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讀後感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你。你對語文的熱愛,小編早已知道了,所以已沏茶等你來。

  篇一:《海的女兒》讀後感

  小時候,我很愛讀一本《365天童話》,而對安徒生所寫的《海的女兒》留下深刻印象。美麗的小人魚最後應嫁給英俊的王子,兩人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隨著閱歷的增加,我才漸漸地明白自己所幻想的結局可能也僅僅存在於美麗的童話中而已。今天,我再次讀到這則故事時才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

  《海的女兒》是一則愛情故事嗎?有可能。那麼她僅僅是一則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愛情故事嗎?不一定。當然,這則故事最打動人的一定是小人魚那純潔而又崇高的愛情觀。

  每次重溫《海的女兒》,我便愈發感激安徒生,感謝他為我們的心靈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棲息地。雖然這是一個讓人傷心落淚的悲劇,但給那些依舊默默固守美好價值觀的人以無比堅強的信心:這個世界上仍然有一種崇高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相信,去盼望。

  在小人魚公主身上,讓我們找到了一種尋覓已久的率真品質。這種感覺在我們生活的年代裡顯得那麼珍貴,讓人覺得如沐春風,如嗅芝蘭,久久回味而唏噓不已。小人魚有五個姐姐,她們喜歡的是“用她們從沉船裡所獲得的最奇異的東西來裝飾她們的花園”。而小人魚喜歡的卻是“像高空的太陽一樣豔紅的花朵”和“一個美麗的大理石像”***這尊石像代表一個美麗的男子***。和幾位姐姐們喜好追求物質享受相比,她要追求的卻是光明和愛情。當她遇到了自己深愛的王子,並且費盡周折救起了落海遇險的他之後,自己卻“遠遠地向海裡游去”,“好使誰也看不見她小小的面孔”。她並沒有想讓王子感激自己從而最終愛上自己,只是“決不能讓他死去”,而寧願讓自己“非常的難過”。

  她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她的母親告訴她,只有人類才有一個“不滅的靈魂”。小人魚公主卻始終對愛懷有堅強的信心,仍舊要“犧牲一切來爭取他和一個不滅的靈魂”。她的想法那麼單純:“為了和他在一起,我永遠犧牲了我的聲音”。“我要照看他,熱愛她,對他獻出我的生命”!小人魚打動我的還有她的善良。當老巫婆告訴她,“當你穿過我的森林回去的時候,如果珊瑚蟲捉住了你的話,你只須把這藥水灑一滴到它們的身上,它們的手臂和指頭就會裂成碎片,向四面紛飛了”。可小人魚認為“沒有這樣做的必要”。當王子把另一位公主誤認作當初救他的人,並且最終與其訂婚後,她知道自己的幻想破滅了,自己也將會在婚禮後的第一個早晨變成海里的泡沫。在那個宣佈訂婚的晚上,“她知道這是自己看到他的最後一晚。為了他,她離開了家庭,交出了自己美麗的聲音,每天忍受著沒有止境的苦痛,而他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在舞會上依舊“笑著,舞著”,因為她不想讓心中深愛的人不開心!她最終沒有聽從姐姐們的勸告,“她把這刀子遠遠地向浪花裡扔去”,“再一次把她迷糊的視線投向這王子,然後她就從船上跳到海里,她覺得她的身軀在融化成為泡沫”。為了所愛之人的幸福,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這也正是小人魚公主的善良所在。小人魚有美麗的面板、美麗的眼睛、美麗的聲音、美麗的身材,還有美麗的心靈。她追求的不是外表的美,而是要擁有永恆的靈魂。

  這則故事為什麼偏偏要以悲劇收場?我在《夜行的驛車》一文中找到了答案。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安徒生曾經無奈地拒絕過一位美麗女子的愛情。他想,如果自己聽任這種愛燃燒起來,那麼他的心將容納不下它。這愛會給他帶來那麼多的苦惱和喜悅、眼淚和歡笑,他是沒有力量去經受住它帶來的種種變化和意外的。他生怕因愛情,讓那五彩繽紛的一連串童話黯然失色。他告誡自己:“只有想象中的愛情才能天長地久,才能永遠圍有一圈閃閃發亮的詩的光輪。”此後,他和那位女士再沒見過面,但是終生互相思念。無怪乎安徒生逝世前曾對一位青年作家這樣說道:“我為我的童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要說,是大得過分了的代價。為了這些童話,我斷送了自己的幸福,我錯過了時機。”安徒生正是為了對人類的熱切的愛而犧牲了自己的愛情。

