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常見的手抄報內容

  春節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春節常見的手抄報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春節對聯及春節食俗,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春節對聯

  上聯:大順大財大吉利下聯:新春新喜新世紀【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精耕細作豐收歲下聯:勤儉持家有餘年【橫批】:國強富民

  上聯:創大業千秋昌盛下聯:展巨集圖再就輝煌【橫批】:大展巨集圖

  上聯:創大業千秋昌盛下聯:展巨集圖再就輝煌【橫批】:大展巨集圖

  上聯:共享錦繡年華下聯:相伴健康天使【橫批】:福如東海

  上聯:福星高照全家福省下聯:春光耀輝滿堂春【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下聯:紅梅點點繡千山【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歡天喜地度佳節下聯:張燈結綵迎新春【橫批】:家庭幸福

  上聯:大順大財大吉利下聯:新春新喜新世紀【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舊歲又添幾個喜下聯:新年更上一層樓【橫批】:辭舊迎新

  上聯:春聯對歌民安國泰下聯:喜字成雙花好月圓【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喜滋滋迎新年下聯:笑盈盈辭舊歲【橫批】:喜迎新春

  關於春節常見的手抄報資料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

  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麵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麵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