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吉他圖片情侶圖片
天下所有的情侶皆終成眷屬是我們從古到今的願望,一個人彈吉他一個人欣賞這樣的搭配不是很好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
1
2
3
4
5
古典吉他自學教程
1、古典吉他各部位名稱
2、古典吉他的琴絃----尼龍弦
如果說吉他象人的身體一樣是共鳴腔的話,那麼琴絃就是吉他的聲帶。吉他能不能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琴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典吉他使用的是古典吉他專用的尼龍弦。
古典吉他以前使用的是用動物腸衣製成的腸弦,稱羊腸弦或貓腸弦。腸弦的均衡性、張力、音量音準均不穩定,易受天氣變化和溫溼度影響,容易磨損和斷裂,而且價格昂貴,不易製作。二十世紀中期在偉大的吉他大師塞戈維亞的倡導下,美國吉他製作家奧古斯汀於1947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批尼龍琴絃。此後,古典吉他尼龍弦在大師塞戈維亞的率先使用和推崇下,很快完全取代了腸弦,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使用。尼龍弦的發明與使用是古典吉他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為古典吉他在世界範圍內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尼龍弦的高音三絃是由尼龍拉制而成,一般為無色透明,晶瑩透亮。優質琴絃往往透明、光滑、柔軟,劣質琴絃由於使用劣質尼龍往往灰暗發白,粗硬不易彎折。低音三絃裡面是無數根很細的尼龍纖維,外面纏繞著金屬纏絲。初學者常會把尼龍弦的低音弦與吉他鋼弦混淆,它們外觀相同,但是隻要檢查一下琴絃的末端就能區別開來,尼龍弦中間是尼龍纖維,而鋼弦則是鋼絲。優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均勻,銀色鍍層發亮,同時又柔軟易於彎折,劣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鬆散,鬆緊不一,甚至用手就能感覺出來琴絃不圓或粗細不均。由於纏絲鬆散往往形成不規則扭曲而不是自然捲曲,並且鍍層發暗、發黃容易磨掉或脫落。琴絃粗硬不易彎曲。
琴絃的好壞不但影響音準和音色,對於演奏的舒適與方便,即手感也會有很大的影響。請儘可能使用優質琴絃。著名的古典吉他尼龍弦品牌有美國的D’Addario***達達里奧***,Augustine***奧古斯丁***,Aranjnez***阿蘭胡埃斯***和La Bella***拉?貝拉***,法國的Sararez***薩瓦列斯***等。國內目前尚無可推薦的品牌,但一般的初學者,如使用不分古典、民謠的“普及琴”,可使用較便宜的“紅棉”牌尼龍弦***每套約15元***,如果學習者使用質量較好的學習用琴,如Concerto***協奏***牌吉他,不論是普及琴CG-11或是更高檔的練習琴CG-16、17、18,都應使用優質尼龍弦,國外優質尼龍弦價格不菲,但是同牌子的低標號的弦往往能便宜一些,如能買到名牌廠家的散裝弦則會更便宜。請大家選擇琴絃時儘量購買名牌廠家的產品,因為市面上常有一些印有英文封套的雜牌琴絃出售,這種琴絃常常音量、音準欠佳,手感不好,而且壽命很短,買這種琴絃儘管便宜一點,但損害聽力,彈奏不適,影響學習的樂趣。因此,還不如買較貴的進口名牌琴絃,其音色、音準及手感等方面表現俱佳,使用壽命更長也更合算。
名牌尼龍弦,如圖:薩瓦列斯g8-1,達達里奧g8-2,奧古斯丁g8-3, g8-4
學習者應特別注意,琴絃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的,使用到一定程度的琴絃由於磨損與長時間拉伸,肯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音不準、音色變差、聲音發悶***尤其低音弦更甚***、手感不適、和聲不協調等情形,所以千萬不能等到琴絃生鏽或彈斷了再換。琴絃的壽命還取決於琴絃本身的特性、演奏者每天彈琴時間的多少、吉他本身張力的大小甚至還取決於演奏者的技術與右手指甲的拋光程度和環境、氣候、季節和溫溼度狀況。一般來說,一套琴絃連續使用一兩個月就該換新弦了。
