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見慣的成語故事
“司空見慣”就是由“司空見慣渾閒事”縮略而成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劉禹錫,是唐朝中期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出身於
書香門第,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在朝廷任職期間,他曾參與政治改革,改革失敗後,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後來屢經遷徙***xǐ***,又被外放為蘇州刺史。
到了晚年,劉禹錫回到了京城長安。當時長安城中還有一個詩人,名叫李紳。李紳做過司空,十分富有,喜歡講排場。他對劉禹錫的詩名仰慕已久,當劉禹錫回京時,就把劉禹錫請到家裡來,擺了豐盛的酒席招待他。酒過三巡,李紳又叫來歌女演唱助興,並讓她們為劉禹錫殷勤敬酒。面對如此奢華的場面,劉禹錫想起自己命運的坎坷,無限感慨湧上心頭,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七絕: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詩中第一句描寫歌女的裝束,第二句寫歌女唱的曲子,第三句說司空李紳已經見慣了這種場面,第四句抒發自己的淒涼感受。
成語“司空見慣”就是由詩句“司空見慣渾閒事”縮略而成的,原意是指司空李紳見慣了這樣的場面,不覺得奇怪了。後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事情十分常見,不足為奇。
詞語:司空見慣
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意思:形容經常看到的事物,不足為奇[2]。
司空:古代官名,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當於清代的尚書。
慣:習慣。現在意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作謂語、定語、賓語。
注意: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語,但有很多人仍會把它錯用,因為尋常的事情,如果是發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這句成語。如早晨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出來,到黃昏的時候,太陽便在西方落下,這樣便不能說“司空見慣”。有些事情發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會聽到的。比如在大都市街道上來往的車輛,平常都是很安全。也有很多時候,會發生意外,不是輾傷了人,便是碰傷了車。這樣的事情,我們看多了,則用“司空見慣”四字便恰當了
相關人物介紹: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人物評價:
《新唐書》:禹錫恃才而廢,褊心不能無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適。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以詩自名者,嘗推為“詩豪”,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既得用,所施為人不以為當。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對,宮掖事祕,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由是及貶。”
《歲寒堂詩話》: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義山多奇趣,夢得有高韻,牧之專事華藻,此其優劣耳。
《滄浪詩話》:大曆後,劉夢得之絕句,張籍、王建之樂府,我所深取耳。
《杜工部草堂詩話》:上自齊樑諸公,下至劉夢得、溫飛卿輩,往往以綺麗風花累其正氣,其過在於理不勝而詞有餘也。
《唐音癸籤》:禹錫有詩豪之目。其詩氣該今古,詞總平實,運用似無甚過人,卻都愜人意,語語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圖嘗言:禹錫及楊巨源詩各有勝會,兩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劉得之易,楊卻得之難,入處迥異爾。
《三唐詩品》:五言體雜不一。有如“深春風日淨”、“昔聽東武吟”等篇,宛轉徘徊,取塗樂府;“秋江早望”、“謫居悼往”,則結休允暉。若“水禽殘月”,模休文之韻思;“楚望蒼然”,結韓卿之茂體。餘或放言理,失於音調,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兒》作楚挽之哀詞,《泰娘》譜新聲之悽奏,七言此其選矣。《聚蚊》、《百舌》託意深微,亦得樂府遺意。律體獨多,瑩瑕間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