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作文開頭經典九法
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作文也是語文考試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從小打好作文基礎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下是具體內容:
1、排比入題,先聲奪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因為誠實,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為守信,它變得悅耳;生活如畫,或明麗,或素雅,因為誠信,它變得美麗。
***《因誠信釀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氣勢,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用來狀物,能景象紛呈;用來敘事,能酣暢淋漓;用來說理,能氣勢磅礴;用來辯論,能排山倒海;用來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錯,靈巧入題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採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豔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也許你會說,我的選擇不是最好,但我的選擇,我相信。
***《我的選擇,我喜歡》***
整散句結合,能使句式靈活多變,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韻美,給人一種審美感受。 開頭用“月光”—“柔和”、“紅葉”—“豔麗”、“星辰”—“明亮”構成鋪排,色彩鮮明,有先“色”奪人之妙,兼具音韻之美。
3、引文入題,典雅厚重
清代張潮《出夢影》中有言:“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yǒu***為知己。”當面對大海;面對著這片蔚藍;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為知己呢?***《面對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順著引文的文氣,巧妙引出話題。
4、細膩描繪,形象入題
我曾用水的眼睛審視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陰鬱、遙遠。陽光透過楓林灑下來,我順著光束向上望,卻似乎又看到一望無際的蒹葭,霧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軟。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媽媽的眼睛,看到了當年媽媽做出選擇的那一剎那。***《讓睫毛載來愛,載來幸福》***
中描述性語言往往容易流於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徵,注意借鑑,靈活地加以創新,則能打破描繪的刻板和敘述的平淡,讓形象的描述飄逸出令人心蕩神馳的詩情畫意
5、警句突現,啟迪入題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與死,除了那幾聲歡呼,幾陣痛哭外,便再沒了別的。那麼,生與死之間的——生命呢?***《生命是什麼》***
警句式的開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間是生命”。凝練、平易、深刻、精闢。
6、對話開篇,引人入勝
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涅磐前對從弟子說:“你看看我的牙齒,怎麼樣?”“都掉光了。”“那以舌呢,還在嗎?”“還在。”“所以說,堅韌的東西總是比堅硬的東西強”。***《堅韌——我追求的品格》***
一則深透禪機的對話,引出了“堅韌”的內涵,推出了文章的觀點
7、事例開篇,簡潔鋪陳
選擇是難的,更何況是心靈的選擇。高漸離為了荊軻,他選擇了死;馬本齋的母親為了革命,她選擇了犧牲;祝英臺為了真摯的愛情,她選擇了化蝶。在這友情、親情與愛情之間的選擇,他們是這樣做的—— ***《生死之間》***
文章開頭以名人事蹟簡潔鋪陳:高漸離為友情選擇了死亡,用自己的頭顱捍衛了“士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為千古奇士;馬本齋的母親選擇獻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愛以殉人間大義,為兒子也為後人樹起一座人格豐碑;祝英臺選擇了化蝶,用自己的靈魂昇華了梁山伯的愛情,為有情人的天長地久樹立了楷模。
8、對稱開篇,整齊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 ***《學會歷史般的旁觀》***
文章開頭用一組對稱句子,賦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過生動貼切的擬人手法,形式與內容達到完美的統一。體現了考生高超的語言技巧。
9、詩詞開篇,凸顯底蘊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李後主的感悟;“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的感受;“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是徐志摩的不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又是蘇東坡的坦蕩…… ***《美麗的離別》***
之範文:
論談國學經典
國學是什麼?
國學對於我們現代人或許有些陌生了,但一談起儒家,大家幾乎都知道。
但儒家的確與國學有關。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是指以儒家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管寧和華歆兩人各有所異,管寧不在乎榮華富貴,把心思都用在鑽研學問上,可華歆就很羨慕有權勢的人。管寧認為華歆與他不是同種人,於是割席斷義,斷絕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實際上,我們也需要長時間觀察自己的小夥伴們,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日久見人心。
國學經典,實在堪稱傳統文化的精華,儒家才能在我們國家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原因,給我們後世無窮無盡非物質的的文化遺產,令我們望塵莫及呀!
大家所知的“兄弟折箭”,“父子騎驢”, “雪中送炭”……常為人津津樂道。古人創作了成語,字詞,還有文言文呢!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學不尚實行,馬牛而襟裾。”我們要做禾稻,不要做蒿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成為真正的有用之才,否則只能像蒿草一樣淪為當柴燒。學習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的人,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馬一樣,依然改變不了基本性質。唯有按道理和自己的睿智的主見來做事,我們才會不適得其反。“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幫助別人,應當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不能做高調的慈善,不做亂幫助的人。酒醉後,再添酒還不如不添;口渴時,喝一口水好像甘甜的露水一樣甘醇。
國學並沒有從我們身邊消失,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與我們相見。我們品讀著國學經典,做有國學的人,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這就是經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