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是誰

  王弗***1039年~1065年***蘇軾之妻,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縣***人,鄉貢進士王方之女,聰明沉靜,知書達理。十六歲即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

  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後,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

  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卒於京師開封,葬於眉州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裡,距蘇洵夫婦墓西北八步。蘇軾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樹,“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雖十年過去,他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

  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說:“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題曰‘亡妻王氏墓誌銘’”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那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好一個新婚少女、十六歲,這不正是當年與蘇軾結婚之前的王弗嗎?“如娥雙眉長帶綠”,正是形容少女苦悶眉結難舒的實際境況,正是“半年眉綠未曾開”的最佳註解,蘇軾與王弗恰恰是在半年之後成婚的。十九歲的蘇軾所娶的夫人王弗若不是十六歲,以上一切考證都將變得枉然。

  回過頭來再看《感舊》詞中的“明月好風閒處、是人猜”一句,向來給這首詞作注的人都避而不談,說到這兒它的意思便不言而喻:時常在“明月夜”、“清風”裡結伴成行的青年男女,眼下仍要引起人們“閒”話和“猜”測,何況蘇軾與王弗生活在九百年多前呢?

  這首詞不僅不會是蘇軾寫給王弗的,也不會是他寫給愛妾朝雲的,不過它可能與朝雲沾些邊兒,就是“樽前一曲為誰哉?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可能是在朝雲唱曲兒時,蘇軾希望曲子最後那一拍不要到來,以便他能昏昏睡去,以待那位十六歲的愁眉少女能夠入夢。是啊,從詩中的“春雨”、“溫風”不難看出,這正是初春時節,說不定又是正月二十。

  “半年眉綠未曾開”,意味著少女愁眉半年沒有舒展。這種情形只能用來解釋蘇軾與王弗相愛後,半年時間才過了父母這一關。眾所周知,在此之前,蘇軾的姐姐八娘稟承父母之命,嫁給了她並不愛的表哥程之才,結果備受公婆和丈夫的虐待,最後慘死在月子之中。八娘用生命的代價給弟弟的自主婚姻開了路,蘇洵在痛失愛女之後,決不忍心再去逼迫愛子與他所不愛的人成婚了。於是才有了我們上面看到的“辭親信”,於是才有王弗十六歲那年嫁到蘇家的事實。我們說正月二十日是蘇軾與王弗的定情之日,那麼半年之後他們歡天喜地地準備辦婚事,從此蘇軾再也不思念逃遁山林了,他要守著心愛的人,開始讀書,開始為自己、也為心愛的人謀出路***安心科舉***、拜門子***隨父訪問張方平***、奔前程***進京趕考***,這正是蘇軾婚後的歷歷足跡。

  蘇軾良伴

  王弗性格“敏而靜”,作為進士之女的她,一開始並沒有向蘇軾誇耀自己通曉詩書。每當蘇軾讀書的時候,她則在旁邊終日不去。後來蘇軾有遺忘的地方,她反倒給予提醒。好奇的蘇軾問她別的書裡的問題,她都能答上來,頓時讓蘇軾又驚又喜刮目相看。在蘇軾與訪客交往的時候,王弗經常立在屏風後面傾聽談話,事後告訴蘇軾她對某人性情為人的總結和看法,結果無不言中,可謂蘇軾絕佳的賢內助。

  喚魚池

  岷江之濱有青神縣。《蜀中名勝記》載:“縣之名勝在乎三巖。三巖者,上巖、中巖、下巖也。今惟稱中巖焉。”

  過岷江入中巖山門,滿眼的細草微風,耳畔澗水潺潺。行數十米,山青如黛,群花雜樹中飄著一叢叢乳白的花,細觀之,兩瓣平舉如翼,一瓣懸月如尾,一瓣如玉頸奮前,張頭尋覓,且清香馥郁。請教山中人,曰:形如飛鳳,為王弗愛物,叫飛來鳳。王弗,一個叫多情才子垂淚的女人。

  北宋年間,中巖有座書院,青神鄉貢進士王方執教時,好友蘇洵送他兒子蘇軾到中巖書院讀書。蘇軾聰明好學,王方喜愛在心。

  中巖下寺丹巖赤壁下,有綠水一泓,平靜如半輪明月,相傳為慈姥龍之宅。蘇軾讀書之餘常臨流觀景,想入非非中不禁大叫:“好水豈能無魚?”於是撫掌三聲,立時,巖穴中群魚翩翩遊躍,皆若凌空浮翔。蘇軾大喜,便對老師王方建議:“美景當有美名。”王方於是遍邀文人學士,在綠潭前投筆競題,可惜諸多秀才的題名不是過雅,就是落俗,最後蘇軾才緩緩展出他的題名:“喚魚池”,令王方和眾人叫絕。蘇軾正得意之時,王方的女兒王弗也使丫鬟從瑞草橋家中送了題名來,紅紙怡上,躍然而出:“喚魚池”三字,更令眾人驚歎:“不謀而合,韻成雙璧。”

  後,蘇軾手書的“喚魚池”三字被刻在了赤壁上,經可三丈,秀美俊拔。王方請人做媒,將王弗許配蘇軾,是時,蘇軾19歲,王弗16歲。

  姻緣背後

  喚魚聯姻的佳話背出,實是戀愛好故事。

  在中巖靈秀的山岩裡、澗水邊、小路旁,一叢叢飛來鳳揚著闊長的綠葉,吐露嬌柔的花蕊和幽幽清香。在家中吟詩作畫的王弗,也常常帶丫鬟從瑞草橋到中巖遊山朝廟,採得一大抱飛來鳳回家,每每聽父親說起眉州少年蘇軾如何聰明機智,心中頗有好感,但又不便明顯流露,聞道蘇軾常在山水間靜思、讀書,便悄悄隱於一旁樹叢中靜觀,卻見蘇軾英氣勃勃,撫掌喚魚。“小姐,你最喜歡的飛來鳳花開了!”丫鬟在草叢驚喜一聲。

  蘇軾轉回頭來,見一少女婷婷站立在初春的綠草叢中,輕盈飄逸。王弗受驚,抬起頭來,雙眸如星,閃爍著少女的嬌態,粉臉含羞,自有一種淡墨染不出的風情……不久,蘇軾與同窗到瑞草橋為老師王方祝壽,因生性豪放而醉倒在老師家中,睡到半夜起來,知道同窗們都已回書院,便獨自踱到翠竹掩映的後院,師妹王弗正臨窗梳頭,蘇軾從懷裡摸出從山上帶來的一簇飛來鳳,輕輕地投進窗去,王弗一驚,繼而心跳不已,把那簇濃香陣陣的花苞貼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