還應特別注意的是,吉他是一個十分精密的受力體,張力的細微變化都會給吉他帶來影響,而且越好的吉他越敏感。一把合格的吉他在設計製作時已經考慮了琴絃的張力,所以當我們換好琴絃調至標準音高後,就不用經常鬆弦,如一兩月至半年不彈也不用完全鬆掉,只需鬆掉一兩根琴絃或每根弦各降低半音即可。當然若半年以上不彈就要鬆弦。同樣的道理,三合板吉他以外的高階吉他在換弦時不應該全部卸下再換弦,而是應該一根卸下調好音後再換下一根,否則,劇烈的張力變化會給名貴的吉他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
最後要說明的是,名牌琴絃都有不同的型號,這些不同型號的琴絃有著不同的張力,其特性和用途也不同。為了從外表上加以區分,便有了黃色、黑色、紅色等不同顏色的尼龍弦。對於演奏家來說,同一把吉他要選擇不同的琴絃用以表現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總之,作為“吉他聲帶”的琴絃是你自始至終需要關注的。
3、古典吉他尼龍弦的裝弦法
古典吉他尼龍弦的裝弦方法與民謠琴或其他吉他不同,正確的裝弦不但牢固而且不易跑弦。而錯誤的裝弦常會導致滑脫,跑弦等問題。
尼龍弦裝弦時是先裝琴馬與弦橋端,再裝旋鈕端,與卸弦順序正好相反。
裝弦順序如下,先將相應的琴絃從封套中取出,請注意封套上的音名與弦序號以防止拿錯,將琴絃的一端從琴馬的裝弦孔中插入,從另一端穿出,末端留出4-5釐米以用來結弦。
一般琴馬處結弦的方法有如下幾種:圖A所示方法十分簡便,但是如琴絃較細或琴馬邊緣有磨損使稜不夠銳利時容易滑脫。
***見圖g20***
圖B、C是常見的結弦法,把A中的琴絃繞一圈壓在弦下就形成了B,而繞兩圈則形成了C,往往高音弦細、表面光滑所以需要繞兩圈才能比較結實,有時①弦還需結三圈才行。
圖D的方法非常牢固結實,但由於琴絃頭上翹往往需要依次把弦頭一個個壓在後面的弦下,所以比較煩瑣不太常用。
不論用哪種方法,琴馬處結弦的關鍵,都是要將弦壓在琴馬的稜以下,才能在弦繃緊時用巨大的壓力將弦牢牢壓住,防止滑脫。低音纏弦摩擦力很大,一般很少滑脫,高音弦如果太容易滑脫時可將弦末端用火熔成小球以防止滑脫。
旋鈕端的系弦法有如下兩種A、把從旋鈕孔穿出的弦壓在弦下後擰緊旋鈕即可。
***見圖g18、g19***
B與A相比,多打了一個結可使琴絃有兩個點都被牢牢壓住,更為牢固可靠。
旋鈕端系弦時要注意幾點①古典吉他尼龍弦不能象鋼弦吉他那樣把琴絃插進旋鈕孔後擰緊旋鈕即可。而一定要把琴絃頭部分壓在琴絃之下才行。②轉動旋鈕時向上向外旋轉為上緊,向內向下為放鬆,不要弄混。③琴馬一端繫好弦後把琴絃拉緊再系旋鈕一端,可使調音時容易很多,節省時間和精力。***見圖***
琴馬一端剩餘的琴絃可用剪刀或指甲刀剪短至不挨著面板以防止雜音;旋鈕一端長出的琴絃不必剪短,以留意外斷絃或特殊情況時之用,為使琴頭整潔美觀,多餘的琴絃可纏繞在旋鈕軸上或單繞成一個小圓圈。
4、古典吉他的定音
吉他的標準定音為E A D G B E,從⑥弦到①弦即低音到高音記譜分別是E、A、d、g、b、e1,實際音高分別是E1、A1、D、G、B、e,唱名依次是Mi、La、Re、Sol、Si、Mi,用簡譜記就是C大調的3 6 2 5 7 3。***見圖,留圖空16cm*7cm***
除了標準定音外,有時為了演奏某些調的方便需要將①弦降為Re,或將⑥弦降為Re,⑤弦降為Sol,或其他更為特殊的調絃。特殊調絃一般都會在樂譜前標明。
吉他的實際音高比記譜低一個八度,或者說吉他的記譜比實際音高高一個八度,吉他是八度移調樂器,但由於相隔八度的音在聽覺上是極其相似的,所以八度移調除了大大簡化了吉他的記譜外,對演奏者幾乎沒有影響。八度移調的嚴格符號是在譜號下寫一個小8字。
5、古典吉他的調絃法
⑴固定音高樂器調絃:在固定音高的樂器上奏出吉他的各個空絃音,據此調準吉他的各個音。這些樂器包括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口琴等。
