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紡織博物館
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天紡大廈內的首座紡織主題博物館於5月8日開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簡介
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天紡大廈內的首座紡織主題博物館於5月8日開館。 今後每週三和週日,市民可以在這裡零距離觸控中國紡織的悠遠歷史與紡織工業在天津的百年脈絡。 2010年5月8日上午10時,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內的天津高新紡織園鞭炮齊鳴,園區標誌性建築--天紡大廈正式投入使用。天紡大廈作為天津高新紡織園的決策、研發與營銷中心,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總投資46.5億元的天津高新紡織園全面建成。
天津高新紡織工業園建設於2003年開始,佔地184公頃。“它把原先散落於海河兩岸的60多家老紡織企業遷移於此,重新規劃,重新組合,淘汰高汙染高耗能裝置,提升整體工藝水平,在園區內形成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作等完整的產業鏈,提高產品品位和附加值,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從而最終提升產品競爭力,形成叢集效應。”天紡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已形成年產棉紗2萬噸、棉布1億米、色織布2200萬米、裝飾布1600萬米、毛線1600噸、毛精紡面料240萬米、服裝1051萬件的能力。“園區的工業總產值佔到整個天紡集團的60%。今年一季度,集團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1.3%,而園區企業同比增長37.2%,園區已成為我們紡織集團加快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產值不斷躍進的同時,天津高新紡織園還積極構築創新高地。園區擁有國內一流的紡織工程研究院。具備從原料、棉紡織、樑整到毛紡、針織、家紡的產品開發、檢測和實驗條件,具有自主研發、自主開發、生產轉化、技術儲備能力,是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棉綢產品開發基地”。
同時,作為現代化工業園區,園區在節能環保上也遙遙領先。園區萬元產值耗能源折標煤0.3噸,在全國紡織行業處於領先。供電電壓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供用電功率因數達到0.99執行、由無功電流造成的變壓器和線路電能損耗率達到天津市所有電力使用者最低、由於調峰用谷電費每度平均單價達到了整個濱海新區最低。中水回用、冷凝水回收等節能措施,實現了迴圈用水率達到99%的水平。
二、功能
“神七”宇航員身著的艙外服功能了得,其外層面料是什麼模樣?
隨著天津首個紡織博物館落成和對外開放,遊客可以到位於空港經濟區的一睹這些展品的“芳容”。
宇航員艙外服面料引關注
紡織博物館當代紡織展區一角,以“神七”飛船宇航員走出艙外為背景的展示窗內,展出一塊乳白色布料引起參觀者興趣。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它就是由天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榮澤紡織分公司與解放軍總裝備部研究所合作,成功開發的宇航員艙外服保溫防護層***與太空接觸層***面料。這種成本價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面料,由特殊纖維雙層織造而成,具高強度、耐高溫、抗衝擊、防輻射等特性,經權威機構檢測,可抵抗太空壓力、溫度、輻射等多種極端環境,能夠滿足宇航員出艙需要。
講述名人與天津紡織故事
博物館“社會名人與天津紡織”展板內,通過照片等集中展示馬三立、華羅庚、張海迪、郎平、李寧等社會名人與天津紡織的情緣故事。其中,相聲演員馮鞏還設有專門的實物展臺。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馮鞏少時在紡織學校讀書,參加工作後第一個單位就是紡織廠,而離開天津紡織從藝後,他依舊難捨紡織情緣,於2006年自導自演反映紡織工人生活的影片《別拿自己不當幹部》,該片在津首映後,好評如潮。記者在該館看到,由馮鞏所在原企業提供的展示物品,包括影片的影像帶、天津紡織工業局開具的馮鞏工人介紹信等。
紡織機械成最大看點
總建築面積為1861平方米的紡織博物館,館藏資料涉及15大類。該館分為古代紡織,近、現代紡織,當代紡織和專題展區四部分,展出文獻300餘冊、圖片5000餘幅,器具2000餘件,展陳文字說明達5萬餘字。各類紡織機械及其複製品成為展館內的最大看點。除具百餘年曆史、來自河北任丘一農家的木鐵紡織機外,復原後的黃道婆所發明古代最早紡織機械;1920年由美國企業製造、北洋紗廠購進並一直使用到2008年的粗紗頭機;由日本株式會社加地鐵公所1921年製造的立式開棉機以及改革開放後天津自主研發紡紗機等也都在展館顯著位置陳列亮相,可讓遊客更加直觀地感受天津紡織歷史的厚重。
展出天津“人文紡織”
置身於展館現場,除了大量剪報、照片等實物的展示外,天津紡織企業全國率先創立“八小時工作制”,《大公報》曾在顯著位置刊登報道的報紙實物、原東亞毛紡廠濃厚而獨具民族特色的企業文化及其先進的營銷理念,以及現代天津紡織企業鑄就的輝煌……讓更多遊客看到的則是一個充滿人文的“天津紡織”。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天津博物館
2.天津文廟博物館
3.《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達標測試題
4.高一上冊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試題
5.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3篇
6.天津國慶免費旅遊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