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是怎麼死的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還是非常傑出的教育家,是亞歷山大的老師。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亞里士多德怎麼死的版本很多,畢竟這是一個偉人,偉人的故事大家總是熱衷討論的。但是要正確的說亞里士多德怎麼死的,大家恐怕都不能給出一個最準確的結論。但是可以得知的,亞里士多德是死於一種慢性病。當時亞歷山大逝世之後,雅典人開始動盪。而由於和亞歷山大的關係,亞里士多德不得不離開希臘去避避難。

  沒想到這一避難就是長達幾年,後來由於他的慢性病發作不久後就病死了。這種慢性病是什麼沒有具體介紹,但是是胃病的可能性非常大。第一,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名人,名人大家都知道的非常忙常常為了某項研究連三餐都顧不上,所以亞里士多德有胃病並不是什麼奇怪事情。但是死於胃病,卻是讓世人想象不到的。其實也很好解釋,亞歷山大死後,亞里士多德非常焦慮,焦慮到胃病發作死亡也不奇怪了。

  亞里士多德怎麼死的這件事一直沒有被放到檯面上來說,世面上關於他的小道訊息也不少。但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在死之前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著作,這對於他本人或者現在的世人都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亞里士多德的故事

  話說,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呂克昂學院教學時期,經常和學生們在一起探討人生哲學。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亞里士多德:“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有低落而沮喪的心情呢?”亞里士多德聽完學生的提問後,回答道:“心懷嫉妒的人不但要承受自己的失敗和挫折,同時還承擔著別人的成功,所以他總是以沮喪的心情示人。”

  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一位宮廷醫生,亞里士多德出生後,父母十分重視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十七歲時,被父親送往雅典的柏拉圖學園修學。由於亞里士多德天資聰穎,並且勤奮刻苦,因此很受老師柏拉圖的重視。柏拉圖擔心亞里士多德誤入歧途,便對亞里士多德說:“要給你戴上韁繩。”言下之意就是,亞里士多德思維敏捷,不同於一般人,如果不嚴加管教的話,亞里士多德就不能成為柏拉圖期望的人。

  雖然亞里士多德很尊敬柏拉圖,但是在學術問題上,亞里士多德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和見解。所以,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柏拉圖晚年間,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因為學術觀點不同,所以經常發生爭吵。等到柏拉圖去世後,亞里士多德又在柏拉圖學園呆了兩年時間,等到新領導上任後,亞里士多德便離開了雅典。

  亞里士多德的成就

  亞氏一生成就斐然,有若夜空繁星,顆顆璀璨。此處,筆者僅擷取其中一顆,為諸位略作描繪。作為一個杏壇高手,亞氏一生育人無數,即有既有單人授課也有集體授課;這裡就從他離開雅典談起。

  在雅典求學期間,亞氏結識了來自密細亞的學友赫米阿斯,兩人因為學術觀點的相近而成為莫逆之交。故而赫氏聽聞昔日舊友離開雅典四方遊歷的訊息後就主動邀請其到小亞細亞進行訪學。亞氏欣然赴約,在此他不但得到生活上的無比優待,而且有充分的空間進行思考和研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還在這裡完成了人生大事,迎娶了自己的妻子。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赫氏意外身亡,亞氏失去庇護,不得不攜帶妻小家眷逃離密細亞,一段時間的顛沛流離之後,輾轉到了米提利尼。

  三年後,亞氏收到來自故國的召喚。馬其頓國王聘請他為年幼的兒子授課。根據相關傳記的描述,亞氏對這個幼童進行了精心的培育,不但教授其有關技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其灌輸了關於道德方面的信念。事實也確實表明,成年後的王子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類似亞氏的行為。比如他終其一生都對知識和知識分子表現的非常尊重。

  雖然學生做了國王,自己已經貴為帝師,但是亞氏並沒有棧戀權位與富貴,而是回到文明之都雅典,建立一個新的學習之地,在那裡教學。並藉此建立起亞里士多德學派,這是亞里士多德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