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泥塑是怎麼形成的呢

  作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大家都挺熟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去西安看兵馬俑,除了“壯觀”、“巨集偉”、“震撼”、“大”、“多”之外,還能看到些什麼?

  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在這幾個地方能見著8000+個1:1的人形陶俑,每個陶俑都獨一無二。仔細看還會發現,他們的臉也不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眉宇間有些微妙的差別!

可以說兵馬俑幾乎千人千面,不禁有人猜測:兵馬俑,

  兵馬俑都有明顯的相對統一的長相特徵,比如:國字臉。

  這些中國臉,是華夏第一次大一統時的模樣,生氣勃勃的時代,在兵馬俑的場景裡,空氣裡都是“凶”氣。每一張在這裡見到的臉,在當年也許都是戰功赫赫的猛士。

  秦國早期以遊牧為生,秦人的體態面目都帶著幾分彪悍勇猛。

  現如今,“生冷硬倔”仍是陝西人的性格寫照,樸素明快,生命力十足,直來直去不會轉彎兒。如果留心觀察那些田間地頭的老陝們,和兵馬俑的長相、氣質也非常相似。

  同時,秦地人的臉很有特徵,多為鳳眼、厚鼻、寬額、闊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行走的荷爾蒙”。比起後來的漢唐衣冠魏晉名士,秦人妥妥的“純爺們”範兒,陽剛十足。

  兵馬俑平均身高一米八,包裹在戰衣之下,手持兵刀或儀仗,站在西風裡都是颯颯一條好漢。

  純爺們就是我!

  雖然長相顯示了是某一區域普遍的面部特徵,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每個兵馬俑體態不一、面部細微表情均有差別。

  即使在科技已經十分先進的今天,我們還是很難燒出數量如此巨大,沒有重複的陶俑,難不成真如猜測的那樣,秦始皇的陪葬俑可能是活人俑?

  這個問題,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活人殉葬在原始社會就有過先例,並不是秦朝才開始出現的。而人殉發展到頂峰也不是在秦朝,在已發現的殷商貴族大墓中就有不下5000人的殉葬規模。

  活人俑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裹上布再用泥封住,然後把他整個的放到窯爐裡燒製,最後再塗上顏色放到陵墓裡面,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

  嗯?什麼情況?

  有人說,秦始皇是一個殘暴的君主,晚年醉心於長生不老。他採用了活人祭的方式,用活人俑來守護地宮,這種傳說也是有可能的。

  但我們看看歷史,秦統一六國,戰死的將士不計其數,再加上修長城修陵墓,抗擊匈奴,徵百越,哪個不需要大量的人?

  再說秦國連年征戰,人口下降嚴重,秦始皇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他不僅不殺開國功臣,而且還反對活人殉葬!如果用的是活人俑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所以傳說終究是傳說。

  還有……一臉懵?

  而現存發現的肉身泥塑,大多是古代高僧人士坐化去世後,遺體稍加處理,僧人穿著僧服,外面再加一些秸稈、麻布等物做保護,再施加細泥,做成塑像,表面再施加彩繪或者鍍金,這樣做成的佛像。

  柳泉大師肉身泥塑,宋代,距今約1000年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可以發現,它表面敷的泥土很薄,說明泥塑技術還是很高的。

  但從已經出土的兵馬俑殘俑來看,並沒有任何曾經有人在裡面待過的痕跡,那麼姑且認為,秦始皇陵的兵馬俑都只是燒製的人形兵俑而已。

  同時,兵馬俑和肉身塑像還是有區別的,肉身塑像現在發現得最早的距今也只有一千年左右,而兵馬俑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兵馬俑是高溫燒製的,而肉身佛像是用泥塑的,並沒有經過高溫燒製。

  所以有專家推測,秦兵馬俑應該是根據某批秦兵的原型製作了一個模型,然後再根據這個模型製作出有差別的泥塑。

  專家根據出土的俑,考證了它們的燒製方法,證實兵馬俑是分段燒的,最後再組合在一起,面部則是淺浮雕雕刻出來的,完全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細看兵馬俑的陣列,隊伍中不同位置、不同官階的士兵,髮型、配飾、武器、鎧甲、護具都有嚴格明顯的區別——兵馬俑的寫實程度超乎想象,包括他們的表情!

  細看每個陶俑都有獨一無二栩栩如生的表情!

  太有意思了!

  兵馬俑之所以被稱為奇蹟,一方面是因為規模,另一方面是因為古人居然能根據秦兵原型1:1進行還原,這反映出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藝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