⑵用吉他調音笛來調絃;吉他專用的校音笛為六管,對應吉他的六根弦的空絃音。按照校音管上的音名找出各個音來,並依次吹響來給吉他校音。如圖:g7-1
⑶聽覺調音法:我們可以從吉他較低的弦上找到較高的弦的空絃音並以此來調絃。吉他的音品是按半音設立的,每向下多按一品就升高半音。除了②③弦大三度外,其他相鄰兩弦間音程都是純四度,所以如圖,第⑥弦第五品的音和⑤弦空弦相同,其他以此類推,只有②③弦例外。***如圖,留圖空5cm*7cm***
但是聽覺調音的前提是在調絃前至少先用固定音的樂器或音叉將一根弦調至標準音高。
有些初學者有時還會採用一種共振調絃法來彌補聽力的不足,方法與上述聽覺調絃相似,在較低的弦上找出相鄰弦的空絃音,彈響其中之一,如能在另一根弦上激起最大的振動,就證明兩根弦調準了。但這種方法往往不準確,只能在實在聽不準或環境噪雜時偶而輔助使用。
⑷電子調音器調絃:在所有調絃的方法中,最方便、迅速又準確的是用現代的電子調音器調絃。但由於電子調音器是用電子感測器代替人耳,為了培養敏銳的聽力,建議學習者即使有了電子調音器,也要經常練習用聽覺來校音。 如圖:電子校音器g7-2
除了以上幾種基本的調絃方法外,專業的演奏者和有一定水平的學生還採用泛音和八度音準來調絃和檢驗音準,這裡不再贅述。
6、吉他的音域和音位
除了泛音和特殊調絃外,吉他基本音域是從E到b2,實際音高是從E1到b1,下圖是吉他的音域和人聲音域的對照。
從上圖可以看到,吉他的音域幾乎就是人聲的全部音域,這也就是吉他優美的聲音為什麼總是那麼打動人心,不經意的撥弄都能深入人們的心靈喚起人們深藏的感情的原因之一。因此吉他常被稱為是“心靈的樂器”。
吉他上的各個音在吉他指板上的位置叫作音位,下面的音點陣圖以六條線代表六根弦,最上面是①弦,最下面是⑥弦,這個方向正好和我們演奏時看到的指板是一致的。為方便記憶,從左到右各個小節線代表吉他的各個品柱。我們在表上標出了從空弦到第十二品的所有“自然音”。“變化音”也就是帶升降符號的音請大家作為練習自己標在音位表上。
僅僅掌握五線譜上各音的位置是不夠的,學習者還應掌握每個音在吉他指板上的準確位置,這些音位就象畫家手中的色彩,棋手手中的棋子,或者說象英文中的字母一樣,準確掌握每個音及在五線譜和吉他上的位置,這是學習吉他最基本的基本功,會給以後的學習帶來極大的方便,
古典吉他演奏姿勢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學習古典吉他來說,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是進步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古典吉他的演奏姿勢是所有吉他門類中最為嚴格和最為科學的。這是與古典吉他要演奏吉他音樂中最複雜,要求最高的古典音樂是相輔相成的。為了完美地演奏多聲部、多種風格的、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古典音樂,演奏者必須找出最為合理、符合人體生理科學與力學的演奏方法,儘可能解放左右手的運動技能,發展高水平的演奏技術。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古典吉他技術是所有吉他中最高深的,古典吉他是所有其他吉他流派的基礎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國際上也常用古典吉他的發展水平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吉他水準。
下面我們結合圖片就古典吉他正確演奏姿勢的各個環節與其機理進行詳細的解說。
1、坐姿:古典吉他演奏時需要坐在中等高度的凳子上。如鋼琴琴凳,凳面要水平,傾斜不利於演奏。如用椅子,必須選擇沒有扶手的椅子,因為扶手會阻礙左右兩臂的運動,椅子靠背對演奏吉他沒有影響,演奏時必須坐在椅子前方並且坐直。長時間練習或演奏時,凳子上可以加坐墊,但不要太厚太軟。
演奏時應坐在凳子或椅子的前部,不應坐在椅子中後部。演奏時左腿踩腳凳,而右腳踩在地上並向右側分開。為避免坐椅邊緣阻障右腿或壓迫右腿影響血液迴圈,所以演奏時應坐在椅子的右前方,而不是椅子的正前方。
2、持琴姿勢:
