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情繫你我黑板報

  良好的情緒可以成為學習、事業和生活的動力,而不良的情緒則會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所以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抱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每一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

  相關資料1

  1. 感情的挫折讓人覺得世界已無所留戀,生活的壓力給人無心喘氣,總覺得人生下來就是來受罪。然而失落時兄弟姐妹的真心幫忙和無私關懷卻叫我愛上這個世界,愛上生活。

  2. 釋放所有的壓力確實不好,就應要持續必須程度的緊張。――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宮崎駿

  3. 我對培養張瑋感到很大壓力,接下來的對戰給他選歌比給其他的學員還難選,正因他不只是會唱,還要展現他在舞臺上的魅力,這樣的歌你們幫我選吧――著名女歌手那英

  4. 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標準,向社會大眾負責及不施壓力威脅的態度――這些事讓你終有所獲。――美國廣告大師李奧貝納

  5. 人的天性雖然是隱而不露的,但卻很難被壓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絕。即使勉強施壓抑,只會使它在壓力消除後更加猛烈。只有長期養成的習慣才能多少改變人的天生氣質和性格。――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培根

  6. 我關注的是我這天能做什麼事情,我這個月能做什麼事情,我今年能做什麼事情,過了今年的事情我基本不關注,我很少做給我帶來巨大壓力又恐怕做不成的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

  7. 在情緒抑鬱心理壓力大或生氣的時候,強裝笑臉有助於釋放不良情緒,有益身心。人的情緒是千變萬化,遇上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會莫名失落沮喪。但是,常常維持壞情緒,內心就會被負面情緒包圍,對身心健康都沒有好處。

  8. 曲折,在人生的旅途中難以避免。應對曲折,有人失卻了奮進的勇氣,熄滅滅了探求的熱情,而有人卻確立了進取的志向,鼓起了前時的風帆,從而磨練出堅韌不拔的性格。

  9. 對世事的認識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們無法再激情萬丈,他們的內心裡充滿了困惑和無奈,時光之刀開始剝去他們那層桃紅滋潤和青春光滑的膚色,肅穆蕭然,茅草四起,蓬頭垢面,衣裳不整。

  10. 最近我壓力很多。因此我感冒了。但別擔心。已經還好了,我鍾愛工作。我有休息的時刻,玩兒的時刻。每一天發奮領悟中文。我想和大家一齊聊天。――***女優,電影演員,歌手蒼井空

  11. 要學習並領悟做自我的心理醫生,不斷為自我釋放壓力,為自我加油鼓勁。多培養些良好的興趣愛好,看看勵志書刊,交交良師益友。很多時候,別人不必須能幫得了咱們,腳下的路還需要自我去走。――原名史恆俠,網路上人氣火爆的紅人芙蓉姐姐

  12. 人們總愛用鮮花,掌聲迎接成功者,但須知成功的路上坎坷,荊棘,崎嶇,有人愛用責怪,嘲笑對待失敗者,但須知失敗中包藏著期望,孕育著勝利。

  13. 一個人若能為別人的性命與人道的法則著想。縱使他正在為自我的性命掙扎,並處於極大的壓力之下,也不會全無回報的。――二戰英國首相,政治家,作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丘吉爾

  14. 此刻每一天的生活簡單而又愉悅愉悅,陪著媳婦,等著孩子的出生,緊張而又興奮,偶爾聽聽光碟,既放鬆又能緩解壓力,確實好方法,還能用大師進行一下胎教,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資料2

  大學生自卑心理及表現形式

  個體生活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自卑心理存在差異,其主要表現形式具有以下特點:

  1.1 自我評價過低

  過低評價自我,認為自己某些方面或各個方面不如他人,會導致個體產生強烈的、與喪失信心相聯絡的沉重的負性情緒體驗,從而自我否認,不敢積極進取,缺乏成就動機,在行動中習慣於採取退縮及逃避行為。過低評價自己的智力,一旦成績不好,便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過低評價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表達能力差,相比較口頭表達能力好的同學便自慚形穢,不敢當眾發言;過低評價自己的意志力,不相信自己能克服膽怯、多疑等弱點而形成自卑性格。

  1.2 行為迴避

  因為缺乏信心,對批評過於敏感,因此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往往採取迴避方式與他人交往。他們在生活中說話猶豫,辦事思前顧後,缺乏膽量和魄力;在學習工作上缺乏強烈的成就動機;在公眾場合行為拘謹,遊離於班集體之外,表現出孤獨和不合群。

  1.3 多疑敏感

  自卑大學生自信心不足,所以自尊感非常強。他們對別人的言論態度非常敏感,自認為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被他人注意,常把他人關乎自己特點的言行理解為是對自己的輕視和批評。

  1.4 防禦行為較多

  自卑大學生雖然自我接納度低,但內心並不接受自己的不行,所以,在潛意識中,他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別人身上去,認為他人瞧不起自己或對自己不滿,由此可能產生怨恨的情緒。為了維護自尊,緩和或消除不良情緒帶來的痛苦,他們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過強的自尊和較強的戒備心理,對別人不寬容、不友善,甚至有較強的敵對態度。也有部分大學生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或不足, 往往會不切實際地吹噓或炫耀自己的優勢, 給人一種明顯的“矯飾” 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