  安徒生究竟因為什麼而如此熱愛人類?讀了安徒生的自傳《我的一生》,再對照一下房龍那篇介紹安徒生的文章,我們就會一目瞭然。安徒生是窮苦人出身,一生都在為窮苦人說話。他同情那些身遭不幸的人,為他們點燃黑暗人生裡的一盞盞路燈。他雖然在年輕時飽受苦難的折磨,但在晚年時他卻說“我一生的經歷宛如一幅濃豔的、美麗的油畫舒展在我眼前,激勵著我的信仰。我感到我是幸運之子,有那麼多高尚、心腸好的人都曾深情地、誠懇地待我。那些辛酸、悲慘的日子本身也就孕育著幸福之芽!當我們朝著上帝奮進時,心酸與痛苦在消失,留下的就是一片美好的風景,人們把它視為陰暗的天空中的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我這一輩子的經歷將向世界證明--有一位可愛的上帝,是在指引著萬物去完成美好的心願。”安徒生原來是出於自己首先是被愛了的深切感受,才會藉著童話這個載體,不斷向我們播撒愛的訊息。《海的女兒》這個沉重的愛情悲劇實際上正是寄託了安徒生本人對人間深切的愛!

  小人魚追求的就是“靈魂”!“在三百年以後,你就可以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不滅的靈魂。”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話故事《光榮的荊棘路》所表述的;“人類啊,當靈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後,你能體會到在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嗎?在這片刻中,你在光榮的荊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創傷--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會痊癒,恢復健康、力量和愉快……這條光榮的荊棘路,跟童話不同,並不在這個世間走到一個輝煌和快樂的終點,但是它卻超越時代,走向永恆。”

  《海的女兒》揭示生命的意義:追求自己的“靈魂”--人與人之間充溢著真善美的愛!愛是一扇窗,開啟後既有春風,也有秋雨;愛是一盞燈,驅散黑暗,溫暖心靈。少年人會從愛情裡找到愛,中年人可以從友情中發現愛,老年人能夠從親情中感悟愛。愛之傷不在於因愛而受苦,而在於不再相信。愛之痛不在於有所失去,而在於不再盼望。愛的意義不在於為自己得到,而在於為他人奉獻。愛的內涵,付出了才會懂得。愛的全部奧祕,就是永遠的相信並對此永生不悔!我始終相信,我們必會在愛的懷抱裡,走向永恆的真…

  篇二:《埋在雪下的小屋》讀後感

  《埋在雪下的小屋》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曹文軒寫的。這本書讓我對克服困難有了進一步的體會與瞭解。文章主要寫了在一個山腳下的村莊裡,有四個自由自在的孩子,他們分別叫:大野,林娃,森森,雪丫。那時是冬天,他們整天在一起玩耍,有一天,年紀最小的雪丫想要一頭雪白的鹿,大野他們就上山去捉,“狩鹿小組”出發了,他們追到山上,卻沒有發現鹿,山上有一間小屋沒有人住,他們去取暖,沒想到遇到了雪崩。 他們被困在小屋裡,小屋又冷又黑。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他們沒有退縮,堅強的與挫折鬥爭。在他們個個都生病,沒有力量時,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念,團結一致。他們被困了二十幾天,直到冰雪融化,春天來臨。 讀了這個故事,我受益匪淺。其中我最讓我感動的是大野這個人物,他是這群孩子中最大的,他必須承擔責任,他以身作則,帶領孩子挖雪,還保護最弱小的雪丫,在他生病的時候,還不忘鼓勵其他孩子,讓大家團結一致。 和大野比,我深感愧疚,我以前數學總學不好,我就每天練題,熬到深夜才睡覺。我覺得十分辛苦,就想放棄。但想想,不能前功盡棄。我就堅持,終於取得好成績。 我們要向文中的孩子學習,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團結一致,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篇三:《珍珠鳥》讀後感

  讀了《珍珠鳥》這篇課文,我的感受頗深!

  作者馮驥才通過與小鳥之間的真實親密接觸使的有了靈感,寫出了這一文章。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隻只可愛又調皮的小鳥,它們是那麼的自由,無拘無束。但害怕是它們的天性,可是在這篇文章裡,小鳥由開始的害怕而慢慢的轉變成了大膽,與作者親密的接觸,讓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動物與人之間的那種友誼,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課文中的一句話點明瞭中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確,信賴確實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個人在交往中信賴他人,真誠相待,誠實守信,那麼其他的人就會把他當作知心的朋友,也會同樣信賴他,友好相處,即使在危難的時候也會給他帶來幫助;反之,如果一個人不信賴他人,處處疑神疑鬼,那一定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無謂的爭吵。

  在文章中還有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片段:珍珠鳥雛兒在作者伏案寫作時,扒在作者的肩上輕輕地進入甜美的夢鄉。“還砸咂嘴,難道在做夢?”這句話的每個字裡都充滿情趣。我讀著,彷彿正親眼看見這珍珠鳥雛兒正甜美入睡的情景,眯著眼睛,多麼可愛啊!

  所以,我們要用真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看過的人還看了:

1.三年級讀書心得300字大全

2.三年級讀書心得有感3篇

3.三年級讀書心得500字大全

4.三年級一百字讀書心得大全

5.三年級小學生讀書心得3篇

6.三年級讀書心得200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