時也可以使用。

  在發球區上使用1號木杆發球時,可以用球座把球架起來,而球道木杆則一般是用來擊打地面或砂上的球。由於球的位置狀態的限制,打球的難度可以說較1號木杆困難,因此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球。因為球杆長度和杆面傾角的關係,往往產生球不易上升的感覺,一般人總是帶著使球上升的意識擊球,因此出現身體向左上方聳的動作,反而使杆頭擊打在球的上方,導致地滾球。球的飛行線的高度是由球杆杆面的傾角決定的,只要在擊球過程中以身體縱軸為中心,正確地轉動身體,沒有多餘的上下起伏或聳肩動作,由於球道木杆杆面傾角大於1號木杆,自然地就能打出彈道高於1號木杆的球。

  在使用球道木杆時,其站姿比使用1號木杆時要窄一些,球的位置不變,仍然位於左足踵內側線上,但右足較1號木杆稍向左足方向移動。

  在上揮杆時要十分注意節奏,揮杆頂點時球杆的位置與1號木杆略有不同,使用1號木杆時揮杆頂點的球杆基本與地面平行,可以認為杆頭是指向鐘錶三點的位置,而使用球道木杆時,球杆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基本上是指向二點位置。

  在下揮杆時也要注意保持流暢的節奏,不要用球杆頭從上往下砸擊球,而要以掃擊球的感覺使杆頭從球的位置快速掃過,使杆頭的底面幾乎貼著地面向球的飛行方向低而長的滑行,這樣就能打出理想的好球來。簡而言之,使用球道木杆時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用杆頭去捕球,而不向下砸球或向上抄球。

  4、 長鐵桿

  長鐵桿包括1號鐵桿、2號鐵桿和3號鐵桿。其中1號鐵桿因為杆面傾角太小,難以掌握,所以不常用。使用長鐵桿時,較使用球道木杆要求更高一些,因為它既要求飛行距離,更要求飛行的準確性。加上其杆身長、杆面傾角小和杆頭輕而小的特點,並非有力量就能得心應手地使用。所以即使很職業選手也都認為它是最難使用的球杆。

  一般人在使用長鐵桿時,常常認為這種球杆杆面傾角小,杆身又很長,因此一握住球杆就產生揮杆猛打,用力將球擊遠的念頭。而打出去的球不是向左就是向右,越用力擊球結果就越糟糕。揮杆節奏失調,揮杆軌跡潰亂,根本談不上打出好球。所以,去掉多餘的用力,保持流暢的節奏,是正確使用長鐵桿的關鍵之一。在站姿時,體重要均勻地分佈在兩腿上,基本保持5:5的比例,這樣可以防止向下砸擊球的錯誤,保持圓滑流暢的揮杆軌跡。

  後襬杆時,左肩、左臂和球杆構成一體,杆頭最初向後運動的20~30釐米左右要尤其緩慢,然後儘量加大揮杆的幅度,左肩轉到下頦下,進入揮杆頂點,此時球杆大約指向一點鐘的位置。

  下揮杆以左足踵落地開始啟動,此時注意左半身領先,不要因過於想用力而使上體動作過快、過早地用臂帶動球杆向下砸擊球。

  順勢動作和結束動作幅度要大,而且乾淨利落,和使用木杆一樣,杆頭沿地面低面長地向飛行方向掃出,頭與杆頭形成良好的牽引結構。

  5、推杆

  推杆,是在球洞區***果嶺***上使用的特殊球杆。

  球被打上球洞區***果嶺***後,要用推杆將其推擊入洞。也就是說,推杆是最終履行擊球入洞的球杆。

  在打高爾夫球時,用1號木杆將球猛擊出250米算1杆,用推杆推擊距離球洞只有3釐米的球入洞也是1杆,在18洞的標準桿數中,推擊杆數基本上佔二分之一。職業高爾夫球界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老的蘇格蘭諺語:“1號木杆給人看,推杆好了能掙錢***Driver isshow ,putt is dough***”。由此可見,推杆使用的好壞對總成績有很大影響,所以,提高使用推杆的技術水平,儘量減少推杆次數,是提高成績的捷徑。

  推杆的種類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T型、L型、鐮刀型和鵝頸型等。T型杆因為杆身與杆頭的中部相接,較易於決定方向;L型推杆與鐵桿的形狀相似,易於掌握,但是杆面容易出現開放或封閉的錯誤;鐮刀型推杆杆頭較重,球易於滾動。除上述種類以外,還有很多經過特殊加工的推杆,但是不論什麼形狀、結構的推擊杆,只要長度、重量等與自己的身材、推杆方法、打球習慣等相適應,使用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否則,再昂貴的杆也是沒有用場。

  推杆的使用不同於其它球杆,擊球方法和動作與使用其它球杆時有很大區別,且又因人而異,故有“推杆無定式”的說法,也就是說使用推擊杆不必千“人”一律。握杆、站位、擊球可以隨各人所好,採用不同的方式。