⑴左右腿的位置:演奏吉他時左腿要踩一個腳凳,一般來說腳凳的高度以能使膝蓋略高於大腿面為準,具體的高度因每人身體尺寸比例不同、所坐凳子高度不同、吉他尺寸也有所不同等具體情況而有變化,所以最好選擇可以調整高度的古典吉他專用腳凳。腳凳放置在左腿正前方,左腿踩在腳凳上要保持正直,小腿應與地面垂直,膝蓋不要倒向左邊或右邊。為了演奏時的省力與穩定,左腳應儘量以全腳掌踩在腳凳上,僅用腳尖或腳後跟踩腳凳上的方法即容易疲勞***有時甚至會發抖***,又不安全。
由於持琴時吉他的琴體要置於兩腿之間,所以右腿應向右側分開35-45度。為了穩定與省力,右腳的位置一般在右腿伸展的延長線上,右腳向右前方伸出的多少往往有一定的靈活性,而在長時間的演奏或練習中,右腳有時還會向左或右變動以調整身體重心,舒緩身體疲勞。對於初學者,由於右腳還擔負著打拍子的任務,所以右腳既不要向左或向右,也不要向前伸展和向後回收太多,最好讓右腳向右腿方向自然伸出,小腿大致呈直立狀態,即與地面垂直為好。
⑵四個基本接觸點:在吉他演奏中身體與吉他有很多個接觸點,如左手有五個手指與指板接觸,右手有四個手指與琴絃接觸,在左右手演奏消音和右手演奏撥奏等方法時,左右手與吉他還會有更多的接觸,甚至要細分下去,單就右手還有“指尖”接觸與“指甲”接觸之分。這些接觸點經常變動,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負擔吉他的重量,也不維持吉他的平衡,這樣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左右手的運動機能。在吉他演奏中,有四個基本接觸點直接影響吉他的穩定與平衡,併為演奏與技巧的發揮提供最基本的保證,我們把它們叫做四個“基本接觸點”。
①左大腿與琴體下側凹陷部接觸。這個接觸點負擔了吉他大部分的重量,請注意不要因為放上了吉他而使左腿左右歪斜。左大腿應和吉他側板保持面的接觸。不要僅以吉他側板的前稜或者後稜與腿接觸,儘管有些演奏家主張以此來減少身體對吉他振動的影響,但對於初學者和一般的演奏者來說,首先應考慮的是穩定與平衡。
②右大腿內側與琴身底部的這個接觸點亦支援著吉他的部分重量,但由於吉他重量很輕,右腿沒有必要用力向內夾靠吉他,而是輕輕倚靠著就行。
③琴體背板上部邊緣與前胸的“中右”部接觸。有了以上兩腿的接觸點支援吉他的重量,吉他琴身只用輕輕略倒向人體即可。這個接觸點的接觸力量很輕。注意:既不要向後仰使吉他的重量靠在胸前,也不要向前把整個身體的重量壓在吉他上。吉他與左胸接觸是不正確的,出現這種情況往往不是脊柱側彎就是身體與吉他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協調,應及時改正。
有了以上三個點後,吉他已經在一個平面內被固定了下來,但這時吉他的重心和位置還是不穩定的,為了使吉他在一個空間裡穩定與平衡,至少還應有第四個接觸點。
④右前臂中後部與吉他側板邊緣接觸。當右臂以自然的重量放在吉他上後,吉他在空間裡的位置就固定了。只要不加入任何外力,吉他就能保證很大程度的穩定。要特別注意右臂放置在吉他上的部分是小臂的中後部,肘關節與吉他接觸是不對的。許多教材中籠統地以肘部來描述這個接觸點是不準確的。還要注意第四個接觸點所需要的力量實際是很小的,右臂放置在琴體上的自然重量就綽綽有餘,右臂向下壓或用手臂將吉他向身體方向夾等都是錯誤的,要避免。
⑶吉他的三個角度,除了以上四個接觸點保證吉他與身體的力學關係外,吉他本身還應滿足一定的位置條件才能使身體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我們用三維空間中的三個角度來描述吉他的合理位置。
從正面來看,吉他琴頸的走向應與水平面呈大致45度的夾角。角度太大,琴身過於直立,角度太小琴身呈水平都會***主要是左手與左肩***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影響左手技術的發展。有些教材中要求演奏者的頭部或眼睛與琴頭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大致也是這個意思,但是由於每個演奏者的身體情況千差萬別,所以這樣的描述我們認為不夠科學。如圖:標準的演奏姿勢 男g5-1 女g5-2 男側面g5-3
