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讀後感

  六年級學生讀了好書之後,都有哪些感悟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讀《詹天佑》有感

  我懷著自豪與喜悅的心情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不禁想:假如我來到了青龍橋前,我一定要下車去看看詹天佑的蘇塑像。

  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大大減少路上坡的時間,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

  我還感受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中國人自己修築第一條鐵路的任務。

  我被詹天佑感動了,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槍,揹著經緯儀,在懸崖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山谷的危險。

  詹天佑真是一位偉大、愛國的工程師啊!!

  篇二:讀《紅巖》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不少書,其中《紅巖》給予我的印象最深。

  《紅巖》描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洩的鬥爭。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堅持到了革命勝利的英雄事蹟。

  當我讀到紅巖裡可怕的敵人把尖利的竹籤釘入江姐的十指,我的心漸漸縮緊了,彷彿看見了江姐蒼白的面孔,流血的雙手,我真替江姐擔心;當我讀到江姐臨刑前,從容的穿上紅色絨線的上衣,像往常一樣的梳理頭髮,我被這位女英雄的氣質深深地感動了。多麼偉大的江姐!為了革命事業,他早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她為共產主義目標光榮地獻出了自己光榮的一生!

  讀到劉思揚進監獄的這一段,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我在想為什麼那個叫什麼高會背叛共產黨成為賣國求榮的鼠輩。我把許多入獄後的革命戰士同他作比較,才發現,每個人都有兩面。許雲峰等寧死不屈的人戰勝了自己的虛榮心,為黨奉獻了自己的一切。而他,這是被利慾矇蔽了眼睛。它捨棄了自己的尊嚴苟活著,“苟”那我說是“狗”,他像狗一樣活著。他讓國民黨引以為傲,什麼狗屁共產黨,到頭來還不是到他們那兒當了一個連看門狗都不如的“人”!

  書終於讀完了,江姐那擲地有聲的話語還在我耳邊迴盪:“竹籤是竹子做的,但是我們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革命前面對屠刀到無所畏懼,我更應該勇於拼搏戰勝困難,做個像江姐那意志堅強的人!

  篇三:讀《魯濱遜漂流記》後感

  十年是可以改變許多東西的,十年前我還是一個一二歲懵懂的孩子,可十年之後卻開始思考一些關於理想關於生存的事情,這是老師給我的,而讓我收穫最多的一本書便是《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歷險小說,我只讀了幾句,就深深地迷上了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不興撞上了暗礁,水手們全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鳥上,開始了他長達28個的歷險生活。他自己在島上做了許多生存的物品,救下了一名俘虜“星期五”以及“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名西班牙人,之後,魯濱遜又遇上一艘英國船在海岸拋錨,船長和另外兩個人被船上鬧事的水手拋棄在岸上,魯濱遜帶領“星期五”奪回了船隻,因此也回到了家鄉。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作者笛福在《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實際上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要堅險,百折不撓,那麼他終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從魯濱遜的事中,我想到了自己好朋友。她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外地工作,於是1、2歲就被丟在爺爺奶奶家生活,她告訴我,她和媽媽相隔千里,一年才能見上兩次。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媽媽懷裡撒嬌的時候,她就想起了媽媽。上學了,煩心事接踵而至,缺少了母親的關愛,她的童年世界變得那麼蒼白。就在五年級的一天,她結識了《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身上那遇到困難坦然面對,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是啊,逆境才能鍛鍊人,小鷹不經受磨練怎能練就搏擊長空地本領。由此我想到了帶妹求學的洪戰輝,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阿姨……他們都是生活的強者。而她覺得,僅僅母親不在身邊,就頹廢,喪志,自覺汗顏。五年級的下半期,她漸漸地從狹隘地思想低谷中走了出來,沒有了悲傷,沒有了哀怨,她漸漸地變得陽光起來。優異的成績,俠膽義腸的性格,使她漸漸被老師欣賞,被同學信任。現在的她自覺請纓,擔任著她們班裡的要職,以此來歷煉自己。我堅信,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她會創設機會來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魯濱遜漂流記》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漫漫長路,它將永遠攜我同行。