  6、 短鐵桿

  短鐵桿包括7號鐵桿、8號鐵桿和9號鐵桿。使用短鐵桿時對球的飛行方向和距離的標準性要求更高。

  在使用短鐵桿時,距離較近,揮杆動作也較小,一般採用較為開放的站姿,即右足略在左足的前方,體重較多地由左腿承擔,約70%體重由左腿承擔。因為在揮杆過程中身體的迴轉動作較小,體重的移動也不像使用長鐵桿時那樣顯著,所以這種體重分配方法有助於保持身體在揮杆擊球過程中的穩定性,而且可以打出高彈道的球來。

  有的人在想打高彈道球時,大部分體重不僅沒有落在右腿上,反而帥右腿來承擔。忘記了憑藉球杆杆面自身的傾角,自然而然地可以打出高彈道球,誤認為要通過手腕動作使杆頭切削出高球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多餘的,也是不正確的。在揮杆時不需要帶有將球打高的意識,只要揮杆擊球動作正確,短鐵桿的杆面傾角就會自然產生高彈道球。要以用杆頭衝擊球的意識擊球,而不要用抄挖動作試圖將球打起,這樣反而會打在球的頂部造成失誤。

  使用短鐵桿的上揮杆和基本揮杆大致相同。開始後襬杆時保持兩肩、兩臂構成的三角形,使杆頭向飛行方向的正後方引出20~30釐米,然後上舉。下揮杆時左半身領先,動作緊湊協調,結束動作後的兩手位置要與揮杆頂點時的位置相對稱。

  需要注意的問題:要調整好身體與球之間的距離,尤其不要使球距身體太遠,以免兩兩腋部空虛,導致不穩定揮杆動作;使用短鐵桿時主要強調方向和距離的準確性,不強調過大的用力,因此無需過多地使用身體,而是以臂一體揮杆為主體,在身體旋轉的輔助作用下將球擊出。

  因為短鐵桿對準確性要求很高,所以對動作的精神細度要求也很高,只有反覆多次練習,經常體會,形成正確的肌肉動力定型,才能運用自如。

  7、 特殊短鐵桿

  特殊短鐵桿包括劈擎杆***pitching wedge***和砂坑用杆***sand wedge***。也有時分別將其標為10號鐵桿和11號鐵桿。

  劈擎杆主要用於球洞區周圍,在地形條件複雜或球與球洞之間有砂坑、水障礙或樹木等障礙時,將球高高打起,使球能夠越過障礙落在球洞區上。也常常用來打八、九十米以內的近距離高彈道球。

  砂坑用杆主要用來打球洞區附近砂坑內的球,也用來將深掩在長草區中的球打上球洞區,或將位置較球洞區很低的球打上球洞區。

  8、中鐵桿

  中鐵桿包括4號鐵桿、5號鐵桿和6號鐵桿。隨著球杆的縮短,站位的寬度也逐漸變窄。

  實際上,包括中鐵桿在內,無論使用哪一種鐵桿都可以被稱“控制擊球”***control shot***,即不僅是為了將球打遠,更重要的是將球打上球洞區或瞄準的區域,而其中中鐵桿又是鐵桿中使用最頻繁的球杆,所以能否很好地應用中鐵桿會直接影響打球的成績。

  首先在使用中鐵桿時,沒有必要為求得距離而犧牲準確度,不需做過大幅度的上揮杆,一般以揮杆頂點時杆頭指向1點鐘的位置為好。揮杆節奏清晰流暢,用力僅用全力的80%就足夠了,如果拼盡全務以很快的速度揮杆擊球,就有可能擾亂揮杆軌跡,改變杆面的方向,造成失誤球。

  瞄球時,要從球的正後方看球,如果像使用1號木杆時那樣稍從右後上方向下斜視的話,就容易使體重落到右足,使揮杆節奏受到影響。

  在使用中鐵桿時,為了避免用全力擊球的情況出現,可以抱著有餘裕的心理選擇球杆,例如:使用6號相時的最大飛行距離是140米,在實際距離是140米時,可以用5號鐵桿放鬆地打,而不必拘泥於必須使球杆和距離對號。

  揮杆過程中不要過分和過早地使用手腕,不能錯誤地認為要求動作放鬆而使握杆鬆懈。後襬杆時過早使用右腕會影響擊球的方向性。握杆要緊,一定要保持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緊緊地握住球杆,這樣就能避免因手腔鬆懈而使右臂右腕過早、過積極地工作,造成失誤球。

  在下揮杆結束、衝擊球的瞬間後,還原到擊球準備姿勢,稍彎曲的右臂伸直推出,進入順勢動作。如果過程、過分地使用右手腕和右臂,就會造成旋向右方的球;反之,沒有合理使用右腕、右臂或使用過遲時,會產生旋向右方的球。

  擊球前的上揮杆幅度不必過大,擊球后向目標方向做大幅度的順勢動作,可以保證球的飛行方向正確。另外,穩定的結束動作姿勢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檢驗揮杆過程中身體運動及體重移動是否合理的標誌之一。如果揮杆擊球時身體的工作和體重的移動有錯誤,結束動作的穩定性肯定會受到影響,建議初學者在一開始學習高爾夫球時,就注意掌握好穩定的結束動作並反覆練習,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