從側面來看,吉他、上體、地面是一個很狹的等邊三角形。吉他下側板與左大腿的傾斜角度也正好吻合。由於這個等邊三角形很狹,而且吉他本身重量很輕,所以吉他與上體互相支援的力量非常小,上體只是微微前傾與琴體輕輕倚靠在一起。
從演奏者的上方看,吉他與身體不應是平行的,應呈一個較小的夾角,琴頭應向前方傾斜約10-20度左右。如琴身與身體平行或琴頭向後方傾斜,很容易造成身體扭轉和左肩背的緊張。
⑷上體的正確位置:上面我們已經講過了,上體向後仰是錯誤的,上體保持筆直也不完全正確,上體的正確姿勢是身體自然坐直,並微微前傾與吉他輕靠。除此之外,身體的上身會出現一些容易導致身體疾病,卻又常常被忽略的問題,如:
①彎腰駝背,脊柱向前彎曲。
②身體向左或向右平移,脊柱向左或右側彎。
③以腰為軸,脊柱向左或向右側扭轉,肩與胯不平行。
這些問題都與脊柱的種種不良姿勢有關,而且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改變。
正確持琴姿勢俯檢視,g24
附:演奏姿勢的演進圖,
卡爾卡西演奏姿勢g15 阿瓜多演奏姿勢g14
雷岡蒂演奏姿勢g13 泰雷加演奏姿勢g12 塞戈維亞演奏姿勢g16
3、右手的姿勢:
按要求正確做好持琴姿勢後,右手前臂中部輕放在吉他側板上,手腕自然放鬆,手掌自然下垂,在音孔的後緣處分別把P指放在⑥弦上,把i、m、a放在③、②、①弦上,這時形成的姿勢我們叫做右手撥絃前的“準備姿勢”。
右手姿勢是右手技術的基礎。右手的姿勢與發音方法是古典吉他上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產生錯誤與誤解的技術。正確的右手姿勢的要點如下,①右手在撥絃之前應自然放鬆,從手臂到手腕、從手掌到各指均不應用力緊張,時刻牢記正確的姿勢是自然的,是自然而為之的,而不是刻意擺出來的。②P指應向前超出i指一點,以防止與i、m、a指互相妨礙,如圖:③手掌與ima各指的走向應自然地與琴絃呈45-60度的夾角,而不是與塞戈維亞一樣手與琴絃呈80-90度。二十世紀古典吉他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果還延用陳舊的和錯誤的觀點對我國吉他發展十分有害。④手腕應自然拱起,手腕的位置高於手掌和手背。從手臂到手腕、手掌再到指尖,形成自然的圓弧,呈一拱形,手腕處最高,給手與琴絃間留出足夠的空間,P指與琴絃間呈30度以上的夾角。手腕低於手背的姿勢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應予以糾正。
古典吉他樂譜上以P、i、m、a來表示右手各指,ch為小指***不常用***。P、i、m、a與ch分別為西班牙語各手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如圖:9cm*5cm
4、左手與左臂的姿勢
在左手技術中有兩個基本點,一是手臂的位置;二是拇指的位置。我們來用自然的方法找到這兩個點的正確位置。把左臂抬起,手心向指板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按住琴絃,然後放鬆左肩,左臂的力量使手臂以本身的重量自然下垂,這時我們就找到了這兩個點的正確位置:①左肩放鬆沒有聳肩現象,手臂自然下垂,肘部既不抬高又不夾向身體,肘部與身體的遠近取決於左手在指板上不同把位的位置。而不應像有些書中說的儘量靠近身體。②左手拇指在琴頸背後的中線部位與琴頸接觸,拇指自然地大致與中指相對,這樣才能平衡支撐左手各指的按弦力量。
左手拇指輕靠在琴頸中線上,手腕放鬆並自然彎曲,各指自然地放在指板上,從正面看手背的平面與指板大致平行,手掌與指板的距離應以保證各指能靈活地伸向指板為宜。手指的走向與琴絃相垂直,與音品相平行。這種左手舒展並與指板正對的位置將給左手技術發揮帶來極大的好處。
同右手一樣,左手從肘部、前臂、手腕直至指尖,也形成一個自然流暢的弧形,這種拱形的結構是符合生理與運動規律的。不論左手或右手,如果出現手腕或各指關節塌陷和反彎,都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都將給學習和身體帶來危害。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