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築是怎樣的

  宋朝建築,泛指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幫助到大家。

  背景簡介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

  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的斗拱鋪作層數增多,更出現了不規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雖然宋朝有很多不同型別的建築物,但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的大量使用,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雖然數千年來,建築智慧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相傳下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而且在已經出版的水墨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物讓歷史學家更能瞭解宋朝建築的配搭,但是宋朝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讓以後的朝代建築有了可靠的依據。另一方面,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來掌管宮室建築,讓建築智慧有系統地流傳下來。

  宋朝城市建築

  北宋首都開封始建於戰國時期,前身為大梁城,經過唐代與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和後周的營建,出現了街道狹窄與樓房擁擠的問題。宋太祖登基後,便開始對開封進行大量改建,主要是擴建皇城宮城;修築外城;疏通四條河道,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和蔡河;興建生產工場,籌辦手工業的管理機構,包括了工部、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等等。各個工場有專門分工,僅僅軍器監已經設立51種不同的作,譬如木作、馬甲作與鐵甲作,每一個作設立作坊。

  整個開封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四層城垣所構成。外城周界達到50裡,建於後周,由於開封地處平原,外城可加強軍事防衛。內城是唐代汴州城,周界20裡,並留有護城河。開封城內的中央為宮城,四周被皇城包圍著。宮城南部出口為宣德門,門外向南開闢寬闊的御街,成為開封的中軸線。御街闊300米,直接通往外城的南門,兩旁設立御廊,御街中央的御道只許皇家使用。御街兩旁都是行政機關,例如明堂、祕書省和尚書省等。道路的佈局除了出於交通的考量外,還要顯示禮制秩序。

  開封主要幹道-“御路”呈現井字形網路,一般街道則以方格網路分佈。根據《東京夢華錄》,御路寬闊,路心設有兩行紅色杈子,表示皇家專用的御道,杈子設有磚石瓷砌的御水溝。路旁種有蓮花、桃花、梨樹、杏樹,互相雜間。可見,道路設計超越了實用層次,並趨向藝術層次。

  南宋首都臨安城垣在吳越城的基礎上增修,有十三座旱門和五座水門,城市平面很好的結合了較為複雜的地形,但道路系統較為雜亂。其宮城在城南鳳凰山東,原為吳越時府臺所在的子城,周圍9裡,南有麗正門,北有和寧門,宮殿規模比北宋開封小,最高行政機關三省六部位於和寧門以內,比較集中,其他行政機構則較為分散。全城被劃分為八個廂***廂為行政及治安管理的地區單位,城外尚有兩廂***,共有六十八個坊,但是由於城市範圍無法適應快速增長的人口,臨安城的擁擠程度與開封類似。

  宋朝宮殿

  開封的皇宮前身是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的使衙署。到了後梁,才開始興建宮殿。宋太祖登基後,馬上大力擴建,超越原有建築的規模。宮城周界長大約五里,南面建有三門,分別為宣德門、左掖門和右掖門。宮城東西各有東華門與西華門,北有拱宸門。宮城從南至北,分有外朝區、內庭區西部、內庭區東部與後院。外朝區位於城南,有大慶殿群組、文德殿群組、紫宸殿群組、政事堂-樞密院建築群、西南區與東南區。內庭區西部是皇帝生活的地方,而內庭區東部則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城北的後院是皇家的園林,除了佈置假山水池、奇花異木,還建有亭臺樓閣、宴會場所、藏書樓等等。

  雖然皇宮劃分為多個建築群,但佈局模式多采用工字殿型制度。一般都沿著一條中軸線安排,建築群核心的大殿有凸字形臺基,殿後有閣,兩旁有挾殿,挾殿通往四周的走廊。宮內設立鐘樓鼓樓,作報時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